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大纲
二、课程性质和目的
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
其本体的优美至善与其功能,对人的道德情怀及艺术情怀的涵养功能的全面丰富,使其成为传统教育最珍贵的资源。
本课程从中国古典诗词中精选名作,以分类形式(以作者分类、以时代份类、以主题分类、以艺术及形式分类等)对其进行艺术探讨。
开设这门课程,其目的就是要学生从古典诗词的鉴赏和学习中,培养道德人格,培养人文情怀,培养其艺术鉴赏的能力和对人及人生的理解能力。
这种人格和能力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素养,也是最可贵的品质。
同时,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古典诗词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特点和审美特征等知识。
三、课程基本内容
本课程是按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选择经典文学篇目进行讲解。
由于课时有限,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就重点作品的内容及艺术特色给予评析。
学生应阅读教材中所有作品的内容。
四、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在两年四个学期内完成,每学年68学时,上学期安排34学时,下学期安排34学时。
本大纲简要列出规定的教学范围及相关建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关内容、进度与教学方法等问题的处理,由主讲教师自定。
第一学年先秦两汉魏南北朝文学
第一学期先秦文学
学时:34
概说中国古典诗歌发展
2学时
第一章文学的起源
2学时
原始歌谣与古代神话
要点:我国现存神话的主要内容与所表现的先民精神世界;神话是文学艺术的渊源(素材、精神、创作原则)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
第二章《诗经》
12学时
要点:释名;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和影响,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章法、句法、字法、用韵、使用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关睢》《芣苡》《氓》《蒹葭》《伯兮》《邶风·谷风》《氓》《黍离》《君子于役》《静女》《蓼莪》《无衣》《七月》《东山》《采薇》《何草不黄》《緜》《生民》《伐檀》《硕鼠》
第三章屈原与楚辞
8学时
要点:屈原生平、经历与行踪,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离骚》《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九歌·山鬼》《九章·涉江》,宋玉《九辩》
第四章汉代诗歌
10学时
第一节汉乐府民歌
要点:汉乐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东门行》《十五从军征》《有所思》《上邪》《孤儿行》
第二节汉代的楚歌与文人五言诗
要点:汉代楚歌、四言诗的作者与作品;文人五言诗的开端,在东汉形成气候,有班固、张衡、秦嘉等作者,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内容、艺术与诗史地位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垓下歌》《大风歌》《四愁诗》《上山采靡芜》《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冉冉孤生竹》《青青河畔草》《西北有高楼》《庭中有奇树》《孟冬寒气至》
第二学期魏晋南北朝文学
学时:34
第一章建安文学
10学时
第一节曹操曹丕
要点:曹操生平和思想,诗歌体式特征,主要内容,艺术特征;散文的艺术特征与影响
曹丕生平与思想,诗歌题材、风格特征,对七言诗发展的贡献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其一)《步出夏门行》(其二)《燕歌行》《杂诗》(其二)
第三节曹植
要点:曹植生平,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七哀》《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洛神赋》《美女篇》《吁嗟篇》
第四节建安七子及其他作家
王粲、蔡琰的诗歌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王粲《七哀》、蔡琰《悲愤诗》
第二章正始诗歌和西晋文学
8学时
第一节阮、嵇与正始文学
要点:阮籍生平与思想,《咏怀》八十二首的内容、艺术特色与风格,嵇康生平与思想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咏怀》(夜中不能寐)(独坐空堂上)(驾言发魏都);《赠秀才入军》
第二节左思与太康文学
要点:左思生平与思想,“左思风力”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咏史》(郁郁涧底松)(吾希段干木)
第三章陶渊明
6学时
要点:陶渊明的生平与创作,思想成就,艺术风格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其二《杂诗》其二《归去来兮辞》
第四章南北朝诗文
10学时
第一节谢灵运与山水诗
要点:山水诗创作特色,及对振起永明新体诗及后世山水诗创作的影响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第二节鲍照与七言诗
要点:鲍照生平与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诗歌艺术特色与诗史地位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难》(寫水置平地)(对案不能食)
第三节谢脁和新体诗
要点:新体诗的概念,谢脁生平、艺术特色与诗风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
