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含答案

(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

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

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

公元1127年,北方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作品前期有《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后期有《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念奴娇》。

评价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词宗。

(二)人物轶事夫妻妙对李清照和赵明诚都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

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

赵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龄,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

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

众人惊叹不已。

(一)背景链接1.《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

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寂寞与相思情怀。

2.《声声慢》《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成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仇,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使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这首词写了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乎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婉约派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醉 花 阴薄 雾 浓 云 愁 永 昼 ,天空阴沉又有薄雾笼罩,我发愁如何消磨这漫长的白天。

瑞脑 销 金 兽 。

瑞脑香在金兽炉中焚烧着。

[]佳节又重阳 , 玉 枕 纱厨,半夜 凉 初又是重阳佳节,(我)躺在纱帐里,枕在玉枕上,半夜里凉意开始透 。

透入(纱帐)。

[]东 篱把 酒黄昏后我独自在菊花黄昏后 ,有暗 香 盈 袖。

丛中饮酒,菊花清淡的香气充满衣袖。

[东篱:菊圃的代称。

把:持。

暗香:清淡的香气。

盈:满,充满。

]莫 道 不 销 魂, 帘 卷 西风,不要说此景不让人黯然神伤,西风卷起珠帘, 人比黄花 瘦。

帘内的人比菊花还要消瘦。

[]声 声 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反复寻觅,到处冷清,一片悲凄气氛。

[寻寻觅觅:若有所失而想把它找回来,反复寻觅。

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乍暖还寒 时候, 最难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的时节,最难 将息。

调养身体。

[]三杯 两盏 淡酒,虽然喝了几杯淡酒,怎 敌他、 晚来 风急! 雁 过也 ,也难以抵挡傍晚时萧瑟的秋风!正在伤心的时候,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见到雁群飞过,似曾相识。

[后三句有悼念和思乡之意。

词人南渡,丈夫病故,书信无处可寄,是以见到北雁南飞,感到伤心。

]满 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院子里堆满凋零的菊花,如今 有谁堪 摘?还有谁忍心去摘?[]守着窗儿,独自 怎生 得黑!独自临窗,孤苦伶仃,怎样挨到天黑![]梧桐更在这黄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昏时节,仍然淅淅沥沥没有休止。

[此句化用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句。

]这 次第, 怎一个愁字 了得!这种凄清冷落的光景,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一)读准字音1.纱厨(chú) 2.东篱(lí) 3.寻觅(mì) 4.乍暖(zhà) 5.堆积(duī) 6.梧桐(tóng)(二)写准字形1.2.⎩⎨⎧ 暗香盈xiù(袖)车zhóu (轴)yòu (柚)子3.4.⎩⎨⎧憔cuì(悴)荟cuì(萃)鞠躬尽cuì(瘁)(三)词语解释1.永昼:漫长的白天。

[学习目标]1.学习诗词中比喻、借景抒情、烘托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2.品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把握词作中凝聚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作者词作中的炼字技巧。

(一)研习《醉花阴》一词,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醉花阴》这首词写了哪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意象感情薄雾浓云、①、②、玉枕、纱厨、黄昏、③、西风、④⑤的愁情明确:①金兽炉②瑞脑香③东篱④黄花⑤孤独寂寞、思念丈夫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答:明确:(1)由于思念丈夫,作者孤寂难眠,故知凉意。

(2)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凉;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深层上——重阳佳节,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和亲人的陪伴,内心感觉孤独凄凉。

3.“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答:9.《声声慢》一词的主旨句是哪句?答: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0.《声声慢》一词中词人围绕词眼“愁”字,都写了哪些意象?答:明确: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爱国情怀1.从教材中积累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一个处于社会思想制高点的知识分子,面对国家的半壁江山已失、国君被撵得抱头鼠窜、百姓颠沛流离的情景,她怎能不“愁损”呢?与她同时期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亦有。

但他们,这些须眉男子上可入朝议政、驰骋疆场,下可使酒骂座、痛饮拍案。

她上溯数千年的历史,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位知音,这“怎一个愁字了得”啊!于是,一个纤弱女子,只好借用豪放的诗句,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抒发具有须眉般悲壮的爱国情怀。

2.从历史中积累何应对它。

是正视,还是逃避?是勇敢地克服,还是无谓地沉沦?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一个处于社会思想制高点的知识分子,面对国家的半壁江山已失、国君被撵得抱头鼠窜、百姓颠沛流离的情景时,李清照,一个纤弱女子,没有沉沦,没有绝望,她借用豪放的诗句,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抒发具有须眉般悲壮的爱国情怀,成就了她“宋代著名爱国女词人”的美誉。

因此,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

[领悟] 作文片段由人生旅途难免遇到挫折开篇,指出挫折对一个人的影响,进而提到面对挫折应如何面对的重大命题,并巧妙引入李清照面对挫折时“没有沉沦,没有绝望”的课本素材。

在素材运用上作者还是很精明的,毕竟李清照作品中的“忧愁”情绪还是很重的,但作者避重就轻,从她的爱国词的角度巧妙切入,这就使得最后提炼出的中心“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顺理成章了。

[精彩范文]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李清照。

②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

佳作赏析那些已经逝去的历史名人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他们是在时光的淘洗下仍闪亮如宝石的人。

李清照是历史上的一代才女。

作者循着那灵动的词句,推开李清照这扇轻掩的门扉,到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去寻觅那个才情横溢、孤标傲世的女词人。

作者用跨越时空的方式目睹了李清照的美。

她美在那份独有的忧郁,美在那份别样的愁容,美在那份骨子里的坚强,更美在那扣人心弦的绝妙词句。

写作借鉴1.学对比第②段中,将李清照和尽人皆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作比,突出李清照那卓尔不凡的气质与独特的神韵。

2.学引用诗词引入显性情。

文中大量使用了李清照的诗词,这些反映她个人生活及人生际遇、身世感悟的词,突显了她的性情。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表现了李清照对生活的细腻感悟和她那独有的孤独感和悲伤之情。

3.学化用化用歌词添情韵。

歌词同古代的诗词差不多,语言精练,诗意浓厚,化用歌词或名人名言可增添文章的情思和语言的韵味。

如第⑤段对歌词“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的化用既给读者造成⑥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

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舴艋舟也无能为力。

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⑦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

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

你不会孤独。

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

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

张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⑧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使语言含蓄蕴藉,富有诗意美。

4.学想象想象还原真情境。

本文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历史的空间中游走,让李清照又复活在历史的舞台上。

她在舞台上带着那种忧郁采菊,带着那份孤独听雨,带着那份凄苦吃酒。

想象使李清照的生活如电影镜头般一幕幕上演,一幅幅生活的图景还原成一片鲜活的亮丽。

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翻译] 所以,学后才能知道知识的不足,教后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不够深刻。

知道不足了,就能自省;知道自己知识的不深刻,就能不断勉励自己。

[明理知义] 古人论述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勉励人们要博学,即对各类知识深入而广泛地理解和掌握。

知识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知不足更能促进人们对知识的迫切需求。

通过教人之后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会更加激发求知的兴趣;不断汲取知识营养充实自己,更会勉励自己自强不息、奋发上进。

司马迁赞李广《传》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恂恂②如鄙人③,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