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开封市求实中学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人教版

河南省开封市求实中学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人教版

开封市求实中学2020年八年纪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宋爱馨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第7题3分,第9题6分,其余每题2分)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歼灭qiān 劫掠 lié给予jí颓唐tuíB、晶莹yín 踌躇chú琐屑xiè凹凼dàngC、惶恐huǎng 取缔dì骷髅kū愧怍zuòD、接济jì赋闲fù昏厥jué伎俩jì2选出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锐不可当猝然偷窃绥靖B、情郁于中横度鄂西地窖C、精疲力竭呼嗒佛晓倘使D、大廷广众锁屑咒骂疟疾3.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触目伤怀(心,心中) 人头济济(形容人多)B、情不能已(停止) 猝然昏厥(出乎意料)C、情郁于中(聚集) 犹豫再三(重复三次)D、识文断字(判断)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4、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2分)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语文是语文是5、依次填人下列句中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2分)⑴、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⑵、此后,我就更其——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

⑶、这些日子,家中——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物色搜集光景C、物色收集情景C、查询收集光景D、查询搜集情景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分)A、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B、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7、文学常识填空。

(3分)①《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__,本文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____________》。

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______的作品,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他的另一部作品:《___________》。

③《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作家_______写的一篇散文,文中所悼念的惨案发生在南斯拉夫的哪个城市?______________。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我一进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求实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9、根据老师括号内的提示品味句子或词语。

(共6分)①“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海口,这一次带着挂花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这段话是人物的什么描写?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内心情感?)(2分)②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前一句话是站在谁的立场上说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③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1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

(不要超过20字)(2分)卫生部通报,截至9月25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15968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11468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9月23日15时至9月25日15时,我国内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387例,其中6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1381例为境内感染病例。

二、现代文阅读(一)敲雪(12分)(1)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

也许,外面下雪了。

我想。

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

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

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2)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

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

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3)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

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

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

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

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

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

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

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

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

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

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

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

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4)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5)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6)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7)“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8)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9)“回去拿根竹竿来吧。

”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10)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

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

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

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11)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12)“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13)“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14)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

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

“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

“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

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

”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

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

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

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

”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7)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8)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

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

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19)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20)“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12、选文第(3)段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13、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14、选文第(18)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人物描写手法中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15、请分析选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

(二)沉默的竹笛(12分)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

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

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

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

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

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

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

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

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

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

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

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

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

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

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

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

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

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

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

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

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

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后来,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

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

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