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奶粉加工工艺演示稿

奶粉加工工艺演示稿


《三》异常乳:
※ 生理异常乳:初乳,末乳; ※ 成分异常乳(化学异常乳):酒精阳性乳,高酸度乳, 低成分乳,混入杂质和风味异常乳,细菌污染乳; ※病理异常乳:乳房炎乳等病牛乳; ※ 人为掺杂使假乳:不法奶户为谋取暴利人为添加一些非 乳成分制成的假奶。 1、低成分乳:特征:干物质含量过低; 产生原因(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加强育种改良。 饲养管理:长期营养不良,供给热量不足,首先会使脂 肪与蛋白含量降低,其次也会影响乳糖与无机盐的含量。 环境因素:冬季干储饲料,含脂率高,夏季青饲料,含 脂率低。 人为因素:加水,撇油。
牛奶收取 原奶取自牧场,用奶罐车运来,先在加工厂入口处称重, 然后进行质量和温度检测。卸载时,牛奶经过脱气器、 粗滤器,计量后进入原奶仓。大多数生产厂可以储存足 够一天生产的原奶,以确保不间断生产。原奶仓有时还 配备冷藏夹套,使牛奶温度维持在4.5°C以下,另外还配 有搅拌器使牛奶完全混合,不至于脂肪上浮。
4 技术要求 4.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 具有乳固有的香味, 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 滋味、气味 无异味。 察色泽和组织状态。闻 呈均匀一致液体,无 其气味,用温开水漱口, 组织状态 凝块、无沉淀、无正 品尝滋味。 常视力可见异物。
第二节 原料奶收购国家标准
GB 1930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乳,不适用于即食生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生乳 raw milk 从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 改变的常乳。产犊后七天的初乳、应用 抗生素期间和休 药期间的乳汁、变质乳不应用作生乳。
浓缩结晶 ——乳糖 ——盐
第二章、鲜奶预处理
• 粗滤:将乳中的较大杂质(牛毛、饲料、 草等)通过使用过滤布、单双联管道过滤 器等设备分离出去。 • 净化:采用离心净乳机将乳中细小的机械 杂质和体细胞等分离出去。 • 冷却:净化后的乳如不能立即直接加工, 需要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冷却至4C以下进入 奶罐储存。储存过程中应遵循先进先出原 则,随时监控质量变化。
标准化 配 料
均 杀 质 菌 缩
稳定性水溶性维生素
Hale Waihona Puke 脂溶性维生素、 植物油浓
喷雾干燥 冷却筛分 混 包 合 装 热不稳定维生素
图2 配方乳粉生产工艺流程
第一章、原料乳验收
• 乳的定义:哺乳动物分娩后由乳腺分泌的一种 白色或微黄色的不透明液体,它含有幼儿生长 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是哺乳动物出生 后最适合于消化吸收的全食品。 • 牛乳按照泌乳期分为初乳、常乳和末乳。
2、细菌污染乳: 高酸度乳(酸败乳):乳酸菌等; 异常凝固和分解乳:蛋白分解菌等; 粘性乳:低温细菌、串球菌等; 着色乳:低温细菌、球菌、红色酵母等; 细菌性风味异常乳; 乳房炎乳: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微球菌; 其它病牛乳:布氏杆菌、炭疽菌、结核菌;
3、酒精阳性乳:
特征:与同体积的酒精(75度)混合,观察酪蛋白的变化,出现凝固( 絮片状沉淀,粘附)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产生原因: 初乳:产犊后7天内的乳,色黄、浓厚、干物质多,尤其是热不稳定的 乳清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含量高,盐浓度高,乳糖含量低,初乳含 丰富的VA、VD以及免疫球蛋白;对热不稳定,加热易凝固,不适合做加 工原料。 末乳:干奶期前2周的乳,干物质含量高(除脂肪),味苦,浓,微咸 ,含脂酶多;由油脂氧化味道,也不适合做加工原料。 乳房炎乳(包括隐性乳房炎乳); 高酸度乳: 冻结乳:奶冻结后,解冻时蛋白发生凝固,脂肪会上浮。 低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低于16T,耐热性比其它异常乳强,但由于盐 类平衡异常,酒精试验仍呈阳性,高温加热(>100摄氏度),易发生蛋 白质变性,影响乳粉溶解度
呈乳白色或微黄色。
4.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理化指标 项 目 冰点a b/ (℃) 相对密度/(20℃/4℃) 蛋白质/( g/100g) 脂肪/( g/100g) 杂质度/( mg/kg) 非脂乳固体/( g/100g) 酸度/(ºΤ) 牛乳b 羊乳 指 标 -0.500~-0.560 ≥ 1.027 ≥ 2.8 ≥ 3.1 ≤ 4.0 ≥ 8.1 检验方法 GB 5413.38 GB 5413.33 GB 5009.5 GB 5413.3 GB 5413.30 GB 5413.39
12~18
GB 5413.34 6~13
a 挤出3h 后检测。b 仅适用于荷斯坦奶牛。
4.3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的规定。
4.4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 GB 2761 的规定。 4.5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微生物限量 项 目 限量[CFU/g (mL)] ≤ 2 ×10 ⁶ 检验方法
板式热交换器
第三章 标准化
• 调整乳中脂肪含量:脱脂乳或添加稀奶油。
• 主要使用设备:分离机将乳中脂肪分离出 来,再按照配方需要以一定比例重新添加 回乳中。
青草味:放牧时,由于吃了毛莨、甘菊、臭菊等,使牛乳带杂草味;
氧化味:乳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被O2氧化为醛、酮等;
5、掺假乳:加水,加脱脂乳,加碱性物质,加淀粉,加防腐剂,加抗 菌素等。 掺水:掺电解质类物质(中性:食盐,硫酸钠,明矾,铵盐,硝酸盐, 亚硝酸盐),目的是提高牛乳比重,掩盖掺水; 掺碱性物质:Na2CO3、NaHCO3、石灰水[Ca(OH)2],目的是提高比重, 中和因酸败产生的乳酸; 混浊物:洗衣粉,目的是增加混浊,掩盖稀薄;非电解质:蔗糖、尿素, 目的是增加比重; 胶体类物质:动物胶、米汤、淀粉、豆浆、豆饼水,目的是增加牛乳 的比重和粘度,掩盖稀薄; 防腐剂物质:甲醛、苯甲酸、水杨酸、双氧水、抗生素(青霉素,链 霉素)、农药、敌敌畏、DDT; 注:首先以物理手段,定性判定出“是否掺假”以及“大概掺入何物质 ”(比重,电导率,冰点,pH,粘度,颜色);其次再有针对性地做定 量的化学分析检验;
《二》常乳:
1、健康牛挤出的新鲜乳; 2、乳畜分娩后,直至泌乳终止的期间为泌乳期,乳牛 一个泌乳期为305天,产犊后7天以内的乳(初乳)和干奶 期前15天的老乳(末乳),不得使用; 3、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机械杂质; 4、具有新鲜牛乳的滋味和气味,不得有异味; 5、鲜乳为均匀无沉淀的流体,呈浓厚粘性者不得使用 。 6、正常鲜奶的色泽呈白色或稍带微黄,不得呈红色、 绿色或显著的黄色。 7、酸度(总酸度)不得超过18°T。 8、成分要求:脂肪>=3.2%,非脂乳固体>=8.3%; 9、不得加入防腐剂:H2O2,抗生素,苯甲酸BA,水杨 酸,甲醛;
乳品工艺学
第一部分、奶粉的定义与分类
• 奶粉定义:是以新鲜牛(羊)乳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 量的植物或动物蛋白、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配料, 经杀菌、浓缩、干燥等加工方法除去乳中几乎全部的水 分而成的粉末状产品。 奶粉优点:水分含量很低(小于5%),使微生物细胞和 周围环境的渗透压差数增大,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除 去了几乎全部的水分,大大减轻了重量、减小了体积, 为贮藏运输带来了方便。;乳粉冲调容易,便于饮用, 可以调节产奶的淡旺季节对市场的供应。
奶粉可分为:全脂奶粉、部分脱脂奶粉、脱脂奶粉、全 脂加糖奶粉、调味奶粉和配方奶粉。


