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泥鳅养殖技术教程》PPT课件

《泥鳅养殖技术教程》PPT课件


防鱼病的药物。
4)防害防逃:要经常检查进排水口和池埂,
防止敌害入侵和泥鳅逃跑。
精选ppt
11
❖ 五、泥鳅的苗种选择技术
1)泥鳅苗的规格要整齐,大小基本一致。
2)最好体长为3-5厘米,同一批孵化的苗种。
3)要无病无伤
4)要体表光滑、黏液丰富无脱落
5)活动力要强 六、鳅种放养的注意事项
1)下塘时间要适当,一般在5月份,晴天中午;
2)温差不能过大,3℃以内;
3)要分散放养鳅种,多点投放,以防鳅种汇聚 在很小的水域,对生长不利;
4)要肥水下塘,培育天然饵料;
精选ppt
12
5)鳅种入池前要消毒,一般用3%~5%食盐 水浸浴10~15分钟;用食盐水消毒时,由于 食盐溶液对泥鳅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泥鳅分 泌大量黏液,不利于泥鳅成活,故建议用高锰 酸钾溶液消毒, 用量为10 ~ 20mg/ L ,浸浴 5~10 min 。
精选ppt
2
❖ 二、生活习性
❖ 泥鳅是温水性底层鱼类,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0~
30℃,最适宜的温度是22~28℃ 。当水温在 10℃以下或30℃以上时,泥鳅就会钻到泥里去进行 冬眠和夏眠,停止活动。
❖ 泥鳅可用腮、肠、皮肤呼吸,所以可高密度养 殖和长途运输。
三、泥鳅的食性
❖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主要饵料有陆生蚯蚓、蚕蛹、 螺蚌肉、畜禽下脚料、面包虫、蝇蛆、鱼粉、豆 饼、麸皮、米糠、花生饼和酒糟等,也可投喂配 合饲料。泥鳅昼伏夜出,白天也吃食,一般上午 7-10时和下午16-18时吃食较多。
入氮肥7克、磷肥1克。以达到苗种放养后能
有充足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生存环境,减少苗
种刚下塘时产生的各种应激反应,以提高苗种
的存活率,从而使广大养殖户达到最高的经济 效益。(基肥一定要发酵)
精选ppt
9
❖ 三、苗种投放
泥鳅苗下塘时间一般为每年5月,当泥鳅养至 体长1-2厘米时投苗密度为300-500尾/平方米。 当苗种达到3-5厘米,要进行筛选分塘,泥鳅苗 种放养密度为200-300尾/平方米。在苗种放养 前要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放苗 时盛苗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水温差距不能超过2 ℃。如泥鳅苗种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则应在放苗 下塘前作“缓苗”处理,将充氧尼龙袋置于池内 20分钟,使充氧尼龙袋内外水温一致时,再把 苗种缓缓放出。
精选ppt
6
表:雌鳅怀卵量与体长的关系
体长
(厘米)
8
10
12
15
20
怀卵 量 (粒)
200 0
7000
1300 0
1500 0
2400 0
精选ppt
7
三、成鳅的养殖
❖ 一、建造成鳅池
靠近水源,地形有起伏的地方最好。面积 300~1000平方米,长方形,东西走向,池深 90~100厘米,水深50~100厘米,池壁高出水 面20~30厘米,溢水口与正常水位相平,排 水口与池塘底泥面相平,有土养殖则需放20 厘米的泥层。
6)放养密度要合适,3厘米长的鳅种100~ 150尾/平方米,放养5~6厘米的鳅种 50~100尾/平方米,有微流水的可以多放, 若采用无土养殖则放养密度可加大到1倍。
7)并放如水葫芦、水花生等遮阴植物,并设
置饵料框3~5个。
精选ppt
13
❖ 七、投饵
❖ 野生鳅种饲养要进行人工驯化。
❖ 方法:泥鳅下塘3天后开始对它驯食,先在晚上8 点喂,每个池子分10~15个饵料框投喂,以后每 天推迟2个小时投喂,并同时减少饵料框个数,经 过10天左右的驯化,逐步改为每日上午9~10点吃 食,并且能集中在池中的3~4个饵料框上吃食。
❖ 饵料投在固定的食场上。要注意不同生长阶段和 不同水温时泥鳅对饵料的不同要求,以调整饵料 的种类及投喂量。水温在20℃以下时,植物性饵 料约占60%—70%,20℃以上时,逐渐调整为以 动物性饵料为主,投饵量也要随着水温的变化进 行调整,
精选ppt
5
二、泥鳅的繁殖
❖ 繁殖时间每年4~9月,其中6~7月最旺盛, 产卵时要求水温18~28℃,以25℃最好; 20℃以下一般在晴天的清晨或上午10点前 产卵,20~28℃时多在雨后或半夜产卵; 受过精的卵有一定粘性,但不强易脱落。
❖ 泥鳅卵为圆形、米黄色、半透明,卵径为 0.8~1毫米。水温在25℃时11个小时就可 出苗。
精选ppt
8
❖ 二、放苗前准备 1)池塘清整:泥鳅放养前10天,清整池塘, 察洞堵漏,疏通进、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 放水深至10厘米后,每亩用100公斤生石灰 或15公斤漂白粉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2)蓄 水施肥:清塘3天后,加水至30厘米深,施
基肥,每10立方米水体施入发酵鸡粪3公斤
或猪、牛、人粪5公斤,也可每立方米水体施

精选ppt
10
❖ 四、幼苗管理
1)调节水质:经常加注新水,每周换水1
-2次,每次换水占全池的1/3——1/4,勤
施肥,保持池塘水色“肥、活、嫩、爽”,
水色以黄绿色为佳。
2)巡塘: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观
察泥鳅活动和水色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
3)预防病害:勤打扫、清洗饵料台,做好
饲料台、工具等的消毒工作,定期投喂预
泥鳅的人工养殖技术
---- 梁玉清
精选ppt
1
生物学特性
❖ 一、分类地位及分部
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泥鳅广泛分布 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 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 塘、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尤其在长 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极广,群体数量大,是一种小 型淡水经济鱼类。
精选ppt
4
❖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利用施肥培养 生物饵料来喂养幼鳅;
❖ 培育成鳅可投喂螺蛳、蚯蚓、蚕蛹粉、 河蚌肉及禽畜内脏等肉食类饲料,并搭配 一定比例价格较低廉的植物饲料,如米糠、 麸皮、豆渣、三等面粉及老菜叶、弃置的 瓜果类等。
❖ 泥鳅与其他鱼类混养,则可以食鱼类的 粪便、残渣剩饵,所以泥鳅被称做池塘中 的清洁工。
精选ppt
3
❖ 泥鳅在不同水体的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 其食物各有一些差异,但可以认定其是偏 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食昆虫幼虫、 小型甲壳动物、藻类及高等植物。环境中 食物的易得性及喜好性是影响泥鳅食物组 成的重要原因。自然界中泥鳅喜食动物型 活饵料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活饵料易感 知;二是适口性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