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剪纸的学习,能了解剪纸的特点、表现形式及用途,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并尝试剪纸创作。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课件展示、教师示范,掌握剪纸的制作技法,能够创作一幅剪纸作品,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学会运用各
种装饰纹样,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欣赏和学习,从中体验和品位剪纸创作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剪纸的基本步骤
难点:各种装饰纹样的添加
【教学策略】
1、通过剪纸动画的形式导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剪纸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2、在学习剪纸技法的时候,老实的示范和课堂上的现场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3、在学生展示作品的时候,学生自己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是如何来完成的。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第1课时)
1、播放剪纸动画短片《太阳出来喜洋洋》
2、学生讨论,交流。
二、讲授新课:
(一)了解剪纸
1.问题:什么是剪纸?
请学生回答:
剪纸主要是以纸为材料,经过剪、刻、等方法,塑造出各种镂空图案的艺术形象,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气氛
2、剪纸的表现形式:
窗花、门钱、墙花、灯花。
3、剪纸的流派
北方剪纸:造型简练、粗犷豪放。
南方剪纸:构图繁茂、精巧秀美。
(二)剪纸的基本技法:(合作学习活动一)
1、剪纸的基本技法:阴刻、阳刻、阴阳刻结合
2、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作品,说出他们的基本技法
1、阳刻、
2、阳刻、
3、阴阳刻结合。
师:既然剪纸具有如此大的魅力,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来创作属于我们自己的作品吧!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剪纸的制作方法。
剪纸主要是以阳刻、阴刻以及阴阳刻结合等技法来表现。
请同学们观察两幅图片,
1.阳刻:
以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红线白底
2.阴刻:
以块面为主,把图形的线剪去,线线相断,白线红底。
3.阴阳刻:
阳刻与阴刻的结合,富有变化和层次感。
同学们手中有一些老师的剪纸作品,请你根据作品的特点说出老师是用哪一种技法来完成的?回答正确的同学,作为奖励老师就把这件作品送给他生:。
师: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已经完全了解剪纸的制作技法了,一件剪纸作品既要有好看的外形还要有漂亮的装饰纹样来衬托,现在我们来了解剪纸有哪些装饰性纹样:点纹、水滴纹、月牙纹、锯齿纹、云纹、叶纹。
请同学们观察这一幅图片用到了哪些纹样?
生:。
师:好,那么纹样的剪刻是如何完成的呢?现在看老师示范。
我们做一个小练习,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小的红纸来,进行月牙纹的纹样进行剪刻练习。
师生评价作业练习:(1、你选择的是那一种纹样2、你运用了哪一种技法,剪还是刻?)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剪刻的技法,学会了基本的装饰纹样,那么怎样才能完成一件完整的剪纸作品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剪纸的基本步骤、请看老师示范:。
一、绘形、(画出想要剪刻的图案)二、减形、(减掉图案意外的部分)三、细刻、(剪刻装饰纹样)四、展开(粘贴在纸上或者其他的物品上)
好了,同学们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剪纸的整个制作过程了?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动动手:根据红纸上的图案,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和装饰纹样,两个人一组尝试剪刻一幅剪纸作品,最后粘贴在不同的物品上。
①学生合作探究
②教师示范剪法
③学生尝试
④教师巡回指导
师:看同学们都完成的差不多了,现在小组内评选出一件最棒的作品,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并根据这个评价方式为你们的作品做一个点评。
恩,同学们的剪纸作品都完成的非常棒,请你并根据这个评价方式为你们的作品做一个点评。
作业点评:1、我选则了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2、我运用了哪一种剪刻技法(阴刻、阳刻、阴阳刻结合)
3、我的作品中运用到了那些装饰纹样
师:剪刻纸来自于民间,表现于民间,看来同学们的都采用了和传统不一样的方式来展现,有相框、挂饰还有手提袋等,很好的体现了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时尚的有机结合。
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将剪纸艺术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下去。
借用郭沫若说过的一句话结束这堂课:美在民间永不朽!
【学情分析】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是七年级上册册第5课。
经过将近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美术知识和美术语言有了一定的认识。
对于造型•表现课来说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的,但是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因此,造型表现方面要有一定的方法示范作为引导,方法的选择建立在学生可以接受的层面上,这一环节教师对绘画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非常重要。
依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需要加以提示和引导,应该避免单纯的技法训练,设置适合学生的难度指标,始终围绕体验和感受这一主要目的。
只有注入丰富的情感体验,技能技法的学习才会生动有趣,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效果分析
1、导入部分:
以剪纸动画的形式导入,学生们感到非常新鲜,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技法的部分,教师示范,细致讲解,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剪纸的技巧。
3、展示作业:
先是小组评价,每个小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然后给全班同学展示!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剪纸》【教材反思】:《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属于“造型、表现”和“欣赏、评述”相结合的一课,在七年级上册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我这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准备上这堂课之前,脑子里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营造良好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前上课的时候都是采用图片的形式导入,提问导入等,学生的参与感不够,学习兴趣就不会很大。
但是这次,我采用了剪纸动画的形式导入,动画短片中的一切都是以剪纸的形式来表现的,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
2、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赏析美术作品的时候,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只是负责提示、指引,起到一个辅助作用。
3、重视学生的技法训练。
在月牙纹剪刻这一环节,我和学生们一起动手,和学生比赛,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5、鼓励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本课最后作业展示的时候学生都采用了和传统不一样的表现方式,更好的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
当然在授课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赏析剪纸作品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气氛也比较活跃。
个别学生的观点会比较有新奇的想法,但我比较急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造型与表现是美术课的最重要的表现方式。
在授课中,虽然对于技法问题作了讲解和示范,但还不够。
个别学生短时间内很难理解,掌握。
对于他们应该更加细致的讲解,做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总体来说,这堂课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对于欠缺的地方,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材分析】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帮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及其寓意,尝试学习制作剪纸的基本技法。
唤起孩子们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和热爱,让优秀的民间文化薪火相传。
民间美术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孩子还说接触的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缺少深入的了解和实践学习。
因此通过课程只要学生能够对于剪纸产生兴趣,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尝试做好。
所以教师执教本课的要点就是要学生参与进来,教学内容与进度可以根据学情和条件适当的调整。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评测练习
动动手:根据红纸上的图案,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和装饰纹样,两个人一组尝试剪刻一幅剪纸作品,最后粘贴在不同的物品上。
①学生合作探究
②教师示范剪法
③学生尝试
④教师巡回指导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中【造型·表现】领域7-9年级学段的课标说明: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编写,教学目标是通过剪、或刻等美术技能,运用剪刀、红纸等美术工具,制作一幅剪纸作品。
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民间美术的瑰宝——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