1、全脂奶粉fat>26%:仅以乳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 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浓缩、干燥制成的粉状产品。 全脂奶粉的脂肪含量高,易被氧化。 2、部分脱脂乳粉(fat 1.5-26%) :仅以乳为原料,添加或 不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脱去部分脂肪,经 浓缩、干燥制成的粉状产品。 3、脱脂奶粉(fat<1.5%) :仅以乳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 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脱去脂肪,经浓缩、干燥制成 的粉状产品。由于脱去了脂肪,该产品保藏性好(通常达 1年以上),用于点心、面包、冰淇淋、复原乳等。 4、全脂加糖奶粉(fat>20%) :仅以乳、白砂糖为原料,添加 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浓缩、干燥制 成的粉状产品。 5、调味奶粉:以乳为主要原料,添加辅料,添加或不添加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浓缩、干燥(或干混)制成 的、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的粉状产品。
6、配方奶粉:调整了奶粉的营养成分/含量/比例,满足 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的调制奶 粉。 (1)婴儿配方奶粉Ⅰ(0-6个月龄):以新鲜牛乳(或 羊乳)、白砂糖、大豆、饴糖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维 生素和矿物质,经加工制成的供婴幼儿食用的粉未状产 品。 (2)婴儿配方奶粉Ⅱ、Ⅲ:以新鲜牛乳或羊乳、脱盐 乳清粉(配方Ⅱ)、麦芽糊精(配方Ⅲ)、植物油、奶 油、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经加工制成的供6个月以上婴儿食用的粉未状产品。婴 儿配方奶粉Ⅱ较大婴儿(6-12个月)和婴儿配方奶粉Ⅲ幼 儿(12-36个月)。 配方奶粉是针对不同人的营养需要,在鲜乳中或乳 粉中配以各种营养素经加工干燥而成的乳制品。包括婴 幼儿乳粉、老年人乳粉及特殊人群乳粉,如中小学生配 方奶粉、中老年配方奶粉、孕妇配方奶粉、降糖配方奶 粉等 ,对不同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生理调节功能。
4、混入杂质和风味的异常乳: 特征:牛毛、饲草、灰尘,金属味乳、苦味乳、腐败乳、奶牛味、日照味 、青草味、氧化味; 金属味乳:金属碎片混入(如镀锡层脱落); 苦味乳:乳中解脂酶分解脂肪形成酪酸或微生物分解蛋白质产生多肽, 而呈苦味; 腐败味:真菌的生长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乳由偏酸性变为中性或弱碱 性,使腐败微生物更利于繁殖,它们促使乳蛋白分解,乳变为澄清的液体 ,带有刺激性变质气味; 奶牛味:因脂肪不完全代谢使牛乳中酮体类含量过高而引起的类似牛体 散发的气味,另外患病的牛所分泌的乳,及奶牛场卫生管理不佳,乳均会 出现奶牛味 日照味:乳清蛋白、酪蛋白、蛋氨酸和VB2等成分受日光照射而分解产 生臭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