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五依据”“三类型”突破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1)五大依据
依据一:电离平衡→建立电离过程是微弱的意识。

如H2CO3溶液中:c(H2CO3)>c(HCO-3)>c(CO2-3)(多元弱酸分步电离逐级减弱)
依据二:水解平衡→建立水解过程是微弱的意识。

如Na2CO3溶液中:c(CO2-3)>c(HCO-3)>c(H2CO3)(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逐级减弱)
依据三:电荷守恒→注重溶液呈电中性。

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浓度。

如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2c(CO2-3)+c(OH-)
依据四:物料守恒→注重溶液中某元素的原子守恒。

在电解质溶液中,粒子可能发生变化,但变化前后其中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如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2-3)+c(H2CO3)=0.1 mol·L-1。

依据五:质子守恒→注重分子或离子得失H+数目不变。

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水解等过程的发生,往往存在质子(H+)的得失,但得到的质子数等于失去的质子数。

如在NaHCO3溶液中,得失质子如下图所示:
则有:c(H2CO3)+c(H+)=c(CO2-3)+c(OH-)。

(2)三大类型
类型一:单一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多元弱酸分步电离,逐级减弱。

如H3PO4溶液中:c(H+)>c(H2PO-4)>c(HPO2-4)>c(PO3-4)
②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分步水解,水解程度逐级减弱。

如在Na2CO3溶液中:c(Na+)>c(CO2-3)>c(OH-)>c(HCO-3)类型二: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综合分析电离、水解等因素。

如在0.1 mol·L-1NH4Cl溶液和0.1 mol·L-1的氨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H+4)>c(Cl-)>c(OH -)>c(H+)。

类型三: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

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Cl;
②CH3COONH4;③NH4HSO4,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①>②。

2.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解题思路
(1) 在列电荷守恒式时,注意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不要简单地认为只是各离子浓度相加,如2c(CO2-3)的系数“2”不可漏掉。

(2)等式考虑守恒原理,不等式考虑平衡原理
①等式一般与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相联系。

如果给定的等式不是三个守恒式,可以把三个守恒式变化形式后相互作差,加以推导即可。

②如果给定的是不等式,要先考虑等式,对等式的一边加入或减少某离子,即可变成不等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