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
①一般炎症引起的疼痛较轻,表现为持续性 胀痛,患者多能忍受; ②管腔梗阻的绞痛多较剧烈,病人常满床翻 滚,如胆道蛔虫症呈阵发性钻顶痛; ③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常呈突发性而剧烈的 刀割样疼痛; ④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腹痛有时非常剧烈,可 能导致休克,但病人多宁愿平卧或侧卧、 俯卧而不敢多动。
⒍伴随的消化道症状: 因患儿不能用言语或不能准确用言语表达 其病变情况或疼痛所在,其体征也不如成 年患者表现明确,故其诊断主要依靠一般 的临床分析,包括: ⑪恶心、呕吐情况: ①须明确其呕吐是乳汁不能下咽而立即引起 的回奶,还是咽下后隔一段时间发生的喷 射性呕吐; ②其呕吐物是否含有胆汁、粪汁、血液等;
小儿外科急腹症特点: ①起病急、病情重且发展迅速、变化快 ②病因复杂、涉及学科广 ③患儿不合作 ④易导致误诊,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 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身处第一线的医师责任非常重大,必 须于短时间内安排好各种检查,要熟练掌握小儿 外科急腹症诊断和处理的理论和实践,诊治要求 及时、准确,并予以正确治疗,防误诊、漏诊及 误治,从而改善预后。
⒎伴随的其他症状: ⑪如腹痛伴发热,咳嗽则为呼吸系统疾病 ⑫伴尿频、尿痛、血尿或脓尿者,多为泌尿 系统疾患,但阑尾脓肿也可有尿路刺激症 状或里急后重等肠道刺激症状,须注意鉴 别。 ⑬伴黄疸者多系肝胆疾病。 ⑭急性腹痛伴中毒性休克多见于胃肠道穿孔、 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胰腺炎、卵巢囊肿 扭转等。
㈡ 仔细、耐心体检: 体检对疾病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腹部检查对急腹症的诊断具有决定性价值, 要多次反复对比进行。 ⒈ 全身情况:生命体征监测,有无脱水、休 克等表现,有无心肺病变的表现,有无黄 疸(肝胆疾病)、结膜苍白(出血性疾 病)、皮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 过敏性紫癜等)。
⒉腹部检查: 对是否有急腹症存在以及急腹症属何种性质, 最具有诊断和鉴别的意义。 腹部视、触、叩、听,尤其注意腹膜刺激征 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腹股沟区的查体,直 肠指诊等。
腹部触诊是关系到能否正确诊断的重要环 节。触诊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⑪争取小儿合作接受检查,婴幼儿可利用玩 具或吸奶;年长儿力求让患儿自己用一个 手指,指明疼痛部位或范围; ⑫不合作者,可于啼哭吸气时检查或待病儿 睡眠时进行检查; ⑬检查者应态度和蔼,手宜温暖,动作轻柔 缓慢;
⑬ 放射性疼痛: 由于内脏病变,因神经支配的关系,受刺 激的内脏神经末梢冲动在脊髓的相应体表 部位出现疼痛,常见的有: ① 急性胆囊炎及胆管炎可放射至右肩部; ② 急性胰腺炎可放射至左腰部; ③ 肾及输尿管结石可放射至同侧腹部; ④ 右下叶肺炎、胸膜炎、心肌梗塞可向同侧 上腹部放射。
⑭ 可按小儿腹痛发作部位,分为以下几种类 型: ① 上腹痛: 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 胸膜炎、大叶性肺炎、胆道蛔虫症等。 ② 右上腹痛: 胆总管囊肿、胆囊炎、胆石症、尿石症、 胆道蛔虫症。 ③ 左上腹痛: 多为脾脏创伤等。
⑬ 既有持续性腹痛又有阵发性加剧: 多表示炎症与梗阻并存。绞窄性肠梗阻在 临床上一般先有梗阻性的阵发性绞痛,至 发生血运障碍后转为持续性疼痛而又阵发 性加剧。
⒌腹痛程度: ⑪一般来说,腹痛程度反映了腹内病变的轻 重,但不同的病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也有 所不同,如某些功能性病变的腹痛可以表 现得比较剧烈。 ⑫此外,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腹痛程度也有所 区别。
