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总体布局(4城市用地形态).
城市总体布局(4城市用地形态).
城市各项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一般设计 参考指数)
用地类别 用地指标 m2 /人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用地 18—28 10—15 7—15 绿 地 ≥9
其中公共 绿地≥7
占建设用地比例 %
20—32
15—25
8—15
8—15
案例:长白县城城市总体布局
现状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四大建设用地 结构总比例为83.7%,已超出国家规定标准,居住用地比例严重超 出国家标准,,而工业用地又低于国家标准,这说明城区现状用地 布局结构很不合理,规划应予以调整。详见下表。
城市总体布局就是要使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建立在工业与居住等功 能区合理分布这一重要的基础上,按此原理组织城市布局,就能使城 市各部分之间有简捷而方便的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地简化城市交通组 织并节省交通时间;就能使城市建设合理有序、使城市各项功能得以 充分发挥。对城市的总体布局,要持辨证的观点,工作、居住、游憩、 等几大功能既相互依存,也相互干扰。 例如:工业区靠近居住区,交通便捷了,又往往要受到环境卫 生条件的限制;工业相对集中布置,从相互间协作和生产经济性角度 看是合理了,但又可能出现与居住区交通过远的矛盾;居住区分散布 置,有利于接近城郊优美清洁的自然环境,但是会增加市政工程管线 的长度,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面产生不经济等等。总之,在 城市总体布局的构思时,需要同时综合考虑这些相互有关联的问题, 从总体布局的多务主要内容。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一)点、面结合,城乡统一安排 城市的存在,必须以周围地区的生产发展和需要为前提。城市作为一个点, 周围地区作为面,点面结合,在分析地区工农业生产、地区交通运输、地区 水利及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城市总体布局影响的基础上,必须把城市与农 村、工业与农业、市区与郊区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全面安排、合理制 定城市总体布局。 (二)功能明确、重点安排城市主要用地 工业生产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组成。工业布局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规模 和方向。综合考虑工业布置与居住生活、交通运输、公共绿地关系,兼顾新、 旧区的发展,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重要内容。 (三)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结构清晰是反映了城市各主要组成用地功能明确、相互协调,有安全、便捷 的交通联系。在规划中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城市各组成部分力求完整、避免穿插。 2.充分考虑各区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3.反对从形式出发,必须因地制宜地探求切合实际的城市用地布局。 (四)阶段配合协调、留有发展余地 一个城市的形成,需要二三十年。需要不断发展、不断改造、更新、完善、 提高。此制定城市总体布局时,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1.要合理确定第一期建设方案,建设用地力求紧凑、合理、经济、方便。 2.城市建设各阶段要互相衔接、配合协调。 3.加强预见性,布局中留有发展余地,规划布局要有“弹性”。
齐齐哈尔城市总体布 局——用地图
四川眉山市 总体布局
1、按组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城市工业区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劳动力主体主要从事着工业生产,其次 从事商业服务、行政管理、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工作,所以,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的组织方式与布局形式对城市居民的各 项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由于现代化的工业组织形式和工业劳动组织的社会需要,无 论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中,都力求将单独的、小型的、分散的 工业企业按其性质、生产协作关系和管理系统组织成综合性的生 产联合体,或按组群分工相对集中地布置成为工业区。而对于一 些现代化的大型工业联合企业,则多数要求独立设置,建立生产 生活综合区。无论是工业区或综合区,都要协调好其与水陆交通 系统的配合,协调好工业区与居住区的方便联系,避免工业区对 居住区等功能区及对整个城市环境的干扰。
(二)城市空间发展的结构框架 规划以长白大街、民主街为主要发展轴,以鸭绿江右岸为主要发展景观 带,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西部区、老城区、东部区三大片区,构成城 市的“一带、双轴、三分区”的布局结构。
一带:为沿鸭绿江右岸的绿化生态景观带,考虑将长白山部分植物移植 造景,形成长白山的特色景观带。
双轴:以长白大街和民主街为主要发展轴,逐层开发,逐步建设,不断 发展。 长白大街----是城市东西向的主要发展轴线,也是长白县城雏形形成时 的骨干道路,自城市东部的商饮服务业和财税金融业中心过渡到文体 科技及教育娱乐业中心,形成城市的公共服务建筑景观风貌轴线。 民主街----是城市东西方向的发展轴线,道路北部集中了全市的行政办 公及集会广场用地,它是城市职能与政府形象的象征,将构成城市行 政管理建筑的风貌景观轴线。
