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简介
忠县,别名:中国柑橘城;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
距重庆市主城区220公里,幅员面积2184平方公里。
全县辖28个乡镇,总人口102万人。
·历史悠久。
忠县是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古为临江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赐名为忠州,民国二年改为忠县,有2300年的建县史。
忠县是文物大县,出土文物20多万件,国家级文物乌杨阙、丁房阙、无铭阙勘称绝代珍奇,甘井中坝遗址被专家称为“中国地下二十四史”。
地灵人杰。
战国时守土将军巴蔓子、汉末巴郡太守严颜、三国时的“折冲将军”甘宁、明代巾帼英雄秦良玉等,均是著名的忠臣良将,使忠县人“忠”的特征享誉华夏。
唐代白居易、陆贽、李吉甫、刘晏等先贤曾为官忠州,现代著名作家马识途、罗广斌,著名运动员国家男排主教练周建安,著名影视明星陶红,著名考古学家、“巫山人”发现者黄万波等均为忠州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保护三峡库区一汪清水,牢固树立“环境是生命、生态是资源、民生是关键、创意是灵魂”意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环境立县、开放活县、文化兴县、产业强县、百姓富县”战略,创意发展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群策群力保稳定,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资源丰富。
天然气储量280亿立方米,岩盐储量4亿吨,石灰石储量44亿立方米。
旅游资源丰富,有石宝寨、中国柑橘城、皇华城、白公祠、天池山等风景旅游区
石宝寨是国家文物级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位于忠县城东45公里长江北岸,此处临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传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故称“石宝”。
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
明末谭宏起义,据此为寨,“石宝寨”名由此而来。
为12层塔形楼阁,高56米,全系木质结构。
每层三方四角,逐层内收,依山取势,设计精巧,被称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
从江边的山脚下到山顶高60米,人们可以从寨楼迂回而上,直达顶部。
各层之间都有一条迂回曲折的转梯相通,每层都有神像和纪念培修亭楼的碑。
游人盘旋而上,登临古刹——“兰若殿”。
古刹正殿供古代巴国将军曼子塑像;厢房内有忠县文物和名人的书法石刻;
石宝寨是我国仅存的几座高层木结构建筑中,惟一的一座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是我国南方民间建筑技术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
寨下有古朴雅致的石宝街
天池位于阿尔山市东北74公里的天池岭上。
它是第四纪晚更新世时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积水成湖,属火山口湖。
高山顶部的湖泊常称为天池,本区的天池又称大兴安岭天池,是全国六座著名天池之一,它仅低于吉林省白头山天池和新疆天山博格达峰天池,位居全国第三。
天池水深不可测,神奇的是,久雨水位不深,久旱水位不减,水平如镜,倒映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
每到春夏之交,山中水汽郁结,山头薄雾缭绕,杜鹃怒放,合围池畔。
构成了天池独
特的自然风景。
忠县太保祠位于忠县城西4千米处的秦家坝,清末所建,原为明末女将军秦良玉旧宅。
忠县白公祠位于重庆忠县忠州镇长江沿岸,是为纪念我国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公元818年白居易任忠州刺史)而修建的。
它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旅游景点。
……
忠州豆腐乳始于唐代,盛于清朝,千余年来一直旺盛不衰,所用菌种系以清雍正十二年启用至今的霉房分离而得,其霉系多样性和分解力为全国独有。
豆腐乳一质纯细腻,清香味美,舒适可口,余味绵长而著称。
在国内独具一格,其营养丰富,能健脾开胃,密封久存不腐,其味越佳。
乌杨是三国人物严颜的故乡,乌杨白酒是选用优质糯高粱为主要原料,采用故态小曲酒生产工艺,精心酿造,勾兑而成的优质酒。
该酒具有醇、甜、净、爽之独特风格,享有“沿河上下走,好喝不过乌杨酒”之美誉。
它以“乌羊”为吉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