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洲曲上课

西洲曲上课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 为了消除邻人的猜疑,她 只好借口自己开门是去采莲。 此刻的她,百感交集: • 深切的思念,失落的感觉, 受窘为难的尴尬。
诗歌通过巧作掩饰的动作 描写,刻画出女子细微隐蔽 的心理——女子含羞的姿态, 渴望与情人相聚的心情,掩 饰不住的尴尬和失落。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目中的爱情。 结合元稹的生平,阅读《离思五首之
曾经沧海难为水》,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二选一
穷无尽。 • 女子只能祈祷上天,待到明 年南风起,能够让她做个与情人 相会的好梦。
西洲曲

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 到秋冬,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 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
生活气息和真挚的感情色彩,表
现出鲜明的地域民间特色和纯熟
的艺术技巧。
艺术特点:
1、借物起兴,托物寄情
折梅表达思念之情,以梅花起兴
沉浸在爱情中的女孩如此美丽。 杏子和鸦雏都能让人联想到
春日可爱的事物,由此可想见春
天陷入恋爱中的女孩楚楚动人的 姿态。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女子在仲夏日暮时对情人的思念和等待

仲夏日暮时分,伯劳鸟求偶 孤独鸣叫,女子沉浸于对情人的 忆念、相思中。 • 风吹乌桕树,飒飒有声,使 她误以为是情人足音,于是“门 中露翠钿”,从门缝中探出头, 看看是否是情人到来了。 一个“露”字,刻画出急切又略带 羞涩的少女情怀。但情人依旧无影无 踪,女子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
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它是 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
被视为代表作,可以和北朝民歌
《木兰诗》媲美。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追述女子曾在去年早春梅花盛开的 季节和情人相会定情于西洲,现在又到 了春天,女子思念恋情,折梅寄给江北 的恋人。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 • • • • 北朝民歌——《木兰诗》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
• “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唤天。 • (《地驱乐歌》) •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 (《折杨柳枝歌》)
解题

《西洲曲》,最早著录于南朝
傅抱石《打起黄莺儿》

南朝民歌情感炽烈,但在热烈中依然保
持一种含蓄和优雅。如表现坚贞不渝的爱情 :
•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 • • (《子夜四时歌· 冬歌》)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华山畿》)
• 北朝民歌则不同,表达情感多率直热烈, 粗犷豪放。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众思想开放

汉末以来,传统道德规范失去了束缚力, 魏晋南北朝成为一个思想较为开放的时代, 追求人生的快乐、感情的满足,成为人们普 遍的愿望。 • 不但男子,妇女也往往逾矩不驯。 • 干宝《晋纪·总论》说,晋时女子每每 “先时而婚,任情而动,故皆不耻淫佚之过, 不拘妒忌之恶”。从中可以窥见时代的风气。 • 在这样的风气下,专门歌咏男女之情的民歌 自然容易被人们喜爱和接受。
• 如此美貌的女子,却只能在高楼怅 惘凝望,愈发衬托出她失望惆怅的心情。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女子秋冬之际凭栏凝望,终究无法和 恋人相见,只能寄希望于梦中相会。
• “海水摇空绿”写季节转换,又
是初冬之际。
• “海水梦悠悠”你我彼此无法相
见,愁怨如“海水悠悠”一般无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写女子深秋登楼凭栏远眺,盼望情人 早日到来。
转眼又是“鸿飞满西洲” 的深秋了。 •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 鸿雁可以传情,然而,到 了“鸿飞满西洲”的季节,却 依然没有传来情人的音讯,女 子只有怅惘地独上高楼。 • “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极写登临眺望,相思之 深,令我们想起很多相似的 眺望相思情境。
1
《西洲曲》
南朝乐府民歌
南朝时期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 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 的总称。 • 这四个朝代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 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是我 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 • 此时,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的时期 • 历史上南朝与北方的北齐、北魏、北周 等国合称为“南北朝”。
仲夏
初秋
仲秋
深秋
初冬
3 、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音 乐美。
全诗基本上四句一
韵,读来宛转流畅, 清新自然,有一种回
环往复的音乐之美。
• 古典诗词中的爱情
• 题都城南庄
•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 生查子·元夕
•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课堂:
1、分析《西洲曲》的艺术特色?
(可简答或论述)
2、赏析以下诗句: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课后:
结合古典诗词中优雅的爱情描写, 写一篇《西洲曲》的读后感,谈谈你心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借莲子表达自己的清纯的爱意, 同时又是顶针、谐音双关。
“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
“海水梦悠悠” 借飞鸿寄托相思之苦
比喻终年的相思没有穷尽
2、巧妙借季节变迁,刻画终 年相思之情。
早春
春夏之交 折梅
穿单衫
伯劳飞 采红莲 弄莲子 望飞鸿 海水摇空绿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女子在秋日南塘采莲时痴情的相思

采莲
• 是一种文化仪式, • 更一种爱情风俗。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 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于是 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晏殊《蝶恋花》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望江南》
•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 描写栏杆之曲折,语意双关。 • “十二曲”象征女 子愁肠百结的心绪。 • “明如玉”,三字 极写女子之肤色之 美。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 描写栏杆之曲折,寓意双关。
“十二曲”象征着女子愁肠 百结的心绪。

“明如玉”,三字极写
女子之肤色之美。
读一读:描写女子的美有那几句诗句?
女子的美最典型的体现于衣裳、 头发、肤色及楚楚动人的情态上。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垂手明如玉 ” 为什么要渲染女子的美貌?
(朱自清《荷塘月色》)
女子日日思念 情人,转眼之间, 又到了秋天。
“莲花” “莲子” “莲心” 由外而内 “彻底红”了。
• “莲子”即“怜子”, 怜爱你; • “莲心”即“怜心”, 怜爱的心。 • “彻底红”即红得透 彻。 • 用莲心的娇艳绯红, 比喻女子爱情的炽烈 和赤诚,语意双关。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南朝民歌”是产生于三国吴和南朝时期长 江中下游地区的民歌的统称。 那里山明水秀,经济发达,民众情感细腻 而委婉,社会观念较为开放,加之帝王和贵族 追求歌舞艺术的享受,南朝民歌便是在这样的
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
南朝民歌较清丽缠绵,现存
的大多为情歌。体制小巧,清新
自然,大多为五言四句。大量运
用双关语,表达情感委婉含蓄。
现存的吴声歌中,以《子夜歌》、《子夜
四时歌》、《华山畿》和《读曲歌》最为重要。
吴声歌曲多为女性的吟唱,其内容或表现
对于爱情的渴望:
子夜歌 今夕已欢别, 合会在何时? 明灯照空局, 悠然未有期。
子夜歌 始欲识郎时, 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 何悟不成匹。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