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PPT
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他在一座新坟前跪伏着, 哭拜着——这次,他面对的是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 忘不了啊,幼儿时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贪婪地吮吸 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时玩乐得忘了回家,母亲在 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闯 荡时,母亲那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 可,母亲!您怎么就走了呢?这仁爱厚慈的土层,竟 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1.诗人把乡愁分成了几个阶段来写?它们是 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种顺序的标志性 词语。
2.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什么?每一种对 象分别表现诗人对谁怎样的思念?
3. 诗中哪些语句让你感触最深?请找 出来,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4.请参照课后练习三,用“∕”给诗文 的其余三节划分停顿标识。
思考:
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 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 乡愁形象化的?
3、诗中用了几个比喻? 4、诗中分别表现了作者的哪
几种感情?
“船
“邮票”
票”
思念祖国
母子死别
“海峡” 夫妻别离
“ 坟 墓 ”
母子分离
在四个人生阶段,作者又因什么而愁?
少年情愁 小时侯 —— 求学在外思念母亲 家 愁 后来 丧母哀愁 死别之愁 ——-生死隔绝哀思难抑 思归浓愁 国现在 愁——-国土分裂忧思绵绵 夫妻离愁 长大后——-新婚离别思念娇妻
少年的嘴角长出了短黑的胡须。此时,他正背手 伫立在船舷边,遥看着远方。手心里,握着那张窄小 的船票。 他在遥望着什么呢?是回忆起大红灯笼中迎娶新娘 的喜庆,还是想起离家奔波外出谋生的辛酸?是回忆起 夫妻聚首恩爱团圆的甜蜜,还是想到一次次独自登船 时,妻子朝雾中的挥手别离?…… 故乡渐渐地近了,近了。可,一想到短暂的聚首 后,仍是长久的分离……他不由得又握紧了手心中那 张窄窄的船票。
他站在高山向大陆眺望,耳边仿佛传来 了亲人的呼唤。想渡,却被那浅浅的海峡所 阻隔,它阻断了多少亲人团聚的梦想,它又 使多少人骨肉分离,天人相隔。这浩荡的海 峡之水,怎么能比得上思乡的泪水之多,这 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旷古忧愁的思乡之泪。
回顾前面的问题:
1.诗人把乡愁分成了几个阶段来写?它们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种顺序的标志 性词语。
生离之愁
个人思乡之情
小时候—邮票 —母子分别 —对母亲的思念 长大后—船票 —夫妻分离 —对妻子的依恋 后来—坟墓 — 母子诀别 —对母亲的怀念 现在-海峡 -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对故土的眷恋 期盼祖国统一
普遍的家国之情
结构:
童年时母子分别
<1> 思 亲
思乡
青年时夫妻分别 中年时母子死别
“乡愁”
● ● ● ● ● ● ● ● ● ●
zhè 代词,指较近的时间、地方、事物。
这
zhè i 是“这(zhè )一”的合音,但 数 量时不限于一,如,这个,这些。 nà 代词,指较远的时间、 地方、事 物。
那
nè i 是“那(nà )一”的合音,但指数
量时不限于一。如:那个、那些。
nā 姓
思考探究:
<2>思念祖国:深化主题
“国愁”
盼望祖国能早日统一
乡
时 间
第一节 小时候 第二节 长大后 第三节 后 来 第四节 现 在
愁
乡愁
邮 票 船 票 坟 墓 海 峡
空 间
母子异地 夫妻分离 坟墓内外 海峡两岸
期思 盼念 祖故 国土 的和 统亲 一人
揭示主旨的诗句: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抒情诗与意象 抒情诗是诗歌的一种。通过直接抒发 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没有完 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抒情诗有意 象,是作者的情意和客观的物象相感应而 以文字描绘出来的图景。在意象的撷取和 提炼上,余光中的《乡愁》具有单纯而丰 富的美,它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 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 象正好成为各个不同时期同一感情的象征 物。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以上两首作品都把它转化成了具 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 )、( )等物象上, 乙曲则寄托在( )、( )等物象上。 2、甲、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感情上有何异同? 同:甲、乙都抒发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异:甲诗将个人的思乡之情上升到了家国之情。
展开想象的
翅膀飞翔吧!
下面是 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根据分析现代诗的方法, 学习这首诗 ,并说说 两者之间的 同异。 故乡的 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示范: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 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 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1)从整体结构上,美在整齐划 一的结构上。 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 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上,美在从小 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美在身处各地 的空间变化上。 美在托物寄情的比 喻形象上。
诗人把乡愁投射于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 体可感的对象上。
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托物寄情
1、本诗共四节,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用了哪 几个表示推进的词语?
全诗以时间的 变化组诗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四个人生阶段)
思考:
2、诗中用了几种意象来表现乡愁?
邮票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 乡愁是别离时妈妈不断的挥手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童话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
品味意境
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诗 中情景交融的画面。
在一个凄冷的冬夜里,寒风无情的撞击着 窗棂,肆虐地闯进我的房间。手里紧攥着那张 回程的船票,盼望着归期的到来。远方家乡的 美丽新娘,你睡了吗?梦中有我的身影吗?此 时脑中想起你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 临行前,你为我整理行装,把我的每件衣服都 看了又看,生怕扣子掉了,开线了,没人为我 打理,你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我的眼中浮 现。就让我把对你的思念存留在这一张张船票 上吧!
四个阶段; 时间的先后顺序;
标志性词语是:“小时侯”、“长 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2.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什么?每一种对象分
别表现诗人对谁怎样的思念?
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邮票”、“船票”、“坟 墓”和“海峡”; 一节中的“邮票”表现的是:小时侯,母子分离,自己 对母亲的思念;
二节中的“船票”表现的是:长大后,夫妻分离,增添 了自己与妻子分离的相思;
课文朗读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歌曲欣赏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意: ①读出节奏; ②读出重音; ③读出感情。
乡 愁
● ● ● ● ● ●
三节中的“坟墓”表现的是:后来,母亲去世,自己对 母亲的怀念; 四节中的“海峡”表现的是:现在,自己把对亲人、对 家乡的思念升华为对祖国大陆的无限眷恋。
[ 甲]
乡愁(节选)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马致远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乙] 天净沙.秋思
当 我 死 时
余 光 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 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 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 可感 的 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 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 一,结束分离之苦的 强烈愿望。
余光中的《乡愁》前三节以大陆生 活经历为内容,写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家别 离愁:少时出门求学恋母,成年后谋生在 外念妻,后来阴阳两隔哭娘,写尽生离死 别之愁。最后一节扩大了乡愁的表现范围, 羁旅孤岛,游子望归,这就代表了渴望海 峡两岸统一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感情和愿望。 时间的发展就是线索,它贯串全诗,概括 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 念。
感情物化 乡愁本来是人们所普遍体验过却难 以捕捉的情绪,作者找到了与之相对应 的独特的美的意象,将感情物化,通过
具体的象征性的形象,倾注自己对祖国
的河山与民族历史的思念。
赏 读
我们就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 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 美在 ,例如 。提示:(可从整体结构、 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余光中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诗歌中所选取的意象之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 请简要说明。
这些意象是按照诗人的人生经历的先 后顺序进行排列的,并且从感情的抒发来 看,是层层推进的关系,邮票、船票、坟 墓等三个意象,不过是铺垫而已。末节的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所抒发的 爱国主义深情,比起前面三节的乡关之思、 亲情之情,具有一种崇高美,更能打动读 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