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存在的问题1、领导相互牵制,“三个领导一个兵”,下属做事,不是“左右为难”,就是“进退两难”根本原因:(1)岗位职责不明确导致后果:(1)下属不知道听谁的,责任无法一对一。

解决方案:(1)明确岗位责任;(2)责任一对一。

2、“张飞”领导“诸葛亮”,不懂装懂,对专业人士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根本原因:(1)领导没有自知之明,利用权力,妄加批评。

导致后果:(1)影响执行的结果,下属因为惧怕领导权力,有可能把对的做成错的。

解决方案:(1)领导做对的事,下属把事情做对。

(2)对事情结果负责任。

3、人才结构老化、多数不胜任者占据公司的主要领导职位;人才战略产生管理内耗根本原因:(1)老板没有狼性,对家庭成员、创业元老,碍于面子问题,不愿下手;(2)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不敢下手。

导致后果:(1)不胜任者占据位置,能人有能力没有发挥余地,人才内耗;(2)员工不进步,企业逐渐丧失战斗力,甚至倒闭。

解决方案:(1)企业家要有狼性,以结果为导向,建立淘汰机制(优胜劣汰);(2)人力资源的储备; 10、员工总是不尽力根本原因:(1)员工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2)员工不知道工作的意义,看不到自己的未来;(3)缺乏做事的流程和考核标准。

导致后果:员工只做任务,不做结果。

解决方案:(1)与下属沟通他所在职位的意义,树立公司远景;(2)让所有员工明白:员工与企业是商业交换的关系,交换的是结果;(3)让每个部门制定工作的详细流程;(4)用淘汰机制激发员工行动能力。

11、制度一条条,执行没办法根本原因:(1)制度太复杂;(2)流程可操作性不强;(3)监督不到位。

导致后果:制度形同虚设,达不到结果解决方案:制度制定后,执行力实施的三化原则:(1)流程化:事前做什么?事中做什么?事后做什么?(2)明晰化:流程中的每个工作内容都要明晰化。

强调什么,就去量化什么。

不能量化,就难以考核;(3)操作化:把明晰的流程做成可操作的、有数量目标的,还要有行动措施4、总有许多理由让你的决定在执行一半时放弃根本原因:(1)执行中追求完美;(2)老板对结果不够坚定。

导致后果:0<0.1过于追求完美的结果往往等于0. 解决方案:(1)执行中,速度第一,完美第二;(2)阶段性地检查结果;(3)真正的执行型人才三大标准:一、信守承诺二、结果导向三、永不言败5、不开会不知道做啥,开会了也解决不了啥根本原因:(1)议的结果不明确;(2)没有设立流程导致后果:失去了开会的意义,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形式。

浪费时间,影响效率。

解决方案:设立会议流程(1)会议前:准备好会议所需资料。

定义会议结果,一切以结果为导向。

(2)会议中:只谈与结果有关的话题。

(3)会议后:总结,作出具体实施方案。

6、付出比计划多10倍的精力,可往往只得到计划中10%的结果根本原因:(1)没有定义好阶段性的结果;(2)计划太完美,执行没有重点;(3)缺乏监控流程。

导致后果:付出很多,计划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因为企业是靠结果生存,长期没有结果,企业就无法持续。

解决方案:(1)跟执行层沟通计划的意义,明确计划所要的结果;(2)定义好阶段性的结果,并检查与监督;(13)根据结果设立计划实施的流程7、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人人规避风险,没人对结果和业绩负责根本原因:(1)责任没有锁定好;(2)奖罚不明确导致后果:企业内部形成推诿、扯皮风气,导致团队丧失凝聚力,业绩滑坡。

解决方案:(1)明确部门责任,界定清楚(一旦出现错误,没有推卸责任的机会);(2)对主动承担责任、对结果负责的员工予以嘉奖或肯定;(3)培养或选择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人作为晋升对象,树立榜样。

16、员工总有很多“道理”,让你觉得他没有做好事情是有原因根本原因:(1)老板对结果的定义不明确;(2)员工只是在做任务没有做结果。

导致后果:(1)员工做事,但没有做到想要的结果;(2)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1)领导者要明确结果。

(2)员工跟上级沟通上级想要的结果。

(3)明确执行力的定义:任务≠结果个8、有些制度、规章在老员工身上执行时就会拐弯、变形根本原因:熟人文化,凡事“情在前,理在后”导致后果:制度形同虚设解决方案:(1)领导者观念要突破,凡事“理在前,情在后”(2)制度的执行是自上而下的,先从老总以身作则开始。

18、能人来了,制度却坏了,能人走了,业绩就滑坡。

根本原因:(1)老板过于依赖能人;(2)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导致后果:(1)制度变形让员工感觉不公平;(2)能人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毁灭你。

解决方案:(1)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2)作好人力资源储备 19、你的团队不缺能人但缺乏活力(4)用淘汰机制激发员工行动能力。

11、制度一条条,执行没办法根本原因:(1)制度太复杂;(2)流程可操作性不强;(3)监督不到位。

导致后果:制度形同虚设,达不到结果解决方案:制度制定后,执行力实施的三化原则:(1)流程化:事前做什么?事中做什么?事后做什么?(2)明晰化:流程中的每个工作内容都要明晰化。

强调什么,就去量化什么。

不能量化,就难以考核;(3)操作化:把明晰的流程做成可操作的、有数量目标的,还要有行动措施9、总有许多理由让你的决定在执行一半时放弃根本原因:(1)执行中追求完美;(2)老板对结果不够坚定。

