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口味问题
品牌问题
Read Montague的研究 无商标:品尝百事可乐者脑腹内测前额皮层
(强化奖赏区域)活跃程度更高 有商标:可口可乐品尝者海马区、背外侧前额 叶皮层(认知控制)、中脑活动加强。
3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3.2 生活中的认知神经科学
你真的明白自己的真实意图吗?
失视
右半球受到损伤的病人对其左视野的东西“视而
不见”
心盲(失认证)
视觉失认证
空间性失认证:不能辨别方向 面孔失认证:失去对面孔的辨认能力 颜色失认证:不能完善识别颜色 视物变形症:视幻觉 听觉失认证 触觉失认证
2 心理与脑—2.4 脑发育及其关键期
脑的发育
8个月:最终体积的一半 2岁:约为成人的四分之三 4岁:与成人十分接近
脑发育(结构与功能)的关键期(视觉)
医学史上的病例
动物实验:小猫实验、鸽子实验、大猩猩实验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第一语言习得关键期:0--5岁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15之前
3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
“脑十年”计划
美国:1990-2000
欧洲共同体:1991年“EC脑十年计划”
环境:异卵双生子0.60(同胞0.55);同卵双生子0.87 基因:同胞0.47;同卵双生子0.75
遗传与环境存在交互作用(遗传>环境)
2 心理与脑
Phineas Gage是年轻的作业班 长,在一次爆炸事故中,一支 重约6kg的钢钎意外地从他的 头部穿过(经腮部到额叶)。 令人吃惊的是,他竟然活了下 来。而且,两个月内他就能正 常地走路、说话。但是,这次 意外的事故却永远改变了他的 个性。机灵、有毅力、精力充 沛、努力工作→无理、放纵、 脾气暴躁、反复无常、说粗话。
大脑的左右脑分工与合作 左脑:控制说话、写作、言语理解;数学、时间判 断、节奏和控制复杂动作 右脑:知觉技能、模式和面孔和音调的识别、情绪 识别和表达、视觉空间技能、操作性任务。
2 心理与脑—2.3 脑区的功能特异化与脑损伤
经典脑损伤现象 失语症
表达性失语症:丧失了说话能力(布洛卡区)
精神病理学
病人家属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人群 抑郁症病人的亲属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1.5-3倍
双生子研究
1 心理与遗传—1.2 传统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双生子研究
如果是一起长大的,那么同卵双生子的基因和环境
影响都是100%相同,异卵双生子为环境100%相同, 基因50%相同。
• • 环境:同卵、异卵双生子智力无差别; 基因:同卵双生子智力无差别,异卵双生子智力相 关为0.5。
脑磁图
3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3.2 生活中的认知神经科学
“买还是不买”的认知神经机制
利弊权衡论
最优权衡论
喜欢商品:伏隔核被激活(奖赏中枢) 感觉贵:岛叶区域被激活、内侧前额叶皮层发
生去活化(厌恶中枢) 伏隔核与成瘾行为的研究
3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3.2 生活中的认知神经科学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哪一种更好喝?
行为遗传学:遗传和环境在行为发展差异中的作用
研究内容是人的个性 环境
现有环境
影响发展史
神经系统 的结构
基因
蛋白质
心理与行为
心理与行为的共同决定因素
1 心理与遗传—1.2 传统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家谱分析和血缘关系
高尔顿(优生学创始人)
英国977位名人——其父子兄弟中332位名人 977位普通人——其父子兄弟中1位名人
探知无意识种族偏见的ERP研究
丧失书写能力(艾克纳尓区) 感觉性失语症(听话和阅读)
听不懂别人话语的含义(威尔尼克区)
字盲症:看不懂文字含义(顶下叶的角回) 70%左半球 额叶受损:无法理解“言外之意” 97%左半球 15%右半球 右利手 左利手 3%右半球 15%两半球
2 心理与脑—2.3 脑区的功能特异化与脑损伤
大脑皮质 边缘系统
动机、情绪状态、记忆
神经冲动的转运站 (受损:感觉扭曲,出现幻觉) 连接大脑两半球 与生长发育直接相关
前脑
丘脑 胼胝体 脑垂体
2 心理与脑—2.2 脑的结构和功能
2 心理与脑—2.3 脑区的功能特异化与脑损伤
脑区的功能特异化: 不同脑区负责不同的工作
中央前回:主运动区 中央后回:主躯体感觉区 枕极:主视觉区 颞横回:听觉区
人类神经系统的层次结构
脑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肌肉,脏器 脑神经12对: 头部器官 植物性神经 交感神经: 机体兴奋 副交感神经: 机体抑制
中枢神经系统
神 经 系 统
2 心理与脑—2.1 神经元的结构和机能
即神经细胞,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主要特性
兴奋性(全或无定律)
传导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功能表现
感觉神经元(传入,接受体外刺激) 运动神经元(传出,轴突达于肌肉和腺体) 联络神经元(中间,联系)
2 心理与脑—2.2 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
后脑
延脑
脑桥
控制呼吸、心跳、吞咽及消 化(稍受损伤即危及生命)
损伤:睡眠失常 控制身体运动与平衡
小脑
中脑
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网状结构:控制意识状态)
第二章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1 心理与遗传
2 心理与脑 3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
1 心理与遗传—1.1 心理与行为的决定因素
遗传(基因)(智力、人格、精神疾病、行为障碍)
环境
胎内环境(致畸因素:疾病、药物、酒精、香烟) 外部环境(辐射、化学物质和污染)
1 心理与遗传—1.1 心理与行为的决定因素
日本:1996“脑科学时代计划” 2003年,友善用脑的广泛宣传和应用
认知神经科学 对象:脑活动模式及其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特点:行为、认知、脑机制三者有机结合
3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3.1 研究方法与技术
微电极记录与刺激技术 脑电图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技术 正电子成像术 经颅磁刺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