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江油市涪江东南片区两区同建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南环线)建设工程预应力张拉方案编制单位: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 2016 年月目录1.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 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 设计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施工组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施工人员配置表.................................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主要机具配备表................................. 错误!未指定书签。

4.预应力施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张拉前准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张拉工艺.......................................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真空灌浆工艺...................................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安全管理文明施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安全管理机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安全技术.......................................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安全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5.4文明施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协调.................................. 错误!未指定书签。

7.质保体系及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保证体系....................................... 错误!未指定书签。

7.2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8.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9.雨季、夜间施工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8.1 雨季施工安排 .................................. 错误!未指定书签。

8.2 夜间施工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夏季高温施工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9.1 夏季高温施工准备工作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2 夏季施工技术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设施保护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1 文明施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2 环境保护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编制依据(1)江油市涪江东南片区两区同建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南环线)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补遗书和本公司投标文件;(2)江油市涪江东南片区两区同建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南环线)建设工程让水河大桥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3)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技术规程、建筑法规及规章制度,行业规定,检验评定标准、标准图集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F10-200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F50-20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02]202号)《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B07-01-2006)《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2-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50194-20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076-9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46-200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33-2012)(4)我公司技术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装备能力;(5)我公司三标一体化质量体系文件;(6)施工现场实际踏勘、调查资料。

2.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本桥为跨越本项目范围内的让水河而设,具体设置情况为:K0+880.0 让水河大桥:全长176.08m;全宽33.75m。

上部结构采用7×25m 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简支结构,桥墩采用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用桩接盖梁式桥台。

梁板用在范围:让水河大桥。

2.2 设计概况(1)、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

(2)、设计荷载:城级。

(3)、设计洪水频率:1/100。

(4)、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

(5、桥梁横断面:2.5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3×3.75m (车行道)+1.25m(隔离带)+3×3.75m(车行道)+2.5m(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33.75m。

(6)、设计通航标准:无通航要求。

(7)、设计行车速度:60。

(8)、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 年。

(9)、桥梁设计使用年限:100 年。

(10)、结构重要系数:1.1,环境类别:Ⅱ级。

3.施工组织3.1施工人员配置表3.2主要机具配备表4.预应力施工4.1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4.2张拉前准备4.2.1钢绞线下料(1)用钢管和扣件把成卷的钢绞线夹紧,找出钢绞线的内圈线头,把线头抽出,人工在前面拉,开始放钢绞线;(2)用50米长的软尺量好下料长度,用粉笔做记号;(3)用砂轮切割机切断,不得用电弧和氧气、乙炔切割;(4)钢绞线堆放处应有防污染、防锈蚀措施。

钢绞线下料场地应平坦,下垫方木或彩条布,不得将钢绞线直接接触土地以免生锈,也不得在混凝土地面上生拉硬拽,磨伤钢绞线;并防止沾染污泥、油脂等降低粘结力,下料长度误差控制在±20。

(5)需要挤压的钢绞线用4-500型泵和挤压机进行挤压;油压不得小于28;(6)下好料的钢绞线按筋束位置编号,以防将钢绞线打乱;如不能立时穿束,则需用防水雨布盖好。

(7)钢束下料长度=钢束设计长度+张拉操作预留长度+固定端挤压长度+下料误差。

4.2.2钢绞线穿束(1)穿束前,钢绞线头包好,以免穿束时刮坏波纹管。

(2)用人工在一端人工推送穿束,或者用小型卷扬机拖拉整束穿束;还有用穿束机一根一根穿束。

(3)穿好的孔道露出的钢绞线,用塑料薄膜包好。

(4)也可以在铺管前先将钢绞线穿出波纹管内,再抬上设计位置进行标高调整及固定。

4.3张拉工艺4.3.1智能张拉机具的选用及校正a.智能张拉千斤顶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 1.05。

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根据本桥的张拉钢绞线根数为4根和5根,张拉时采用250智能千斤顶。

b.压力表的正常允许使用范围,在静载下不应超过测量上限值的75%,在动载下不应超过测量上限值的67%,最低测压值一般不应低于上限值的25%,表壳直径不小于150,表压力精度应选用1.0或1.5级防震型压力表。

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油压表每半年随配套顶送法定计量部门校验一次。

c.智能泵站:根据所选的千斤顶的最大张拉力及额定油压,配备相应的智能泵站,该桥采用配套的1B2D型智能泵站。

4.3.2安装锚具、夹片等a.安装锚具前先检查锚垫板上气孔是否通畅,若不通畅则先疏通,检查预应力管道中是否有漏浆粘结预应力筋的现象,如有应予以排除。

然后将钢绞线上所附杂质清理干净再行安装,锚杯应与锚垫板止口对正。

b.锚杯装好后,安装夹片,不得使用旧夹片或牙纹锈蚀夹片,安装时同步检查每片夹片牙纹是否完整。

夹片安装后要齐平,必要时用专用工具轻敲,但不得重敲把夹片损坏。

c.装上限位板,注意与工作锚杯孔位准确对正(有些孔数的锚杯由于无法平衡布孔而导致具有方向性,对不正张拉时容易损坏夹片),由于钢绞线直径存在公差,可根据张拉的实际情况调整限位尺寸,在刻伤钢绞线(限位板浅)与夹片回缩量过大(限位板深)之间取得合适的限位尺寸。

4.3.3张拉a.千斤顶的定位安装①在锚杯上套上相应的限位板,根据钢绞线直径大小确定限位尺寸。

②装上智能张拉千斤顶,使之与智能泵站相连接,千斤顶应用倒链等固定,保证与限位板紧贴正对。

③装上可重复使用的工具锚板。

装上工具夹片,夹片表面涂上退锚剂或采取其它方便退夹片的措施。

4.3.4预应力张拉程序4.3.4.1当现浇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后,即可进行张拉。

张拉时的强度以现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试压报告为准。

4.3.4.2 张拉时,应尽量保证张拉的合力作用线处在构件核心截面以内,以防构件截面产生过大的偏心受压和边缘拉力。

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张拉。

、张拉按顺序应从中线向两侧对称进行。

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双控,具体方法按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预应力钢束张拉的控制应力伸长值见具体设计图。

单根钢绞线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1395。

张拉以应力进行控制,以钢束伸长量校核。

各钢束伸长量为N1:16.75,N2:16.75,N3:16.79,N4:16.96,锚具的安装应严格按预应力张拉要求执行。

钢束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张拉顺序为N1→N4→N3→N2 号钢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