导致后果:0<0.1过于追求完美的结果往往等于0. 解决方案:(1)执行中,速度第一,完美第二;(2)阶段性地检查结果;(3)真正的执行型人才三大标准:一、信守承诺二、结果导向三、永不言败10、不开会不知道做啥,开会了也解决不了啥根本原因:(1)议的结果不明确;(2)没有设立流程导致后果:失去了开会的意义,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形式。

浪费时间,影响效率。

解决方案:设立会议流程(1)会议前:准备好会议所需资料。

定义会议结果,一切以结果为导向。

(2)会议中:只谈与结果有关的话题。

(3)会议后:总结,作出具体实施方案。

11、付出比计划多10倍的精力,可往往只得到计划中10%的结果根本原因:(1)没有定义好阶段性的结果;(2)计划太完美,执行没有重点;(3)缺乏监控流程。

导致后果:付出很多,计划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因为企业是靠结果生存,长期没有结果,企业就无法持续。

解决方案:(1)跟执行层沟通计划的意义,明确计划所要的结果;(2)定义好阶段性的结果,并检查与监督;(13)根据结果设立计划实施的流程12、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人人规避风险,没人对结果和业绩负责根本原因:(1)责任没有锁定好;(2)奖罚不明确导致后果:企业内部形成推诿、扯皮风气,导致团队丧失凝聚力,业绩滑坡。

解决方案:(1)明确部门责任,界定清楚(一旦出现错误,没有推卸责任的机会);(2)对主动承担责任、对结果负责的员工予以嘉奖或肯定;(3)培养或选择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人作为晋升对象,树立榜样。

16、员工总有很多“道理”,让你觉得他没有做好事情是有原因根本原因:(1)老板对结果的定义不明确;(2)员工只是在做任务没有做结果。

导致后果:(1)员工做事,但没有做到想要的结果;(2)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1)领导者要明确结果。

(2)员工跟上级沟通上级想要的结果。

(3)明确执行力的定义:任务≠结果个13、有些制度、规章在老员工身上执行时就会拐弯、变形根本原因:熟人文化,凡事“情在前,理在后”导致后果:制度形同虚设解决方案:(1)领导者观念要突破,凡事“理在前,情在后”(2)制度的执行是自上而下的,先从老总以身作则开始。

18、能人来了,制度却坏了,能人走了,业绩就滑坡。

根本原因:(1)老板过于依赖能人;(2)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导致后果:(1)制度变形让员工感觉不公平;(2)能人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毁灭你。

解决方案:(1)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2)作好人力资源储备 19、你的团队不缺能人但缺乏活力根本原因:(1)员工不明确自己的结果;(2)公司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不完善。

导致后果:(1)员工有能力,没有发挥出来解决方案:(1)把员工的个人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2)设立完善激励机制、淘汰机制。

20、关键人员“叛逃”造成巨大损失根本原因:(1)制度不完善;(2)授权与监督不平衡(3)能人体系;(4)核心员工的管理导致后果:给企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巨大损失解决方案:(1)完善人力资源制度;(2)授权与监督平衡;(3)备人力资源,建立不依赖于能人的制度体系;(4)加强对核心员工的管理21、协调的事很多,却越协调,事越多根本原因:职责不明确、都在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以公司结果为导向。

导致后果:部门间相互推卸责任,相互扯皮,造成企业内耗。

解决方案:(1)明确公司结果,统一目标;(2)明确职责;(3)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14、小企业犯大企业病,程序繁多、部门壁垒、信息不通等根本原因:(1)组织结构臃肿,以显示企业管理的水平;(2)各部门以自我为中心。

导致后果:(1)企业内部沟通不畅,部门之间互相设置障碍,效率不高。

解决方案:(1)有效简化组织架构;(2)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统一企业核心文化。

15对员工做事的结果没有清晰的定义;(2)没有检查和监督;(3)没有明确的奖罚机制导致后果:(1)“好人主义”导致企业的权谋文化,都去搞人际关系,而不提供结果(2)员工不能提供结果,导致企业无法生存企业管理都会存在哪些问题?我咨询过的一个老板说:“公司小,没有必要!”有意思的是我去帮别人咨询调查的时候,有的连基本的规章都没有,甚至岗位职责不清新,谁都能管,但谁都又不管,最终要推到老板那,老板皱着眉头说“就这么着吧”,公司没有“责权利”,也没有标准。

员工不知道每天该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考核就是出勤。

真晕!烦琐复杂型这里就要提到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流程管理,部门制度规划的很细,层层设置关卡,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搞的很复杂。

最后就等着,影响了工作情绪,什么时候批了什么时候做,也不理了,耽误了事我也没办法。

自我粉碎型也许有领导的原因,制度规定到了老板那就成了废纸。

别人该干什么干什么?亲情化管理太重,自我粉碎,也就没了规矩,各自孤立,互不沟通,信息流堵塞,老板最清楚一切细节。

甚至申请办公物品都要老板亲自批。

多累呀!我接触过一个电气企业,老板就是业务员,唯一的业务员。

其他员工“假装干活,混一天算一天”。

打肿充胖型岗位设置到是很全,一看真是个大公司,搞一个副总整天没事干,真正有能力的人还提不上来。

怨声载道!“以目标定事、以事定岗、以岗定人”。

中国不少企业存在“以人定岗”的问题。

主要出力的人员整天忙死,其他人都闲死。

部门设置重叠,打肿脸装胖子,既浪费又会发生事端,何必呢?设置一定要合理科学。

完美苛刻型很多管理者,做事追求完美,常常用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去要求别人,这样很容易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出现各种紧张气氛;管理者觉着“烂泥扶不上墙”,被管理者“害怕紧张,为什么我总打不到他的标准”的各种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