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指引
一、目的
1.促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2.建立正常的排便模式。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1.排便情况(大便几天解一次,虽然我们不要求一天解一次,但不要超过3天)
2.饭食情况。

(饮食结构是否合式,营养能否满足,每天的饮水量加输液量能否达到2000ml)3.排便习惯。

(一般早餐后最好原因是胃—结肠放射在早餐后最强,如因日常生活关系亦可安排在中餐晚餐后。

但必须固定。

选择、安排、固定一个30min的棑便时间段。

)
(二)用物准备
检查手套两双、石蜡油一小瓶。

(三)操作要点
1腹式呼吸20次。

2腹部顺时针按摩10-15次。

3直腿抬高10-15次
4桥式运动10-15次。

5脊柱提捏2次,骶尾部按摩。

6牵拉肛门括约肌10-15次。

7盆底肌力训练10-20次。

8模拟排便。

(四)指导要点
1.进食高纤维、高容积、高营养的食物。

2.定时排便训练(最好是早餐后)。

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并坚持功能训练。

三、注意事项
1.手法到位,动作规,力度适中。

2.关爱患者,注意隐私保护。

直肠功能熟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服务规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
2.避免便秘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二、工程规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包括有无肛门直肠手术、肛裂、插管、溃疡、感染、下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等。

3.指导患者正确的深呼吸和盆底肌训练。

4.脊柱、尾骶部、肛周皮肤不完整者勿进行操作,脊柱固定患者相应区域的操作要轻柔。

5.操作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力度,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

6.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7.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及排便习惯。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主动配合,对服务满意。

2.患者建立的排便习。

3.便秘改善。

膀胱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膀胱功能训练操作指引
一、目的
1、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2、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1、患者的膀胱功能情况。

2、患者的排尿方式。

3、患者的饮水情况
4、患者脊柱、骶尾部、肛周皮肤情况。

(二)用物准备:
检查手套一双。

(三)操作要点:
1、有尿意嘱患者屏气用力排尿5—10次,无尿意者耻骨上膀胱区轻叩15—30次。

2、指导收缩、放松会阴部股肉10—20次。

3、盆底股训练10—20次
4、桥式运动10-20次。

5、对患者的排尿扳机点进行不同方法的刺激。

6、模拟排便。

7、观察尿液的性质,测量残余尿量并记录。

(四)指导要点:
1、按计划饮水。

2.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并坚持训练。

三、注意事项:
1.手法到位,动作规,力底适中。

膀胱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服务规
一、工作目标
1、维持正常的肾脏功能。

2、预防泌尿系感染。

3、避免尿失禁和尿潴留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二、工作规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患者及环境准备。

3、评估患者病情及皮肤
4、指导患者正确深呼吸及盆底肌训练。

5、协助患者舒适体位,注意保护隐私。

6、协助患者寻找排尿扳机点,进排尿功能恢复。

7、脊柱、尾骶部、肛周按摩时,局部皮肤不完整者勿进行此项操作,脊柱固定患者相应区域的操作宜轻柔,膀胱过度充盈时亦不能进行操作,需先排空膀胱。

8、操作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不同力度,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主动配合,对服务满意。

2、患者能严格执行饮水计划。

3、无泌尿系统感染和皮肤完整性受损情况发生。

膀胱功能训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