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复习资料单项选择题。
1.科学知识应该是可以验证的规律的知识,应该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体现了科学知识的(D)A.真理性B.经验性C.思辨性 D可重复性2. 科学的核心在于(B)A.科学知识 B科学探究 C科学态度 D科学精神3. 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正确的是(C)A.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可以相分离B.科学知识因其正确性,不可推翻C.任何科学知识的来源都是事实的证据和合乎逻辑的推理D.科学知识具有经验性,因而科学知识就是个人的亲身经验4.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是幼儿园(A)的教育目标。
A.科学领域B.艺术领域C.社会领域D.健康领域5. “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综述刨根究底”属于(D)方面的教育目标。
A.科学知识B.科学方法C.科学技能D.科学态度6. 一般来说,“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这一目标更适合于幼儿园(D)A.托班幼儿B.小班幼儿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7. “饲养蚕宝宝”属于科学教育(A)方面的内容。
A.生命科学B.物质科学C.地球和空间科学D.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8. 以下认识的人体教育内容中,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C)A.了解大脑活动的机制的功能分区B.了解皮肤的结构C.知道要保护身体不受伤害D.了解感冒的病理机制9.关于“水”的教育内容中,最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C)A.水的沸点B.水的三态循环C.水对人的重要性D.水分子的结构10.在各种科学学习方式中,幼儿阅读科学图画书属于(D)A.探讨式学习B.游戏式学习C.研讨式学习D.渗透式学习11.通过动手操作改变量,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因果关系的科学教育方式是(C)A.分类B.观察C.科学实验D.测量12.科学游戏和科学探讨的共同之处在于(D)A.都带有明确的问题B.都以“同化”占主导C.都是为了巩固已有认识D.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科学现象13.集体教学活动具有的特点是(C)A.不受时空限制B.排斥个别学习C.教学内容统一D.教师间接指导多14.集体科学教育活动,教师准备材料时需要注意的是(D)A.材料的成本B.材料的数量C.材料的结构性D.活动目标的要求15.适合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是(D)A.观察自然角中蝌蚪的生长B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C.观察露珠D.观察苹果16.在主题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B)A.目标B.主题C.内容D.过程17.主题活动融合了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日常生活活动等多种组织形式,这体现了主题活动的(C)A.开放性B.生成性C.综合性D.延续性18.下列关于区角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A.幼儿自主选择,教师组织B.以操作为中心组织学习目标和内容C.强调教导式学习D.教师的指导隐藏在活动材料的设计之中19.教师为幼儿提供拼图材料时,提供三种不同难度的材料,这体现了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具有(A)A.层次性B.结构性C.多样性D.开放性20.下列关于自然角的说话中,正确的是(A)A.自然角能方便儿童进行随机的,长期的观察活动B.教师不能让儿童参与管理自然角C.自然角是儿童进行正规科学活动的场所D.自然角的材料应限于动植物21.下列最适合陈列在中班自然角的是(B)A.瓜果的纵切面B.仙人球和仙人掌C.植物的粽子系列D.大小,颜色不同的苹果22.下列描述为偶发性科学活动所具有的特点是(C)A.活动时间,地点固定B.活动过程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C.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D.有经验的教师能够事先预估到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简答题。
一、科学的教育价值。
(一)科学是一种知识。
1.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2.科学知识具有经验性3.科学知识具有开放性4.科学知识具有可重复性(二)科学是一种过程或方法(三)科学是一种态度二、科学态度的内涵1.好奇心。
2.尊重事实证据。
3.批判的思考。
4.灵活性。
5.对变化的世界敏感。
三、人们对科学的看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1.首先,科学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2.其次,科学的核心在于探究。
3.最后,科学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结合体。
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
1.科学教育有助于满足儿童天生的好奇心。
2.科学教育有助于儿童建构科学概念。
3.科学教育有助于儿童学习科学探究的技能。
4.科学教育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
5.科学教育会给儿童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6.科学教育有助于发现儿童的科学潜能。
五、学前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1.儿童有自己的科学。
2.儿童在个人经验基础上实现科学概念的建构。
3.儿童对科学的理解受制于思维发展的水平。
4.儿童的科学学习需要他人的支持。
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1.追求儿童科学经验的积累,而不是记忆抽象的概念。
2.追求儿童科学思维的启蒙,而不是获得确定的答案。
3.追求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而不是习惯被动地接受。
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定位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应着眼于科学素养的早期培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应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应体现当代全面的科学观。
八、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具体分析(一)科学情感和态度目标1.发展儿童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2.培养儿童亲近自然的积极情感和态度3.培养儿童喜欢探究的情感和态度(二)科学方法目标1.观察实验能力2.科学思考能力3.表达交流能力4.设计制作能力(三)科学知识目标1.科学经验2.科学概念3.前科学概念九、小班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与教育建议(一)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1.首先,此阶段的幼儿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2.其次,此阶段的幼儿的探究能力发展尚未完全。
