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校本教案【篇一:六年级地方校本课程教案】第1课让自己更快乐学习目标:1、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2、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积极情绪,建立“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和“情绪是可以调节的”的信念。
3、树立“帮助他人心里乐”的观念,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活动形式】小品表演、讨论。
【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准备】事先编排小品。
【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事情,有的是让我们感到开心,有的是让我们感到伤心,那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哪些事让你感到开心,哪些事让你感到伤心的。
师:刚才我们大家说了许多开心以及伤心难过的事,伤心难过和开心都是我们的什么?生:都是我们的情绪。
(点评:由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自然地导入主题,并注意到情绪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从而为下面活动作好了铺垫。
)二、小品表演,分组讨论师:对了,都是我们的情绪,那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情绪是怎么产生的?首先请大家观看小品。
(学生分组讨论。
)师(小结):刚才每一组的同学都认真地讨论,并且发言都很好。
小华和小伟由于想法、感受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情绪,也就是说想法产生了情绪。
那么,是先有想法还是先有情绪呢?生:先有想法。
师:对了,是先有想法,想法控制情绪。
师:有时我们遇到不开心事,请大家想一想怎样让自己更快乐呢?生:换个想法。
(换个角度想)(点评:使用小品表演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的情绪体验。
通过对小华和小伟对同一事件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原因的探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情绪的产生与个体对事件的不同评价(想法)有关。
)三、尝试助人,改变想法师:当我们不开心时,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那么快乐就自然来。
下面老师要请大家一起来帮助一些不快乐的人,让他们换个想法,也快乐起来。
请同学们先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小组讨论。
)四、探讨方法,学会宣泄师:可能有的同学也许会说,假如我换个角度想,还是不开心,心里特别难受,我应该怎么办呢?大家都知道当自己不快乐时,可以换个角度想,或进行情绪宣泄,让自己更快乐。
第2课让考试更轻松【学习目的】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理论分析】考试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事情,过度紧张是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遇到考试情绪高度紧张,心慌,胸闷,头昏,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有的还伴有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手指震颤,大汗淋漓,头脑轰鸣甚至昏厥等。
对考试漠不关心,抱“无所谓”的态度,也是目前某些小学生对待考试的不正常心理,同样应帮助他们认识其危害性,引起足够重视。
【教学过程】1、做游戏,初步体验⑴师述: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学生过独木桥)⑵述:让独木桥升高些。
我们再过一次桥。
(学生过升高的独木桥)⑶让同学们谈体会,述:第一次过独木桥和第二次过桥心里有什么不同感受?⑷小结第一次过桥,大家很顺利地过了,第二次过桥,独木桥升高了,有的同学紧张得心乱跳,还有的同学的脚也在发抖,因为大家都害怕掉进河里,越紧张,越容易掉进河里。
由于大家过度紧张,因此影响了大家正常水平的发挥。
2、引导学生:⑴问:同学们,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出示:考试。
⑵问:你们在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⑶让同学们讨论:(4人一组)⑷交流,你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自由谈)同学们说:a、考试前,睡不好觉,整天担心b、考试前就想去小便c、考试前拿到考卷心里怦怦乱跳d、答卷时有时看错题e、有时漏做题,心里烦恼极了。
⑸出示图片⑹过渡:对,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由于过度的紧张影响了你们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了同学们的成绩,甚至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3、我们怎样克服这些过度紧张的情绪呢?两种途径:一是自我调节二是什么?⑴听故事,明理a、放录音,听故事(故事内容略)b、讨论:演说家采取什么方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c、小结,过渡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们演讲,被别人赶了下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同学们,你们看,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多么重要⑵那么,我们怎样在考试期间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呢?a、注意学习生活节奏。
b、学会自我调节。
c、考试增加自信心。
⑶正确指导出示:a、复习时的重点:已经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及时补习生疏的地方。
b、看看自己整理的图表,笔记,考卷等。
c、检查考试必备的学习用品,保证充足睡眠。
d、比平时提前半小时起床,吃好早饭,检查所带学习用品,信心百倍走向考场。
e、保持心情轻松,相信自己能考得很好。
f、预备铃响后,休息一会,或闭目养神保证头脑清醒。
4、小结: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做到自我调节考前做好准备,考试时相信自己【篇二:六年级校本教案】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从小要热爱劳动。
2、懂得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幸福生活不会从天而降,必须通过辛勤的劳动去创造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每天回家帮父母做一到两件力所能及的事。
2、并且把你劳动后的感受和心情写下来。
三、教学过程a、导入1、名言爱迪生说过: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2、理解劳动的意义(教师解读“让我告诉你”)b、讲名人故事1、指名读“朱德的扁担”一文。