⒉躯体性腹痛的特点: ⑪痛阈较低、痛觉敏感 ⑫疼痛常伴有腹膜刺激征 ⑬定位明确 ⑭植物神经反射缺如或少见 ⑮体格检查特点是肌紧张、反跳痛
⒊内脏性腹痛的特点:
⑪痛阈较高,对针刺、切割不敏感,对炎
症、缺血、牵拉敏感 ⑫疼痛范围广泛而弥散,定位含糊 ⑬疼痛性质和程度与脏器结构有关 ⑭疼痛部位与脏器胚胎起源有关 ⑮常伴有植物神经反射
⑭检查应由非疼痛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疼痛 部位,要反复对比各部位的反应,找出压 痛及紧张部位、范围和程度,可疑时应反 复检查,最好能争取在小儿安静时或入睡 后再次检查。 应强调三层(轻、中、重)检查法,在施 行检查中要注意观察实施各种手法时,患 儿面部表情、局部是否拒按、哭叫程度是 否严重。
若全腹柔软,疼痛部位不固定,基本可排 除外科急腹症。阑尾炎,右下腹有明显压 痛,同时有反跳痛、肌紧张;全腹肌紧张 伴压痛及反跳痛者,提示有腹膜炎存在或 腹内空腔脏器穿孔。 腹内触及肿块者对疼痛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肠套叠可于右上腹或脐上方触及腊肠样肿 物;蛔虫性肠梗阻,常在腹痛缓解时,于 脐周触及不规则的条索状物;急性肠系膜 淋巴结炎,有时可在右下腹触及肿大的淋 巴结。
⒌腹部CT、ECT:腹内各脏器改变、美克尔 憩室等 ⒍腹腔镜检查:直视腹内各脏器改变。 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诊断及治疗方面 具有极大的优势,腹腔镜以最小的损伤, 给予最有针对性的治疗,是内环境稳定的 微创术式之一,对腹腔脏器干扰小,对患 儿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痛苦 小、美容、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胆总管囊 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先天性肠闭锁和 狭窄、腹裂、先天性胃壁缺损、胎粪性腹 膜炎、先天性无肛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脐膨出
腹裂
三、小儿外科急腹症的诊断方法
急腹症的诊断原则和要求: “稳、准、快”贯穿整个诊断过程 “三定”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定因诊断
培养急腹症临床诊断思维,应从关键三点 着手: ⑪急腹症与内科急性腹痛的判断 ⑫ “一元化”解释所出现的症候群 ⑬定位、定性、定因诊断 所有诊断、鉴别诊断均建立在: ⑪详细询问病史 ⑫全面体格检查 ⑬合理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
㈢ 辅助检查 ⒈化验:血常规、血生化、血尿淀粉酶、肝 功能等。 ⒉X现检查:诊断急腹症的重要手段。膈下游 离气体、肠腔内气液平面或充气扩大的肠 袢、双泡征(十二指肠梗阻)、杯状充盈 缺损(空气灌肠诊断肠套叠)、钡餐诊断 肠旋转不良、钡灌肠诊断巨结肠、结石阴 影(尿路结石或胆结石)、右上腹部或右 下腹部钙化斑块(胎粪性腹膜炎)等。
小儿外科急腹症的 诊断和处理
奉节县人民医院 小儿外科
一、概 述
外科急腹症,系指患者以急性腹痛为最先 的或主要的症状,发病急骤,病情严重, 如不及时治疗(常需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 段)往往可危及生命的若干腹内病变。 如何搞好急腹症教学(或继续医学教育)、 培养科学性临床思维、克服思维偏差、进 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临床课题。
(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 消化系统功能或性功能失 调的症状,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人体部分生理功能暂时性失调,神经内分泌出现相 关改变而组织结构上并无相应病理改变的综合征 )
⑯体格检查特点为压痛或深压痛
㈡小儿腹痛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
小儿腹痛随年龄大小而有不同的表现。 ⒈新生儿机体反应差,虽有严重的腹内脏器 病变,但往往不表现腹痛,而仅出现顽固 性腹胀和频繁的呕吐。
