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故事写作
2.小品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短小精悍,情节简单。 (2)幽默风趣,滑稽可笑。 (3)雅俗共赏,题材广泛。 (4)贴近生活,寓意深刻。 (5)针眨时弊,内含哲理。
❖ 三、怎样结构命题小白
结构小品应从立意、选材、人物、冲突、语言等几方 面入手。结构一个小品可以从主题开始。小品是生 活的一部分,小品的主题,以及体现主题的事件没有 大小之分,关键在于是否能深入挖掘主题、表现事件。 考生应该学会如何从已知命题中挖掘一个主题,并分 析相关事件,同时考生具备演员的思维,用演员的眼 光去选择主题,也就是说,演员选择的主题必须是行 动的主题。动作是表演的核心,一个没有行动性的主 题就没有生命力,也就失去了表演的意义,所以,我们 在确立和挖掘小品主题思想深度的同时还要挖掘行 动的欲望,这一原则贯穿在小品创作的整个过程之中。
8.不要把小品写成相声或小戏剧
❖ 四、戏剧故事改编成小品
1.尊重原著
小品的改编要注意原文章中的主题、人物、结果等,不可凭空想 象,随意对原著进行无理改编。
2.结构创新
小品要在尊重原著的原始创作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和叙事上 的创新,要加入创作者自己的想法与实践,使小品作品更加贴 近于生活。
3.形式创新
某种情况下发生的。确定好了背景,就为故事的发展 和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情节 情节,即故事情节,这是戏剧故事的主要内容。情节主
要由人物、事件、矛盾冲突、细节等构成。戏剧故 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的情节是否生动、 曲折,是否具有戏剧性,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个完整的戏剧故事,一般应有一个中心事件,矛盾 冲突和细节围绕着这个中心事件展开。好的情节应 具有戏剧性,即故事中要有悬念、冲突、发现、误会 和突转巧合,要有跌君和变异,要制造并使之产生惊 奇、有趣的效果。
❖ 一、什么是戏剧性
戏剧性是把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意志 及潜意识等)通过外部动作、台词、表情等直 观表现出来,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在戏剧作 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受特定情境的规定和 制约,而作为心理直观外现的手段一一动作,也 都以规定情境为前提条件。
戏剧性的特征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假定 情境中人物心理的直接外现,即指出乎意料的、 奇特的、异常的、微妙的、非同一般的、耐 人寻味的事件、情节、行动、变化、结构、 人物、语言。
考生在进行命题小品创作的时候,素材来源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一是从生活中的积累得知;二是从书中、影 视、戏剧作品中模仿。
6.小品艺术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小品的语言要机智、有趣、幽默、自然、诙谐,要通过 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7.小品艺术是一门舞台艺术
其一,创作小品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动作 和语言;其二,小品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舞台场 景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由于缺乏动作而不 连贯.
❖ 二、什么是戏剧故事
戏剧故事是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纽带,以情感为依 托进行展开的语言艺术。
故事要在有趣的基础上,做到思想精神和人文内涵的延 伸。好的戏剧故事要给人留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具 有品味不尽回味无穷的兴趣,犹如撞钟余音袅袅。戏 剧故事最重要的是要制造矛盾冲突,就是要设置戏。 这种冲突的设置要求考生敢于想象,要有设置悬念和 组织语言的能力。戏剧故事最大的目的就是塑造人 物,这个人物要有鲜明的性格,要有使人不能忘怀的 点。另外,还要求文中的人物性格,要有立体感,要抓 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戏剧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不要 太多,感情纠葛太繁复就会很难驾驭。
7.结构
结构,即在写作过程中对故事的布局、组合、节奏的把 握,讲究结构对构思戏剧故事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要善于前铺后垫,巧妙地设置悬念,制造对比,一步步 地把情节推向高潮。
8.语言
语言,指人物对话的书面文字形式,是简单性的口头语 言,而不是动作语言。人物的对话要尽可能地简练生 动,符合人物的性格,对话不宜过多,能透漏出人物所 要表达的意思即可。要注意人物讲话的对象和环境, 讲话的语气和态度,亦可运用双关语、比喻、潜台词, 不宜把意思说得过于直白透彻。书写和讲述故事时, 都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精炼。
考生要特别注意戏剧故事和小品不是同一种文体,小品有小品的 特殊结构模式,是一种舞台性的表演艺术。
4.表现手法创新
特别注意戏剧故事和小品在心理和环境的描写与刻画上有着本 质的区别。一个是通过心理和环境描写来刻画某种意蕴,渲染 某种气氛,以引起考官的思考和沉思。一种是直接的舞台动作 和语言,是直白的、客观的记叙,让考官看后一目了然,脑海中 即可想象出一系列的舞台动作。