2、听了故事以后分组讨论,听了故事后的感受?你懂得了什么道理?3、分组代表,全班讨论交流。
c、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劳动的意义。
1、交流自己劳动的过程和感受,让每位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
2、通过亲身劳动让学生写下来感受,并准备举行“劳动最有滋味”的征文演讲比赛。
四、作业:举行一次劳动,完成《今日我当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从小要热爱劳动。
2、懂得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幸福生活不会从天而降,必须通过辛勤的劳动去创造的道理。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每天回家帮父母做一到两件力所能及的事。
2、并且把你劳动后的感受和心情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家校互动1、课前布置了让学生回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写下的感受和心情先在组里讨论,再在班交流。
3、家长对这件事的评语边交流一下。
二、学习“中华经典”和“课文链接”1、读名言警句,说说其中深刻的道理。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朱柏庐《治家格言》(2)克勤克俭,无殆无荒——《乐府诗集撤豆》自由读句子并开展讨论,理解内涵。
同时,要对照今天的生活劳动情况,进行解析。
2、在老师的指导下解读课文链接内容。
要在教学中适当联系班级卫生工作和集体荣誉的联系让学生谈谈感想。
三、老师小结:懂得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幸福生活不会从天而降,必须通过辛勤的劳动去创造的道理。
勤俭节约是美德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勤劳节俭的原因。
3、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1、搜集我们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出本课的话题:勤劳节俭同学们,现在家庭生活都比较富裕,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这时我们还需要不需要劳动和节俭?引出《粒粒皆辛苦》。
二、结合事例,使学生懂得,勤劳节俭的意义。
1、请同学们看一张照片《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提问:在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为什么要搞大生产运动?(通过背景资料的展示,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没有战士们的劳动开展大生产运动,我们革命就度不过难关,很难取得胜利。
)2、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劳动的事迹。
3、什么是节俭?如今物质条件很好,还有必要节俭吗?4、谁能说说什么是勤劳节俭。
小结:对,勤劳就是努力劳动,不怕辛苦。
节俭就是爱惜劳动成果,不挥霍浪费。
三、名人故事屋1、学习《自奉必须俭约》。
2、讨论交流学生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3、小小讨论:(学生表演:一家人外出在商场购物,孩子要提问:改革开放了,一家人生活比较富裕,孩子应当见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吗?家长为什么没有给孩子买,他们是怎么想的?学生各自讲讲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来。
师小结: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于国于民于己于子孙后代都是有利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并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教学准备:1、搜集一些勤劳节俭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学习书上的中华经典: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自奉必须节俭,宴客切勿留连。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北宋司马光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
——《韩非子》小结:同学们,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一生的瑰宝,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把它抛弃。
板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联系实际1、让我说说。
将课后搜集到的中外有关勤俭节约的事例,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
2、家校互动在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节约?和爸爸妈妈一起为家庭开支算一算帐,制定家庭节约方案。
求家长买一些东西。
3、试一试,我能行问卷调查:请你填一填。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一个人不能挥霍浪费,而应该要勤俭节约。
)小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节约一粒米、一度电、一滴水,似乎算不了什么。
但如果全国十三亿的人都行动起来,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那将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硬笔校本课程1、准备课教学目标通过准备课使学生初步知道上写字课能学到有关写字方面的知识及写好的方法;利用讲解法使学生认识写字工具,知道如何保管,认识田字格等等;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得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田字格,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
教学难点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一)概讲:使学生初步了解写字课。
认识书写工具和田字格三、新授(一)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
1、概讲,是明确能否写好字与写字的姿势及执笔姿势有直接的关系。
2、引导学生看挂图看照片。
坐姿执笔姿势3、指导学生仿照图片体会动作。
(二)练习1、学生练习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达到掌握运笔、运动腕力的作用。
2、纠正不正确的坐姿及执笔姿势。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大家在做一遍看看。
【篇三:六年级校本教案】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共同开发、实施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学。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