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氧器安装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有限公司75kt/a硫酸法钛白技术改造升级搬迁项目中,无头除氧器安装于脱硫岛主厂房13米平台(④至⑦轴线,B-C列)。
该除氧器直径3米,长11米,重19t。
根据大型除氧器设备安装技术要求,特编制该设备的吊装、安装方案。
二、编制依据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 2.2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 5210.3-2009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2.4《汽机房附属机械及辅助设备安装图》及《除氧器厂家说明书》2.5《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表格汽机分册》2009版2.6公司下发的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作业文件》三、除氧器设备吊装3.1 设备吊装时机无头除氧器直径3米、长11米、高度3.4米,重19t,安装于脱硫岛主厂房13米平台(④至⑦轴线,B-C侧。
在C列侧外为锅炉安装场地,A至B列为低压配电室和汽机房。
吊装高度较高,半径大。
如在主厂房形成后,进行除氧器设备的安装,由于已建成了煤仓,使吊装空间受限和运输通道狭窄,增加了安装难度,工期延长、成本大幅度增加,如图1。
经过周密的分析,确定设备吊装时机是:在主厂房13米平台形成,养生强度达到条件后,用130T汽车吊在汽机图1房地面上将除氧器设备吊至安装位置。
3.2 设备吊装前条件确认①.主厂房地面情况满足图2条件,⑥至⑦轴线,AB列需回填夯实至-0.3M标高。
②.13米平台B列⑤→⑦轴线侧无脚手架。
③.设备支座中心线划线符合设计,标高偏差已测定完。
安装区域及 1米范围内无杂物,有安全的人行通道。
3.3 载荷计算3.3.1 设备参数设备名称及图号:除氧器PG-CY-01设备参数:卧式筒体11000×Φ3000×3400设备数量:1台设备单体重量:19t3.3.2 载荷计算Qj=Q*K1*K2Qj---------计算载荷Q---------分配到一台起重机的吊装载荷,包括K1---------动载荷系数(K1=1.1)K2---------不均衡载荷系数(K1=1.1-1.25)Q由两部分成设备及吊索组成。
Q=Qa+Qb=19t+0.5t=19.5t(其中设备重量Qa=19t,Qb=0.5t)Qj = Q*K1*K2=`t*1.1*1.25=26.81T3.3.3设备最大起升高度H=H1+H2 +H3+H4+H5H1-------地坪标高-0.3m H2--------平台高度13mH3-------预留柱子钢筋2.5M H4--------设备高度3.4 mH5-------吊索高度3 mH=0.3+13+2.5+3.4m+3m=22.2m外防护架高出+13.00M楼层为3.5M,吊装时需拆除。
3.3.4 钢丝绳选用P=Q/ncosaP——每根钢丝绳所受的拉力(N);Q——起重设备的重力(N);n——使用钢丝绳的根数;a——钢丝绳与铅垂线的夹角。
Q=26.81t*9.8*1000=262738NP=262738/2*cos30= 113769 N安全系数取5.0,要求钢丝绳破断拉力为568845N,选用Φ32.5-6×37钢丝绳。
3.3.5 吊车选择吊装现场平面图2;立面图3。
根据现场情况,作业半径11.93m。
起重量:20t,计算起升高度22.2m ,臂长为:28.07 m 。
选用130T 汽车吊车进行吊装。
图2四、现场吊装4.1吊装工具:10t吊环4个,130t汽车吊一台。
钢丝绳1副(2条,钢丝绳载荷568845N)。
缆风绳8mm,40m。
4.2 吊车站位见布置图2,立面图如图3图34.3 人员安排安全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现场作业组长:***作业人员:起重工2名,架工2名,小工4名(架工、起重工现场带证操作)4.4作业时间安排早上8:00 ---下午18:00。
预计吊装工期1天。
4.5 现场作业分工安全员负责安全监管,检查钢丝绳、吊车、机具的安全性能,检查周围的安全保卫工作及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检查吊装区域封闭情况,禁止非工作人员在吊装区域作业或通行。
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监管方案的落实与实施,检查吊装作业准备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对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方面的整改意见。
作业组长负责吊装作业的协调指挥。
作业人员进行实际操作。
五、除氧器安装5.1基础复查验收⑴.基础移交时,应有测量记录。
在基础上画出:标高基准线及基础的纵横中心线,在建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
⑵.对基础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⑶、按有关土建基础图及设备的技术文件,对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进行复测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验收结果必须有土建单位代表、建设单位代表、监理公司、安装单位四方签字。
⑷、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做如下工作:①.需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表面不允许有油污或疏松层。
②.放置垫铁处的基础表面应铲平,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
③.螺栓孔内的碎石、泥土等杂物和积水,必须清除干净。
