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新版)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学基础(新版)

.
2、知觉的种类*
• 根据知觉对象的性质分类
• a.空间知觉 • (形状、大小、深度与距离、空间定向 ) • b.时间知觉 • (对时间的分辨、确认、估量、预测) • c.运动知觉 • (动静、快慢)
.
3、知觉的特征*
• 整体性 • 选择性 • 理解性 • 恒常性
.
(1)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 人们在感知它时不会把它感知为 许多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把它 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
2
逻辑记忆
以要领和逻辑 思维过程为内 容的记忆。
.
3
情绪记忆
体验过的情绪 和情感为内容 的记忆。情绪 记忆往往是一 次形成的,而 且深刻经久难 忘。
.
4
运动记忆
以过去做过的运 动或动作为内容 的记忆,运动记 忆是形成动作性 熟练技巧的基础
.
记忆(memory)
2.记忆的种类 按照记忆时间可分为: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 感觉和知觉是认知的开始 • 记忆是经验的积累与再现 • 思维活动用于解决问题 • 想像用于创新 • 注意参与上述的各种心理活动过程中
.
一、认知过程
• 概念: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又称 为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输入
转换
支配
外界信息
头脑
心理活动
行为
加工处理
.
(一)感 觉 • 一、定义*
.
返回
保持
是信息存贮过程,头脑中对识记的事物 保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中心 环节,没有保持就无记忆。
.
(2)保持
• 将获得的信息在脑内编码、储存和保持的阶段 • 影响保持效果的因素
①该信息对个体的意义 ②是否反复应用
.
再现
(3)再现
将储存于脑内的信息提取出来使之再现于意识之中 的过程
是信息提取过程。包括再认和回忆
• 再者, 两者都来自同样的感觉器官。 • 但是,知觉与感觉又有许多不同,虽然整体属性来自个别
属性,但整体属性并非个别属性的简单相加,感觉只能提 供事物零碎的、没有联系的个别属性,这些个别属性要 联为一个整体,必须还要根据经验对它进行组织。 • 也就是说, 感觉再清晰,再丰富,离开了对事物的相关经 验,还是不能使人对事物有整体上的把握。
.
按时间来分: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⒈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当引起感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其 信息仍能保持一个极短暂时间的记忆形式。
.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的特点:
①信息保持时间短:约0.25—2秒; ②信息编码依据其物理特性,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③记忆容量大:一般认为是9个—20个字母; ④感觉记忆痕迹易消褪。
掌握: 1.记忆和思维的概念 2.记忆和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品质
熟悉: 1.遗忘规律 2.思维的分类

.
(三)记 忆(memory))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对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编码、储存和 提取的过程。是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 绪,思考过的问题和作过的动作都会在脑子 里留下痕迹,在一定条件下在脑中再现出来 的过程。
❖ 分类 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
无意识记:有选择性的,选择与需要和兴趣 密切联系的内容,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 就能留下深刻印象。
有意识记:有目的有计划,按一定的方法、 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留下深刻印象。
.
机械识记: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通过对材料理解而进行识记
日本富士山:12365英尺
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 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
直 接 作 用
感觉器官
(形状 、大小、 颜色、 软硬 、气味 、声音)
(眼 、耳 、鼻 、舌、 皮肤 、身体)
引起感觉
.
感觉的重要性
• 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 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 感觉剥夺实验
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
基础
.
返回
返回
视觉感觉适应:明适应 暗适应 嗅觉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
闻其香
.
4、感觉的特征
(2)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 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4、感觉的特征
(3)感觉补偿
某感觉系统的功能丧失后, 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功能来 弥补。
.
4、感觉的特征
(4)联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 的心理现象
红橙黄
.
⒉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 持时间大约不超过1分钟。 实验:Miller实验—你能记住多少?
.
短时记忆的特点: ①信息保持时间短:约5—20s,不超过1min ②记忆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③信息编码多为言语编码存储;
.
3.长时记忆(long -term memory ) 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 在头脑中保留下来的记忆形式。
蓝青紫
.
暖觉 冷觉
(二)知 觉
• 一、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 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
二、感知觉的关系
◆两者密不可分,都是通过事
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产生的
◆感觉
事物个别属性
知觉
事物整体属性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
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形式
.
感觉、知觉之间的关系*
• 知觉与感觉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对事物属性的认识, 同时事物的整体属性来自个别属性,因此,知觉是建立在 感觉基础之上的;
.
Selectivity
How many head do you see?.
.
一共有九个头像
看到了一个人和他的影子?这个人是谁呢?
.
乔治 华盛顿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事物时,不是被动地把知觉 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根据以往 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诠释它。
.
.
隐匿图形 你觉得这仅仅. 是一些斑点吗? …..吃草的牛
.
绝对感觉阈值:刚刚引起感觉 的最小刺激量
反 比
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刺激量的 感觉能力
.
返回
差别感觉 :两个不同刺激物,
强度达到一定的差
异,
引起差别感觉
差 别 阈 值:刚刚能引起差别感 觉的最小差异量
反 比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 觉能力
.
返回
4、感觉的特征
(1)适应 感觉器官因受连续刺激使感 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细枝末节容易遗忘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为: 即在识记后的短时期内遗忘较快,而过 了一段时间后(三天以上),遗忘速率 减慢。
先快后慢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再见
7±2个组块

无限大
不能
.
三种记忆转化图
注意
反复复习
刺激
瞬时记忆 未 注 意
消退
短时记忆 未 复 习
遗忘
.
长时记忆 记忆提取
记忆(memory)
3.记忆的过程(3个基本过程)
识记
保持
再现和 回忆
.
识记
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 的过程,是记忆的初始阶段。
.
(1)识记
❖ 定义
感知外界事物或接受外界信息阶段
.
长时记忆的特点:
①信息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甚至终生; ②记忆容量无限:5万—10万组块 ③信息编码多为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存储; ④信息提取有两种方式:回忆和再认。.ຫໍສະໝຸດ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保持时间 <4秒 <1分钟 >1分钟
保持形式 物理形象 听觉编码 语义、形象
容量 信息能否被意识

.
返回
2、感觉的种类 • 外部感觉 • 内部感觉
.
(1) 外部感觉
•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皮肤觉
.
(2) 内部感觉
运动觉:关节肌肉的感觉 平衡觉:身体姿势的感觉 机体觉:身体内部脏器的感觉
.
3、感受性及其测定
•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一定强度刺激的感 觉能力
• 感觉阔限*是衡量感受性的指标。 •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 差别感觉性和差别阈限
再认: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
回忆: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
重现。
两者无本质区别,但再认比回忆简单容易,再认比回忆出 现得早
.
4.遗忘及规律
遗 忘: 保持的相反过程——遗忘
是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是 错误地再认或回忆。
包括:暂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
.
遗忘的规律体现
1、时间规律 2、材料性质 3、学习程度 4、遗忘与位置关系 5、对所识记内容的骨架支柱不容易遗忘,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第一部分
.
学习目标
1、掌握心理现象的基本内容 2、理解心理是脑的功能 3、理解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4、掌握心理过程(认知、情绪与情感、意志) 5、掌握人格的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人格心理
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
第一节 心理现象和实质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着 重研究知、情、意三个彼此联系的心理过程。
.
Size Constancy
中间的两个圆哪个大? 其实一. 样大!
Size constancy
三个人谁最高? 其.实一样高!
大 小 恒 常 性
.
.
返回
颜色恒常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