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默写专题训练1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岁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3.《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5.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6.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7.《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
8.李白《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9.杜牧《阿房宫赋》中以“,”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10.《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
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
11.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12.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13.《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软,却能“,”,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4.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15.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16.荀子《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话是:“,。
”
17.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一句“”极写刘裕为恢复中原而大举北伐时的威猛声势。
18.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两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的雄浑景象。
19.庄子《逍遥游》中,在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之后,提出总结性看法的两句是“,”。
20.刘禹锡《陋室铭》中写主人摆脱繁杂公务并暗寓欣喜之情的一句是“”。
2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交代出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正值青春年华、春风得意之时。
2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两句是“,”。
23.《氓》中,用比兴手法告诉女人不要沉溺于和男子的爱情中的句子是“,!”
24.《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山野中的雾气和空中的尘埃的形成原因是“”。
25.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山水俱佳,尤其是春冬之时的水。
《三峡》一文中“,”两句,就从色彩、情态等方面写出了水之秀美。
26.有些人离家在外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陌生人时,往往会发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感喟。
27.“文章憎命达”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登高》一诗中,“,”这两句诗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写出了他的悲愁和孤独。
28.即使面对高位厚禄的诱惑,人也不应该违背“义”。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两句就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29.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表达了诗人身处动荡而难安的心理感受。
3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形象地描写了赤壁大战的结果,表现了周瑜计谋的巧妙。
31.《庄子·逍遥游》中,大鹏只有“,”,然后才能计划着往南飞去。
3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两句似乎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其实是为了引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3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一句写南朝宋文帝北伐的结果,作者借此事慨叹南宋近事,讽喻当朝统治者。
34.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认为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失去主见,一味空想而不钻研,则会一无所得的名句是“,。
”
3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6.屈原的《离骚》中“,”两句写出了当时违背准则、取悦别人的严酷现实。
37.《带经堂诗话》说,“七言律诗有以叠字益见悲壮者”,并举杜甫《登高》中“,”两句为例来证明。
38.《三峡》开篇写三峡两岸连绵的山峰遮蔽了天空,又通过“,”侧面突出了山峰之高。
39.《师说》中,韩愈认为只跟从老师学习断句等基本知识,有了疑难问题却不去请教老师,这种“”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40.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都避免不了最终灭亡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