5.2 垫铁安装基本要求⑴、垫铁组布置的原则为:在地脚螺栓两侧各放置一组,应尽量使垫铁靠近地脚螺栓,当地脚螺栓间距小于300mm时,可在各地脚螺栓的同一侧主置一组垫铁。
相邻两垫铁组,可根据设备的重量、底座的结构型式以及负荷分布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500mm左右。
垫铁型号根据设备重量、底座形状和尺寸等情况确定。
⑵、垫铁表面应平整,无氧化皮、飞边等。
斜垫铁的斜面光洁度不低于▽3,斜度一般为1/20~1/10。
⑶、斜垫铁应配对使用,与平垫铁组成垫铁组对时,一般不超过四层,薄垫铁应放在斜垫铁与厚平垫铁之间。
垫铁组的高度一般为30~70mm。
⑷、垫铁直接放置在基础上(预埋板),与基础(预埋板)接触应均匀,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80%。
平垫铁顶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2mm/m,用水平尺、水准仪配合检查,各垫铁组顶面的标高应与设备底面实际安装标高相符。
设备基础尺寸及位置的允许偏差表1⑸、设备找平后,垫铁组应露出底座10~30mm。
地脚螺栓两侧的垫铁组,每块垫铁伸入设备底座面的长度,均应超过地脚螺栓。
且应保证设备的底座受力均衡/若设备底座的底面与垫铁接触宽度不够时,垫铁组放置的位置应保证底座坐落在垫铁组承压面的中部。
⑹、设备用垫铁找平,找正后,用手锤敲击检查垫铁组的松紧程度,应无松动现象。
用0.05mm的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底面之间的间隙,在垫铁同一断面处从两侧塞入的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铁长(宽)度的1/3。
检查合格后应随即用电焊在垫铁组的两侧进行层间点焊固定,垫铁与设备底之座间不得焊接。
5.3 吊装前检查①.方案已送交审批合格。
②.吊装车停放现场,杂物清理干净,夯实。
③.吊装用材料机具备齐。
④.设备基础检查验收合格。
⑤.所有参加吊装人员技术安全交底完毕。
⑶、试吊:专工及各岗位人员到位,索具绑捆牢固可靠,方位正确。
起吊缓慢,吊至筒体离地面100mm时,进行全面检查。
⑷、正式起吊及吊装后的设备保护对吊装状态检查无异常,开始起吊,在吊装过程中,随时注意调整吊臂角度,防止碰撞吊臂及损伤设备;在吊装就位前要确保设备垂直,以便就位,找平、找正。
设备就位过程中要缓慢,平稳,严防损伤地脚螺栓丝扣。
吊装完成后搭设脚手架,上铺薄铁皮覆盖,以确保土建上部结构施工不致损坏除氧器。
⑸、设备就位找正当筒体吊装就位后,用水准仪测量标高,采用千斤顶调整垫铁。
标高偏差±5mm。
用经纬仪测量直线度。
中心线位置偏差±10mm,③.中心线位置调整筒体吊装就位前,在设备上和基础上都标识好纵向和横向中心线,吊起就位时,在落在垫铁上以前,用倒链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调整,使筒体设备精确的落在垫铁上。
用经纬仪测量直线度。
中心线位置偏差控制在±10mm。
5.4 二次灌浆与养护灌浆后的设备,在设备进行找正找平,报验经业主、监理验收合格后,核查无误后进行二次灌浆与养护。
⑴、二次浇注采用无收缩性水泥,在冬季施工应采用可靠的防冻措施;⑵、二次浇灌的高度抹面后要略低于底座上表面,不得盖没地脚螺栓的螺帽,不得阻碍设备的膨胀;⑶、采用无垫铁安装的罐体,待二次浇灌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再撤离临时垫铁,并及时用混凝土填充空间;⑷、施工人员应配合建筑施工人员进行二次浇灌,并防止建筑施工人员撞击垫铁和设备,以免造成设备偏离安装值;⑸、二次浇灌必须捣实、抹平。
六、资源需求计划6.1、工机具(见表2)表26.2、劳动力需用计划(见表3)表3注:以上人工均以每天人数计算。
七、安全保证措施7.1、吊装安全施工技术要求设备去掉托座捆扎物,在筒体上系好索引绳,吊车将设备水平抬起后停止。
对吊车、受压地面、吊装索具进行全面检查,无误后开始起吊。
吊装开始后,设备的任何部位不得与地面接触,两人持索引绳,调整好方向。
设备吊装时,要专人指挥,索引绳稳住方向。
缓慢上升,达到底部超过13米平台2米时,旋转臂杆,至底座上方,两端分别设两人,调整水平及中心与基础中心重合时,落下放于底座上。
7.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7.2.1凡参加本工程施工人员均要熟悉本工程内容及吊装方法,并按方案要求进行施工。
7.2.2施工过程中要具体分工,明确职责,遵守现场秩序,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7.2.3 吊装时专人指挥,信号要统一,指挥要迅速准确,两车操作要同步,要基本保证吊钩垂直。
7.2.4施工全过程要做好现场清理,清除障碍,以利施工。
7.2.5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正规配戴安全帽,登高要正规配戴安全带,并系挂在可靠处。
7.2.5不得从高空抛丢任何物件,高空作业工具要系挂安全绳,以免工具坠落伤人。
7.2.6设备吊装前要和当地气象部门联系,不得在大雾、大雨、夜间、5级风力(含5级)以上进行吊装作业。
7.2.7设备吊离地面后停止,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方可继续吊装作业。
7.2.8 设备吊装前,经理部要组织有关部门根据方案要求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无误,方可进行吊装施工。
7.2.9 在进行吊装作业时,作业区要设专区,拉警戒绳,并派专人监护,非本工程施工人员,严禁入内。
72.10吊装过程中如因故中断,必须采取处理措施。
吊装过程中,严禁吊车及钢丝绳带电作业,以防电流击伤。
7.2.11脚手架搭设严格按《外围设备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进行,塔上下段组对时在对口下方1~2米处设安全网,且应检查牢靠。
7.2.12危害辩识、评价控制措施表~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