❖ 五、怎样进行戏剧故事的写作
1.题目
如果戏剧故事写作考查的类型是续写或词组连 接,那题目的设置是十分重要的,讲究有故事性, 有一种吸引力和冲击力。
2.开头
开头要注意简洁和精炼。考生在进行戏剧故事 写作开头的时候,切忌:一,没完没了地介绍环 境;二,记叙平淡、熟悉的事件。
3.中间
设定好戏剧故事的开头后,中间就用尽可能合乎逻辑, 尽可能曲折离奇的情节把故事、事件连贯起来。首 先要定好一个主题,选择一个叙述手法(例如倒叙、 渐进、伏笔、并列等),按照考生心中构思的方向,一 步一步让它自由发展,并逐步发展到高潮。
小品,顾名思义是小的艺术作品。小品包含较多的意思, 在文学上它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体。我们现在所说 的小品多指较短的,在同一时间、空间里,借助简单 的道具,用语言和表演表现情节(主要是排除一两个 矛盾障碍)的舞台艺术。
小品起源于演出前演员的热身活动、艺术院校的课堂 练习和演艺界考查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 目。它一般情节结构简单、有趣,语言清晰、诙谐, 形态灵活、自然,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各角色的语言 特征和性格特点,并传达出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 的生活态度。
小品的结构和情节宜简不宜杂,但是一定要合乎情理。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品是艺术
2.题材宜小不宜大
3.确定一个主题
4.构思一个故事,考生构思一个故事时一定要围 绕主题来完成。故事是载体,要通过故事的 情节展现主题。通常来讲,这个故事要满足 三个条件:时间短,空间小,人物少。
5.围绕故事收集素材
(3)规定情境(时间、地点)。
规定情境是一种假定,是在演出的创作中所存在的一切 假设,由前苏联著名影视表演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 基提出。小品的规定情境一定要清楚,人物关系要明 确。
(4)事件。
小品的事件就是改变在场所有人行动的事实。
人物在完成一个任务时常常遇到障碍,这个障碍十分明 显地改变了人物的动作,而人物又通过改变后的动作 克服了这种障碍,达到了目的。这些事件的发生、发 展、结果的全过程带来了规定情境的变化,随之,变 化了的规定情境始终又推动着表演者的动作。
4.结尾
戏剧故事的结尾是升华主题的"点睛"之处,决定一篇戏 剧故事的成败。一般要用顺理成章的神来之笔,抖出 一个谁也料想不到的结局。戏剧故事的结尾要简明 扼要,新颖独特,要使悬念能最终被清晰地解开,并点 明、深化主题,使人有种"恍然大悟"或"原来如此"的 感慨,并且耐人寻味。
命题小品创作
❖ 一、什么是小品
❖ 二、小品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1.小品的基本特征
(1)意。
小品的立意主要是提出问题,这包括主要问题和 次要问题,有了主题就决定了小品的中心事件, 也就产生了立意。
(2)相对完整。
小品虽"小",但具有开端、发展、结束的相对完 整性,也就遵循"三一律"的特征,即故事在同一 时间、同一地点并永远围绕着同一中心事件 进行,且具有一定的矛盾冲突性。
戏剧故事写作
戏剧故事考查的形式
❖ (1)命题类。命题类是一般性的考查方式。这 是招生高校考查戏剧故事写作能力的主要方 式。
❖ (2)续写类。续写类是戏剧故事的叙写,即故事 开头已经给出,要求考生编织主体情节和故事 结尾。这类题目具有很强的发散思维特点。
❖ (3)组词类。组词类是将几个互不相干的词编 织成一个戏剧故事。这类题目类型主要是考 查考生的组接、整合以及故事的分层构架能 力。
4.悬念
悬念,是戏剧故事的基本因素。悬念要引人入胜、 抓住人们的好奇心理。
5.主题
主题,即立意,或戏剧故事的思想内涵、思想观念, 亦可理解为考生对所表现生活的态度。有了 一个主旨思想,就有利于材料的组织、构成和 发展,直到朝哪个方向走,围绕着什么展开。
6.人物
人物,是戏剧故事中的角色,是戏剧故事的最主要 的材料,是戏剧故事的体现者、推动者,也是戏 剧故事的最终归宿。要注意从两个方面构思 人物,一方面是对人物的静态把握,即人物的姓 名、性别、年龄、职业、爱好、地位、性格 特点,以及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文化程度、 人物阅历等方面,给人物以定位,使人物成为真 实可信、有根有据、扎实确定的人物;另一方 面是考虑人物的动态变化,即在戏剧故事的发 展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4.立意的新奇性
在进行戏剧故事的写作时要有一个新奇的立意, 立意要“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5.语言的口语性
和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通俗易懂、自然朴实、 形象生动、朗朗上口、易传易记等特点,因此 戏剧故事一般采用口语化语言,而不用晦涩、 艰深的书面语言。
❖ 四、戏剧故事的基本元素 1.题材 2.背景 背景,一个故事的发生,必然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
❖ 三、戏剧故事的基本特征
1.内容的情节性
戏剧故事是以情节见长的一种语言艺术。
2.线索的清晰性
戏剧故事要求线索清晰,是由其“故事”的特殊性所决 定。戏剧故事是为了让考官看得明白、看得下去,即 要求故事的线索清晰、单一、简洁、有条理。
3.情节的趣味性
戏剧故事光有清晰的情节还不够,还得有悬念。所谓悬 念就是观众对戏剧情节的发展变化、剧中人物的命 运、舞台现实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期盼和猜疑,以及期 盼知道后事如何的心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