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材料作文如何提炼观点

新材料作文如何提炼观点

2. 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 3. 抓一鳞而弃全鱼 4. 抓现象而弃本质
作文题目中所提供材料既是审题的 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 极范围。对于新材料作文,正确审读 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考生必须 找到一个切合材料主旨、利于个人发 挥的角度,才能得到理想分数。
那么,如何审题立意呢?
方法一:抓关键句法
—— 稳中求深
论点是议论 文的作者对 所议论问题 的见解和主 张。
论点通常是一个陈 述性的判断语句,直接 表明作者主张什么,反 对什么。
论点与论题
哪个是论点? 谈骨气
√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咬文嚼字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
的谨严。
◆审材常见病症
1. 脱离材料 随意而为
【材料二】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 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 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 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 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 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 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 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
(3)不少于800字。
?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 由果溯因法 ? 综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价值观,面临同
一件事时作出不同反应、不同选择 第一家:感激恩赐 ? 第二家:懂得回报 ? 第三家:敢于自立 ? 富翁:获得财富的同时会想着给予别人、 帮助别人,慈善,不计较看法
【材料二】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 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 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 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 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 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 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 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
? 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 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 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 珠”。据此,可以立意为—
? 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 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方法二、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 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 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 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 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
?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 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 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 “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 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 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 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 按常规而横切苹果。 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 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二】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 “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 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 “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 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 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 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 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 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2014高考回顾】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 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的一次次翻开中, 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 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照片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 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 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 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 滴'也可能被稀释。 考生自选角度与立意
【2013高考回顾】
?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
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分析】
? 抓关键词法 ? 材料中的关键词有“黑白照片”、“数码
照片”、“网络分享”、“唤起记忆”、 “可能稀释”等,本段材料的核心在于时 代(技术)变迁对生活(个人体验)带来的影响, 反过来也可以说生活如何 ? 应对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 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 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 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 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 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 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
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 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 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 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 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 两种观点: (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 (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 名。
【分析】
“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 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 比喻, 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 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 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 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 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 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 须以爱心充实自己的心灵等。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 评议性语句。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 的作用。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 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 现的句子、在表达方式上常是议论性或哲 理性的句子)或关键词语(往往是修饰限 制性的词语),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 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 突破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