3.再次,此阶段的幼儿对于事物的认识仅仅留在外在的明显的特征。
小班的教育建议1.关注幼儿的提问,维持其好奇心。
2.给予幼儿摆弄的机会,鼓励其探究行为。
3.培养幼儿观察技能,发展其探究能力。
(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1.首先,此阶段的幼儿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向要自己探究问题的答案。
2.其次,此阶段的幼儿的探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他们已经能用一些直观原因来解释现象,进行简单的探究。
3.再次,在认识事物时,已经能够摆脱事物外在特征的束缚,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中班的教育建议1.共同寻找答案,激发其探究兴趣。
2.给予幼儿探究方法的支持,发展其探究能力。
3.引导幼儿比较观察,帮助其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1.首先,大班幼儿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会刨根究底,并且探究问题的答案。
2.其次,大班幼儿已经初步具备科学思维和较强的探究能力。
3.再次,大班幼儿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和现象的本质。
大班的教育建议1.鼓励幼儿“刨根究底”,促使其体验成就感。
2.引导幼儿有计划的探究,发展其探究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解释,培养其科学思维。
十、探究式学习的类型和指导要点1.类型:随机式探究、尝试错误式探究、结构化探究2.指导要点:(1)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探究。
(2)让幼儿亲身经历,动手操作。
(3)明确自身角色,给予层次性指导。
十一、研讨式学习的类型、指导要点、价值1.类型:经验提取型、经验分享型、问题解决型。
2.价值:(1)幼儿获取更多的信息与知识,有利于丰富其科学经验。
(2)教师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先验想法,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和指导。
(3)研讨指向幼儿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其思维的社会化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4)幼儿倾听他人、表达自我,有利于培养其倾听习惯和表达交流能力3.指导要点:(1)创设热情、愉悦而又轻松、自由的研讨氛围(2)明确自身角色,留给幼儿充足的研讨时间(3)善用谈话技巧,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研讨十二、科学游戏与科学探讨的联系1.首先,科学探讨和科学游戏都是幼儿主要参与的活动2.其次,二者都需要幼儿直接接触材料。
3.最后,都会表现出一定科学现象,蕴含一定的科学原理。
十三、游戏式学习的价值和指导要点价值:1.幼儿想玩就玩,在自由的氛围中学习科学2.幼儿边学边玩,在愉悦的心态中学习科学3.幼儿为玩而玩,在轻松的状态中学习科学指导要点:4.设计游戏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5.减少干预,维持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十四、幼儿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特点1.科学集体教学活动是一种集体的、统一的活动(1)组织形式统一(2)教学目标统一(3)教学内容统一(4)教学方法统一(5)教学过程统一2.科学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幼儿主动学习科学的活动(1)集体教学活动是以幼儿为中心的活动(2)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是主导者而不是主宰者(3)集体教学活动兼容小组和个别化学习而不是排除十五、幼儿园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与意义1.有利于幼儿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丰富科学经验2.有利于幼儿学习基本科学方法,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养成积极探究的态度4.集体教学活动为师幼、幼幼之间的互动、交流、讨论与分享提供了机会,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十六、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的类型1.观察类。
观察是幼儿认识外在世界最基本的途径。
观察能够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是幼儿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验操作类。
实验操作能极大的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探索欲。
实验操作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实验操作有利于幼儿直观感受和理解科学现象,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技术制作类。
有利于幼儿直接感受、操作周围的电子科技产品。
有利于幼儿掌握一些操作的小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有利于幼儿对当下一些科技现象的理解。
4.讨论交流类。
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利于提高幼儿信息收集与整理的能力。
有利于幼儿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丰富其科学知识和经验。
十七、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1.主题的生成性。
2.时间的延续性。
3.内容和实施的综合性。
十八、幼儿园主题活动的价值1.使幼儿的科学教育更加回归生活2.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3.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十九、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设计1.选择主题2.确定主题名称3.主题目标的设计4.主题内容的选择5.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二十、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1.幼儿自主选择、自由组织2.以材料为中心组织学习目标和内容3.个别化、操作性的学习与间接的指导二十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价值1.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和整体发展2.展现孩子自发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3.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张扬孩子的个性4.满足孩子的操作欲望,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二十二、班级科学区域活动的指导要求1.创设舒适的物理环境和安全的心理环境2.观察幼儿,促进材料的调整和完善3.理解差异,重视个别化的启发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