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高等无机化学-课件
均裂
2LBH3
(较小的 lewis 碱)
B2H6 + 2NaH = 2NaBH4 ; B2H6 + 2(C2H5)2S = 2(C2H5)SBH3
B2H6+3NH3
(较小) -173 K 异裂
[L2BH2]+ + [BH4]-
加热 环化
HB HB HB
BH BH BH
第二节 硼烷及杂硼烷化合物
2.3 硼烷的反应 (2)加成 并非所有Leiws都使硼烷裂解,有时会发生加成
H+ RH H2O2 CO ROH R3C-OH
[(R3C)BO]x H2O2
CO RCH2BO H2O2 R3-C-OH (醛) CO R2CHBO H2O2 R2-C=O (酮) 3H2O 3R-H + B(OH)3 (烃) 3H2O2 R-OH + B(OH)3 (醇) CO [R3-CBO]x H2O2 R3-C-OH (增长碳链) + RC≡CR 加成 → HAc酸解 RCH=CHR(顺式烯烃)
2.3 硼烷的反应
2.4 硼烷的衍生物
第二节 硼烷及杂硼烷化合物
2.1 硼烷的合成和命名 1、合成 B2H6 (1)乙硼烷: NaH + B(OCH3)3 250℃ NaBH4 +3NaOCH3 A 3NaBH4 + 4BF3 二甘露醇二甲醚 2B2H6 +3NaBF4 B 3LiAlH4 + BF3 乙醚 2B2H6+3LiF+3AlF3 C 3NaBH4 + 2H2SO4(浓)------- B2H6+2NaHSO4 + 2H2 D B2O3+2Al+3H2 三氯化铝,175℃,750atm B2H6+Al2O3 (2)高级硼烷:大多数是由乙硼烷热解制备 2B2H6 100℃ B4H10 + H2 ; 5B2H6 120℃ 4B5H11 + 3H2 2B2H6 180℃ 2B5H9 + 6H2 ; 5B2H6 150℃ B10H14 + 8H2 也可用其它方法制备,如用硼烷阴离子的盐类低温酸化。 K[B5H12] + HCl -100℃ B5H11 + H2 + KCl K[B6H11] + HCl -110℃ B6H12 + KCl
四、富勒烯及相关结构化合物
第一节 原子簇化合物的发展及定义
1.1 原子簇化合物的发展历史
1.2 原子簇化合物的定义
1.3 原子簇化合物类型
第一节 原子簇化合物的发展及定义
1.1 原子簇化合物的发展历史 12世纪古印度人开始使用Hg2Cl2 1907年美国人合成了Ta6Cl14· 7H2O金属卤素簇合物,1913年确
第二节 硼烷及杂硼烷化合物
2.4 硼烷的衍生物 1、硼烷阴离子
(1)BH4-
是最简单的硼烷阴离子,为Td群,制备方法有多种
2LiBH4 THF NaBH4 + 3NaOCH3
2LiH + B2H6 乙醚 4NaH + B(OCH3)3
(2)BnHn2- 是另一类重要的硼烷阴离子,(n=6~12),典型的有 B10H102-、B12H122-、B7H72- 、B8H82- 、B9H92B10H14 + 3R3N 5B2H6 + 2NaBH4 二甲苯煮沸 2R3NH+ + B10H1022Na+ + B12H122- + 13H2 二甘醇二甲醚
第二节 硼烷及杂硼烷化合物
2.4 硼烷的衍生物
第二节 硼烷及杂硼烷化合物
2.3 硼烷的反应 2、亲电取代反应 硼烷的端H负电荷较多,易被亲电试剂进攻
B5H9 + R-X
B5H9 + X2
三氯化铝 1-R-B5H8 + HX
三氯化铝 1-X-B5H8 + HX 2-CH3-B10H13 + HBr 三氯化铝
B10H14 + CH3-Br
3、硼氢化反应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2c-2e键 3c-2e键(开式) 3c-2e键(闭式) 5c-6e键(闭式).