二、城市总体布局 (一)布局原则 1、满足城市各分区的功能要求,为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建设提供合理的 空间。 2、在开发西部、东部新区的同时,逐步开发城市南部用地。 3、长白城市的整体发展离不开老城区,要依托老城区,与老城区的基础设 施和各项用地协调发展,促使城市布局形态更紧凑,布局更合理。 4、各分区人口就地平衡,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三分区:
西部口岸贸易区----以口岸建设为主,发展与之相配套的行 政办公用地、物资储存、流通设施、商业金融业用地和文 化娱乐用地,并规划设置公共停车场用地。 老城区----开发城区南部预留土地,发展新区建设,布置城 市新行政中心,文体中心;改造规划区的商贸设施,形成 全市的商贸中心、居住中心和科技中心;调整城区工业用 地及各项设施布局,形成城区主要发展轴两侧的商业建筑 景观轴线;加强城区南部沿江绿地及道路建设,形成城区 南部的绿色景观带。 东部旅游接待区---建设好商饮服务业接待设施,做好民俗 村与县城的衔接。重点建设区内道路,做好与马鹿沟镇的 道路连接,并注意对南部沿江地带的防护。
城市总体布局(核心用地)
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
城市活动概括起来有工作、居住、游憩、交 通四个方面。为了满足各项城市活动,就必须有 相应的不同功能的城市用地。各种功能的城市用 地之间,有的相互联系,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 互干扰,有的相互矛盾。
这就需要在城市总体布局中按照各类用地的 功能要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加以组织,使城市 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因此,城市总体布局 的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4、按居民工作、居住、游憩等活动的特点,组织公 共建筑群,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通常是指城市主要公共建筑物分布最为集 中的地段,是城市居民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公共生活 的中心,是城市居民活动十分频繁的地方。 如何选择城市各类公共活动中心的位置以及安排什么内容, 就成为城市总体布局任务之一。这些公共活动中心包括社会政治 公共活动中心、科技教育公共活动中心、商业服务公共活动中心、 文化娱乐公共活动中心、体育公共活动中心等。 各类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一般都由一组建筑群和开放空间所组 成,要使各类公共活动中心的建筑物、绿化、雕塑及广场的布置 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特色协调,融为一体,既要满足实用、经济 的要求,又要体现建筑空间艺术审美的要求,还要能表现出城市 空间艺术上的协调与展现出城市功能、技术和艺术的三位一体的 完善效果,以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需要。
3、配合城市各功能要素,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 各级休憩与游乐场所
居民的休息与游乐场所,包括各种公共绿地、文化娱乐和体 育设施等,应把它们合理地分散组织在城市中,以最大程度地方 便居民使用。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既要考虑在市区(或居住区)内设置可供 居民休息与游乐的场所,也要考虑在市郊独立地段建立设施,以 满足城市居民的短期(如节假日、双休日、周末等)休憩与游乐 活动。布置在市区一般以综合性公园的形式出现,而布置在市郊 则一般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夏令营地和大型游乐场等。 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调节小气候和构成休憩游乐场所的重 要因素,应把它们均衡分布在城市各功能组成要素中,并尽可能 与郊区大片绿地(或农田)相连接,与江河湖海水系相联系,形 成较为完整的城市绿化体系,充分发挥绿地在总体布局中的功能 作用。
5、按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划分城市道路类别,形 成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城市道路与交通体系的规划占有特别重要的 地位。它的规划必须与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等功能区的分布相关联, 它的类别及等级划分又必须遵循现代交通运输对城市本身以及对道路 系统的要求,即按各种道路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的不同,对城市道路 按其从属关系分为若干类别。
2、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
市生活居住区
在城市中,居民根据生活居住的需要对城市住宅 与公共服务设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城市生活居住 区的规划布置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多方面和 不同程度的生活需要。 一般情况下城市生活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区组成, 在集中布置住宅的同时,也相应设置公共服务设施, 并组成各级公共中心(包括市级、居住区级等中心), 这种梯级组织形式能较好地满足居民生活居住的需求。
交通性道路中比如联系工业区、仓库区与对外交通设施的道路, 以货运为主,要求高速;联系居住区和工业区或对外交通设施的道路, 用于职工上、下班,要求快速、安全。 城市生活性道路是联系居住区与公共活动中心、休憩游乐场所 的道路,以及它们各自内部的道路。此外,还有在城市外围穿越迂回 的过境道路等等。在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的规划布局中,还要考虑道路 交叉口形式、交通广场和停车场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