颍东区2013年度幼儿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学校 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一)公共知识(2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A. 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B.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C.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D.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2、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延缓入学或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_批准()。
A、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县级人民政府B、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D学校3、学校_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A不得B可以C特殊情况可以D经批准可在4、中小学教师指_________ ()A、中学教师、小学教师、职业中学教师B、幼儿园、特殊机构教师、成人教育机构教师C其他教育机构教师D包括A B C三项5、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A、经济收入B、良好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6、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识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识或回忆7、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方法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和保持知识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理论D、确立了班级工作计划10、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二、案例分析题:(5 分)某校六年级学生李某平时自律松散,经常迟到,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在班里经常与其他同学打架闹事,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王老师虽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都没能找到其父母,王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李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李某谈话,要求自动退学,李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于2012 年5 月,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问这位班主任的做法是否合理,请从教育法律角度,予以分析和评论。
三、论述题:(5 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新课和标准理念下,你认为教师如何分析教材?公共知识答案:一、选择1—5: A B A C C 6 —10: D C B D B二、案例分析题答:(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这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应依法执教,《义务教育法》总则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依法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2)评论与分析:处置违反纪律的学生应符合教育活动的要求,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并要求充分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作为班主任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对于这种问题学生、教师应有爱心、关心、耐心和信心对其进行转化,并运用富有艺术性的教育手段让其亲其师、信其道。
三、论述题答:①本册教材在学段、学年中的地位和作用②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册教材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③李节课的重点、难点④学科书本知识在内的逻辑结构⑤学科的书本知识所体现出来的学生智力发展的内在逻辑结构⑥学科的书本知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学生技能泥潭在内的逻辑结构⑦学科的书本知识中所体现出的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⑧学科的书本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统整”的结构,只需答出五点,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字典来。
颍东区2013 年度幼儿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试卷二学校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0 分)下面几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1、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
A、收学费,不收杂费B不收学费、杂费C不收书本费、杂费2、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A 、年龄差异B 、性格差异C 、个体差异3、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 A 育人为本 B 改革创新 C提高质量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首要的一条是( )。
A 爱国守法B 爱岗敬业C 关爱学生5、下列不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的是( )。
A 学生为本B 为人师表C 能力为重 .6、以下哪一项不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基本任务?()A 、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B 、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C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D 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7、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 3 年级开设英语课程。
《标准》 ________________ 为 6 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C 、每天背诵一篇经典课文复习10、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英语应以 _________________ 为主,学习者最主要的终极目标之一是获得),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______ 为 9 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_______ 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
( )A 、第二级;第五级;第八级八级C 、第一级;第四级;第七级八级8、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由 _______________ 构成。
( ) A 、 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创新精神 B 、 语言知识、交际能力、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合作精神 C 、 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 D 、 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学习方法、祖国意识、文化理解 9、 ________ 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B 、第三级;第六级;第D 、第二级;第六级;第A 、打下良好的听、说、读、写基础B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D 、课前准备、课后A、实践;综合语言运用能力B 、掌握知识;尽可能多的语言知识C、交际;尽可能多的英语信息D、听说;听与说的能力二、材料分析题1、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
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
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
‘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
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
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
请回答:你认为校长批评的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样做呢?三、论述题(10 分)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你认为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答案:一、选择1、B 2、C 3、A 4、A 5、B 6、D 7、A 8、C 9、B 10、A二、材料分析题答:对。
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
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经过的教育,涛涛也应当认识到自己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
(三)论述题答:首先,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
第二,系统而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
第三,完备的小学教育专业理论素养。
第四,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第五,较强的英语教育科研能力。
颍东区2013年度幼儿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试卷三学校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__________________义务教育制度。
()A、九年B、十年C、^一年D、十二年2、“长善救失”“教学相乐”的教学思想最早出现在()中A 《论语》B 《孟子》C 《学记》D 《劝学篇》3、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
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4、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_______________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相当于B不低于C、略高于D略低于5、凡年满_________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发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___________________ 周岁。
()A、七、八B、七、九C、六、七D、六、八6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7、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8阅读教学过程是:()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句话反应了教师劳动的()A 连续性B 、创造性C 、主体性D 、长期性二、根据案例进行分析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
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 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
" 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
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
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
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
小芳爸爸说:" 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
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
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三、论述题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