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方案】8除氧器安装方案

【施工方案】8除氧器安装方案

1、工程概况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厂力能区锅炉扩容改造工程锅炉设计安装型号为GB150-2011型内置式除氧器1台,由扬州正宇锅炉有限公司供货,除氧器的有关技术数据如下:内置式除氧器净重:约2.3 t
本期工程除氧器布置在D-E列12.00米层,1#~2#柱之间。

2、编制依据
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
2.2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 5210.3-2009 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
2.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2.5《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表格汽机分册》2009版
2.6《汽机房附属机械及辅助设备安装图》(J0302)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2.7《除氧器厂家说明书》
2.8《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2008年
2.9《6#机组施工组织总设计》
2.2公司下发的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作业文件》
3、主要机械器具及材料
4
施工人员配备
施工负责人宿茂财
技术负责人季克涛
质量负责人冯兴东
安全负责人张利
钳工赵光勇
起重负责人刘新青
4.1所有参加作业人员需经过三级教育,考试合格,熟悉《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
4.2施工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及安全交底,施工人员要熟悉图纸及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4.3从事此项工作应配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高素质作业人员,服从指挥;4.4如遇问题及时与技术员沟通,不许自作主张、盲目施工,保证按时保质完成施工任务;
4.5为防止误工、窝工现象,各工种应配备齐全,人数按本方案配备,并且随时调整;
4.6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7确定各基础具有清晰准确的标高线和中心线。

5、工艺流程
设备吊装前准备工作→底座、支座和滚柱表面检查→除氧器表面检查(焊缝、管口等)→除氧器吊装、就位→除氧器找平找正→基础二次灌浆→除氧器附件安装。

6、施工方法
6.1 设备吊装前准备工作:支好吊车检查支撑位置是否牢固,有无下沉。

6.1.2用布置于D/E轴西侧路面上的50T吊车,把除氧器一次性吊装到位于12米层的先期除氧器基础上
6.2 除氧器吊装
6.2.1 起吊除氧器前,检查吊车及绑扎无问题后方可起吊。

用事先准备好的垫铁对初步就位的除氧器进行微调,待各项数据与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相符时进行地脚螺栓的调整及土建二次浇筑工作,待土建将基础浇灌完毕,达到安装强度后,调整除氧器水平及标高,再将除氧器就位
7、校核计算
7.1吊车数据校核:
7.1.2吊车的选用:
50t吊车在杆长23米能承重7.5T(查吊车性能表得出结论),所以能够承
担除氧器的吊装工作。

满足安全要求;
8、质量标准
8.1施工质量标准
8.1.1基础无裂纹、孔洞、油污、杂物。

8.1.2垫铁安装接触密实,无松动,与基础接触面积不小于75%。

8.1.3滚柱应平直、无弯曲,表面及其接触底座都应光洁、无焊瘤和毛刺。

8.1.4除氧器安装后的纵横中心线及标高偏差≤10mm,标高偏差±10。

8.1.5水平度偏差≤2mm/m。

8.1.6水压试验缝隙无渗漏,壳体无显著变形。

8.1.7安全门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

8.2质量保证措施
8.2.1参加施工的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8.2.2施工过程中做好工作记录,整理好原始记录。

8.2.3垫铁布置安装、除氧器吊装就位、除氧器找平找正、除氧器水压试验等必须经工程技术人员及质量检查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8.2.4经甲方、监理认可,施工质量划分表中,除氧器附件安装属于二级验收,必须经工地专责质检员验收合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除氧器及托架安装为三级验收,安装完毕后,必须经项目部质质检人员验收合格。

9、质量通病的防治
9.1现象:设备底座四周垫铁的外露长短不一,成犬牙状。

原因:使用的垫铁尺寸不标准,长的过长,短的过短;放垫铁时粗心大意,马虎不认真;不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

防治措施:安放垫铁时,应按规定尺寸露出底座。

9.2现象:除氧器中心标高偏高或偏低。

原因:标高找正过程中误差较大或设备与图纸不符。

防治措施:设备到货后,仔细核对图纸,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有关部门。

找标高过程中要认真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安全保证措施
10.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帽带要系好。

10.2所用起吊设备及工器具必须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0.3除氧器吊装钢丝绳绑扎必须牢固可靠,位置合理,有专人指挥,方法正确,信号清楚,吊起过程中严禁在除氧器下方通过或停留。

10.4施工区域设安全绳,与施工无关人员禁止靠近。

10.5两米及两米以上作业要扎好安全带,安全带的使用原则为高挂低用。

10.6施工过程中要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避免挤伤、撞伤事故的发生。

10.7上下传递小型工、机具用专用的麻绳绑好慢慢上下传递。

10.8参加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体检合格。

10.9夜间施工必须要有足够的照明。

10.10离开施工现场必须关掉所有的电源。

10.11在除氧器吊装过程中,施工区域要进行有效隔离,挂上安全绳,禁止行人通过或停留,并设专人监护。

11、环境管理
11.1在邻近施工区域的方便地点设置有标识的废弃物存放容器,并做好防雨、防漏、防火等措施。

废弃物的存放应按类别分别存放,做好管理工作。

11.2施工前将本基础施工所有的各种消耗性材料、周转性材料根据实物量的大小准确计算出使用量,并制定相应的节能降耗办法及目标。

施工过程中对各项材料、工器具等的发放均应按照标准执行,严格控制材料等的浪费现象,以节约成本。

11.3现场施工过程中,对本地施工区域中的有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的施工区域进行遮挡或隔离。

如电火焊施工、起重作业等。

12、强制性条文
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上一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隐蔽工程隐蔽前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签证。

作业技术、安全联保交底记录
注:施工过程中发生人员变动必须按交底内容进行补充交底。

安全技术措施
危险源分析与控制
环境因素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