第四节萧氏父子与宫体诗
要点:萧纲的文学主张及其宫体创作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咏美人昼眠》《关山月》《闺怨篇》
第五节南北朝乐府民歌
要点:南北朝民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与风格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子夜歌》(其一)《子夜四时歌》(春风动春心)(春林花多媚)《那呵滩》(闻欢下扬州)《西洲曲》《木兰诗》《敕勒歌》
第二学年唐宋文学
年课时:68
第三学期隋唐五代文学
34学时
第一章初唐文学
4学时
第一节初唐四杰及陈子昂
要点:“四杰”的题材与风格上的异同,陈子昂生平与思想,文学主张,诗歌内容与风格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长安古意》《登幽川台歌》
第二节初唐其他作家
要点:张若虚、刘希夷的七言歌行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春江花月夜》《代悲白头翁》
第二章盛唐山水田园诗
6学时
第一节孟浩然、王维
要点:孟浩然生平,简淡幽雅、清空闲远的诗风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临洞庭赠张丞相》《过故人庄》《山居秋暝》《使至塞上》《渭川田家》《终南山》《鸟鸣涧》《辛夷坞》
第三章盛唐边塞诗
6学时
第一节高适、岑参及其他边塞诗人
要点:生平,几次边塞入幕的经历
高适边塞诗的内容与风格,反映民生与抒情诗作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燕歌行》《别董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闺怨》《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第四章李白
6学时
第一节李白的生平与思想,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其一)《塞下曲》(“五月天山雪”)《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五章杜甫
6学时
第一节杜甫的生平与思想、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兵车行》《石壕吏》《新婚别》《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和河北》《秋兴八首》(其一)《登高》《登岳阳楼》
第六章中晚唐及五代诗词
6学时
第一节韦应物、孟郊、贾岛、李贺、刘禹锡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滁州西涧》《枫桥夜泊》《寒食》《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
《夜上受降城闻笛》《竹枝词》(杨柳青青将水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第二节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长恨歌》《琵琶行》的双重主题
第三节五代词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菩萨蛮》(小山重叠)《谒金门》(风乍起)《虞美人》(春花秋月)《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第四学期元明清诗词
34学时
第一章北宋前期词
8学时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浣溪沙》(一曲新词)《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
第二节柳永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
第二章北宋初期诗歌
4学时
要点:欧阳修、王安石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戏答元珍》《明妃曲》《河北民》《泊船瓜州》
第三章苏轼
8学时
要点:苏轼的生平与思想,词史意义
第一节苏轼的词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水调歌头》(明月)《江城子》(十年生死)《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江城子》(老夫聊发)《念奴娇》(大江东去)《定风波》(莫听穿林)第二节苏轼的诗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题西林壁》《惠崇春江小景》《新城道中》《饮胡上初晴后雨》
第四章北宋后期词
4学时
第一节秦观贺铸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雾失楼台)《青玉案》
(凌波不过)
第二节周邦彦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六丑》(正单衣试酒)《苏幕遮》(燎沉香)
第五章南宋诗词
10学时
第一节李清照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声声慢》(寻寻觅觅)《醉花阴》(薄雾浓云)《如梦令》(昨夜雨疏)《渔家傲》(天接云涛)《永遇乐》(落日融金)《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乌江》
第二节陆游诗词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临安春雨初霁》《沈园》(二首)《示儿》
第三节辛弃疾
主要讲解与精读篇目:《水龙吟》(楚天千里)《摸鱼儿》(更能消)《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甚矣吾衰矣)《念奴娇》(洞庭青草)《鹧鸪天》(壮岁旌旗)《永遇乐》(千古江山)《西江月》(明月别枝)《清平乐》(茅檐低小)《六州歌头》(长淮望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