第二节 硼烷及杂硼烷化合物
2.2 硼烷的结构和化学键
H H
H
B3H9
H
H H
B H
H
H B
H H
B
B4H10
H
HH HΒιβλιοθήκη HH B HB B
H
H H B H H
H
H B B H B H B B
定其准确组成,1950~60年确定其结构
1920年德国人Linduer合成了[Mo6Cl8]Cl4 1935年瑞典人C.Brosset报道了K3W2Cl9的结构 1963年Cotton测定Cs3(Re3Cl12)结构,指出[Re2Cl8]2-中有M-M键 1980年代进行金属簇合物催化剂的实际应用
第 章 原子簇化学
5
目标&要求
掌握原子簇化合物的定义及结构特点
掌握硼烷结构的多面体骨架电子对理论 掌握金属-金属键的类型及特点
掌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有效原子序数(18电子数)规则 多面体骨架电子对理论、等瓣相似原理
了解各类原子簇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一、原子簇化合物的发展及定义 二、硼烷及杂硼烷化合物 三、金属原子簇化合物
C
第二节 硼烷及杂硼烷化合物
2.3 硼烷的反应 1、与Lewis碱的反应 (1)裂解 可分为异裂和均裂两种方式
H H B H H B H H + :L
异裂
(较大的lewis碱)
[L2BH2]+[BH4]-
B4H10 + 4OH- = 2[BH2(OH)2]- + 2[B3H8]H H B H H B H H + :L
B12H122- 是研究得最多的硼烷阴离子,也是最稳定的硼烷阴离 子,它由20个三角形构成规则的二十面体,有极高对称性。
第二节 硼烷及杂硼烷化合物
2.4 硼烷的衍生物 2、碳硼烷 分类 硼烷骨架中的硼原子被其它非金属取代后得杂硼烷,其 中最重要的一类杂硼烷是碳硼烷。碳硼烷主要有以下三类 (1)闭式二碳代碳硼烷。(闭式-BnC2Hn+2 ,n=3-10) (2)巢式二碳代碳硼烷阴离子。(巢式-BnC2Hn+3- ,n=3-10) (3)闭式一碳代碳硼烷阴离子。(闭式-BnCHn+1- ,n=4-11) 制备 可用硼烷或硼烷的加合物与乙炔作用制备碳硼烷。如: 巢式-B5H9 + C2H2 = 巢式-4,5-B4C2H8 +1/2 B2H6 性质 碳硼烷比硼烷稳定得多,存在多种异构体。连接在电正性 C原子上的端H具有明显的酸性,易发生硼烷的所有反应。 结构 存在以BH4四面体骨架为基础的多面体结构。如廿面体
第二节 硼烷及杂硼烷化合物
2.2 硼烷的结构和化学键 1、乙硼烷(B2H6)
杂化
B:1s 2s 2p 4个sp3杂化轨道,成键时用2个 sp3杂化轨道与2个端H结合形成 2个2C-2e键,余下1个sp3杂化 H 轨道与1个桥H结合成3c-2e键.
2
2
1
H B
H B H H
H
2、其它硼烷 除存在上述两键外,还存在其它键型。如
B5H9 + 2P(CH3)3 = B5H9[P(CH)3]2
(3)去桥式质子反应 具有桥式氢的中性硼烷都具有质子酸的性质,可利用Lewis 碱去质子。
如:B10H14 (2个桥H)+NaH → NaB10H13 +H2 → Na2B10H12 + H2
硼烷酸性随骨架体积增大而增强,某些硼烷酸强度顺序为: 巢式:B5H9 < B6H10 < B10H14 < B16H20 < 正-B18H22 网式:B4H10 < B5H11 < B6H12 ; 骨架大小相近时:巢式 < 网式。 如: B5H9 < B5H11
第一节 原子簇化合物的发展及定义
1.2 原子簇化合物的定义
H B
如:B6H10
H B
H B H B H H
H B H H
B H
6个B原子共6×3=18e,与6个端H用去6个,与4个桥H用去4个, 余下18-6-4 = 8e,存在6C-8e键。
原子簇化合物本质特征就是存在离域的多中心键。
第一节 原子簇化合物的发展及定义
1990年合成出C60
1997年发现高碳原子簇-巴基锥和巴基胎
第一节 原子簇化合物的发展及定义
1.2 原子簇化合物的定义 1、Cotton定义(1966)--金属原子簇 含有直接明显键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原子的化合物
第一节 原子簇化合物的发展及定义
1.2 原子簇化合物的定义 2、CA索引定义 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互相键合或大部键合的金属原子化合物 3、徐光宪定义(1982) 原子簇是以若干个(三个以上)直接组合多面体或缺顶 多面体骨架为特征的分子或离子。 这一定义将硼烷及其衍生物也归入到原子簇中。
1.3 原子簇化合物类型
P4、P4O6、P4O10(Td) 无配体原子簇 如Bi95+(三帽三棱柱体)、Pb52-(三角
双锥体)
金属原子簇
硼烷及硼烷阴离子 如B4H10、B12H122-、B11SH12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 硼烷及杂硼烷化合物
2.1 硼烷的合成和命名 2.2 硼烷的结构和化学键
H
B
H
B B B
H
H
H
H
H
H
B5H9
B
H
H
B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