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麻风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这是1954年由法国人发起,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
为此XX为您整理了如下麻风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欢迎阅读:
(一)促进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加强麻风病人的早期发现,减少传染源,控制流行。
强化新病人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及早处理和救治不良反应,对重症麻风病人进行救治,开展手术治疗和一些必要的医学处理,防止畸残加重、失能和死亡。
大力开展麻风病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知度,减少对麻风病的恐惧和偏见;使病人能主动早期就诊和治疗,预防畸残的发生。
(二)项目执行期内,全省发现新病人数不少于60例,新发现麻风病人的Ⅱ级畸残率控制在20%以内。
全省11个设区市,88个县(市、区)。
(一)病例发现
1、改良消除麻风运动
充分利用健全的县乡村三级防治网,召开县、乡级项目工作会议并举办项目培训,同时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工具,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给中、小学生上皮肤病防治课,走访
自然村村民小组组长和村内有威望的老人,对他们提供的麻风病可疑线索进行筛查,从中发病麻风病例。
对报告可疑病人并得到确诊的报告人给予奖励。
上报的可疑线索不得少于150条,确诊麻风新复发病例不得少于5例。
2、可疑者筛查
对本县(市、区)历年的麻风疫情进行分析,根据疫情规律和特点,培训重点乡镇的乡村医生,开展麻风病线索调查,同时采用疫点调查、家属体检、学生体检、大众健康教育等手段,收集麻风病可疑线索,及时发现并治疗病人,对报告可疑病人同时得到确诊的报告人给予奖励。
上报的线索不得少于90条,确诊麻风新复发病例不得少于2例。
3、密切接触者检查
专业医生赴现场,对近年来新复发病人、现症病人及重疫区村的密切接触者、患者家属进行检查,问卷调查及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从中发现麻风病可疑者,并进行进一步确诊。
密切接触者检查人数每县(市、区)不得少于120人,确诊麻风新复发病例不得少于2例。
(二)病例诊断和治疗
尽早发现和确诊病例,以新病例和现症病例为治疗对象。
通过乡村医生和基层医务人员报告病例,专业医生赴现场进一步检查并确诊病例;对新病例和现症病例进行相关医学检查,专业医生根据病例类别进行不同频次的随访,检查治疗
效果。
促进广大乡村医生报告病例和治疗管理病例的积极性,实现确诊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有效控制传染源。
乡村医生深入偏远、艰苦地区,主动开展线索调查和对病人进行管理,推荐病例并最终确诊后给予报病补助;对病人通过2年有效治疗和管理,病例被判定为治愈后给予管理病人补助。
(三)严重不良反应治疗
对麻风反应、神经炎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免费提供药品、相关医学检查,专业人员根据不良反应类别赴现场进行不同频次的检查与处理,预防畸残发生及避免死亡。
(四)重症病人手术治疗
对全省75名存活重症畸残患者进行救治,开展手术治疗,避免失能和死亡,对每例手术病人提供住院、药品、治疗、护理和生活补助。
(五)重症病人医学处置
对全省存活的不同类别重症病人进行救治,开展必要的医学处置,防止失能和死亡。
为现症病人提供自我护理防护用具包,通过专业人员指导,使病人掌握简单的技能,进行自我护理,防止发生新的残疾;为溃疡病人提供溃疡换药敷料包,由专业人员开展治疗;为麻木足患者提供防护鞋,防止创伤发生。
(六)规划管理工作
根据我省疫情情况,加强健教宣传,疫情监测、工作督导、人员培训等项工作。
1、健康教育
结合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等活动,制作本省健康促进相关材料,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行动和麻风病科普知识宣传,并定期进行评估。
2、疫情监测
加强麻风病疫情监测,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规范性报病,收集、分析整理数据。
3、人员培训
由省、市两级开展分级培训,加强专业人员和乡村基层人员的培训,提高知识和技能。
4、能力建设
加强省级麻风病理检查能力,给省级麻风防治业务单位配置麻风病理检测必备的皮肤石腊组织切片机和病理生物显微镜,用于全省麻风病例筛查和现症病例诊断工作。
加强全省重症麻风病人处置能力,给省级麻风防治业务单位配置重症病人救治流动手术车,为重症病人实施手术并提供多项防治服务,便于边远地区病人就诊。
(一)组织形式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各级麻风防治业务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并负责对下级单位的技术
指导,同时对项目工作进行质量控制。
(二)资金安排
中央财政安排麻风病防治我省专项资金244万元。
其中万元作为自我护理防护用具包、溃疡换药敷料包、防护鞋的集中采购资金,用于重症病人医学处置,省卫生厅按规定负责招标采购、实物配发工作。
各级财政、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
具体补助项目及金额见附表1。
各项项目工作于XX年底前完成。
省血地办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并对经费使用和实施效果进行检查。
评估方法: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尤其是病例档案资料,访问群众和病人,采取问卷调查等,评估经费使用和实施效果。
评估指标:近3年发现率和患病率趋势,新病人中Ⅱ级畸残率,新病人发病到确诊时的医疗延迟期,新病人中儿童麻风病比例,查菌阳性病人数,接受规则麻风病联合化疗病人数,基层医务人员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麻风患者对畸残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般群众对麻风病的知晓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