⑬2岁~学龄前:阑尾炎、肠蛔虫症、腹部外 伤 ⑭较大儿童: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胆 石症、肠和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 大叶性肺炎、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腹 部外伤等。 ⒉发病情况:包括发病的诱因,起病的缓急, 症状出现的先后主次和演变过程等。
⒊腹痛部位:一般来说,起病时最先疼痛和 疼痛最显著的部位,多半即病变所在部位, 根据脏器的解剖部位,可以做出病变所在 部位的初步判断,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⑪ 转移性腹痛,如阑尾炎的腹痛可始于上腹 部或脐周,然后转移至右下腹。 ⑫ 异位内脏引起的腹痛,如异位阑尾炎可引 起上腹部疼痛,甚至左上腹部、左下腹部 疼痛。
⑫腹胀现象: 患儿是否有腹胀,其腹胀仅限于上腹部还 是累及全腹,有无腹壁静脉显露、腹壁红 肿现象。食后呕吐时间越早,梗阻部位越 高,其腹胀程度较轻;梗阻部位越低,其 食后呕吐间隔时间越长,而腹胀越严重, 甚至累及全腹部。
⑬大便情况: 患儿是否有过胎便,第一次排出胎便距出 生的时间;注意大便的性状及颜色。 果酱样血便是小儿肠套叠的特征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则排出带腐肉臭 的红豆汤样便。 腹痛发作后停止排便、排气,可能是机械 性肠梗阻。 需综合全面的材料分析,动态观察病情变 化,及时扑捉新的信息。
二、病 因
(一)儿内科疾病 ⒈腹内疾病:腹泻病、急性胃肠炎、过敏性 肠炎、小肠结肠炎、细菌性痢疾、肠痉挛、 肠及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胃及 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胰腺 炎、尿路感染等。
⒉腹外疾病: ⑪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 大叶性肺炎、急性胸膜炎 ⑫心血管疾病:急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 肌炎 ⑬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腹型癫痫 ⑭代谢性疾病:低血糖症、糖尿病、尿毒症、 卟啉病
㈠ 详细、正确地采集病史。病史对小儿急腹 症的诊断极为重要,既要真实又要全面, 重点放在腹痛和消化道症状上,特别应了 解以下几点: ⒈小儿外科急腹症的年龄特点: ⑪新生儿期:先天性胃肠道、腹壁发育畸形, 如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先天性肠闭锁和狭 窄、腹裂、先天性无肛等 ⑫4个月~2岁:急性肠套叠、腹股沟斜疝嵌 顿等
㈠腹痛的分类与临床特点
腹痛:是指腹部神经受到局部或全身理化因素刺 激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保护性防御反应的警戒信 号。 ⒈按神经支配、传导途径不同分类: 躯体性腹痛:腹部脊神经受刺激 内脏性腹痛:内脏神经受刺激 感应性腹痛(又称牵涉痛、放射痛): 内脏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 敏或疼痛,这种现象称为感应性腹痛。这一感觉 过敏或疼痛区称为海德氏带(Head’s Zones)。
⒊B超:有无腹水、结石、包块、肠梗阻等, 肠盘旋征(诊断肠旋转不良)、同心圆包 块(诊断肠套叠)、腹内脏器外伤。
⒋腹腔穿刺:判断腹水的性质,根据穿刺抽 吸所得的肉眼观察和化验结果可将病变分 为三类:
⑪有急腹症指征的阳性表现: ①能抽得全血20ml(小儿10 ml);②红细胞 ≥1.0×1012/L;③白细胞≥0.5×1012/L;④淀粉 酶>175单位/dl;⑤革兰染色涂片找到细菌;⑥ 有胆汁;⑦有食物微粒。 ⑫有继续严密观察的指征(中界):①抽出液目视 为粉红色;②红细胞(0.5-1.0)×1012/L(钝 性损伤后);③白细胞(0.1-0.5)×1012/L; ④淀粉酶75-175单位/dl。 ⑬可暂时保守治疗的特征:①腹腔灌洗液澄清;② 白细胞≤0.1×1012/L;③淀粉酶≤75单位/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