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第五册综合检测题(五、六单元)(附答案)

高中语文第五册综合检测题(五、六单元)(附答案)

高中语文第五册综合检测题(五、六单元)第I卷(共42分)一、(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干.霄(gan) 荆杞.(ji) 啾.啾(qiu) 褊.小(pian)B、危樯.(qiang) 盘飧.(chan) 衅.钟(xin) 蹙.頞(cu)C、旧醅.(pei) 朔.漠(shu) 雪霁.(ji) 羽旄.(mao)D、忖.度(cun) 商贾.(gu) 讥讪.(shan) 干坼.(che)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脉膊凋敝坐收鱼利寥若晨星B、演绎班驳黯然消魂叠床架屋C、震撼录像欢渡良宵兵慌马乱D、炫耀幅员金榜题名虚与委蛇3、选出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开发区的白主任,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新港的协议。

B、他先是反复思考,认真研究材料,然后执笔成文,又不厌其详....地推敲修改。

C、你跟张大爷家多少年的邻居了?“兔子不吃窝边草.......”,你怎么就下得了手偷人家张大爷呢?D、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联谊会。

4、选出下列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然则一羽之不举A、惟弈秋之为听B、百姓之不见保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5、下列加点的字用法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无恒产而有恒心..焉..者 B、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C、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D、为长者折枝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宋庆龄同志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兴亡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一生,尤其是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为社会主义造就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B、因为确保春运旅客顺利乘车,各车场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增加出车率。

C、我们生产的直流镝灯与国外的炭精灯相比,耗电量只有炭精灯的四分之一,而有效的照明度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它的重量只有炭精灯的五分之一。

D、伊拉克(临时政府)外交部长霍希亚尔•兹巴里周日在科威特说,在今年6月30日伊拉克人接管权力时,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将要求美国移交萨达姆,并取消其战俘身份。

二、文段阅读(共12分,每小题3分)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音乐)B、直.好世俗之乐耳(同“只”,仅仅)C、盖.亦反其本矣 (同“盍”,何不)D、则齐国其庶几..乎(差不多)8、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的一句是A、今王鼓乐于此B、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D、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其.孰能讥之乎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皆以.美于徐公C、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与.赢不助五国也10、孟子规劝齐王“与民同乐”很有说服力,其原因是什么?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孟子在论证中,善于用对比,把百姓对国君取乐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增强了说服力。

B、孟子是有影响、有地位的人,齐王很敬仰他。

C、孟子在论证中善用比喻,以欣赏音乐和打猎为喻,形象生动,易于接受。

D、孟子抓住齐王的心理,顺水推舟,步步深入,因此能够为齐王接受。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一l4题。

(12分,每小题3分)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乃之荆州依刘表。

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

太祖辟为丞相椽,赐爵关内侯。

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

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

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

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

”后迁军谋祭酒。

魏国既建,拜侍中。

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

”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

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

用相比较,不误一道。

其强记默识如此。

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

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三国志·王粲传》)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

除,任命。

B.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

规,规劝。

C.下车即缮.其甲卒缮:整治。

D.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典,掌管。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时邕才学显著,贵重..荆楚,坐观时变..朝廷B.刘表雍容C.以西京扰乱....,皆不就D.博物多识,问无不对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王粲“有异才”的一项是:①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②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③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④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

⑤用相比较,不误一道。

其强记默识如此。

⑥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

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王粲才华出众,但他幼小的时候,身体羸弱,貌不惊人,因而当初没有得到刘表及其宾客的重视。

B.王粲认为袁绍刘表二人并非没有大志,但都不善于用人,不能使天下英雄豪杰诚心归附,所以难成大事。

C.王粲曾在后汉、刘蜀、曹魏三处任官就职,精于吏治,明了天下时事,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D.王粲博闻强识,文才出众,即使所写急就之章,别人也认为如宿儒所作,他的作品传世的至少有六十篇。

第II卷(共105分)三、(共6分)15、将下列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3)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1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誰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这首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5分)17、默写(十题任选八题,每空1分,共8分)(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 ,哭声直上干云霄。

(3)花径不曾缘客扫,。

(4)五更鼓角声悲壮,。

(5)谨庠序之教,,。

(6)吴楚东南坼,。

(7),但愿长醉不复醒。

(8)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9),千金散尽还复来。

(10)长风破浪会有时,。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8—21题(18分)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

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

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

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

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

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

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

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有一少数民族的神话。

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

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

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

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皱折,皱折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

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

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

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

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