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文学史20年代小说-概说
中国现代文学史20年代小说-概说
《缀网劳蛛》
主人公尚洁原是童 养媳,后与帮助她逃 离婆家的长孙可望结 婚。 小说表现了宗教的慈 爱、博爱与道德、人 性的冲突,表现了顺 其自然,与世无争的 观点。 对人生和命运的隐喻: 人生如网,任其而过, 与世无争,顺应天命。
“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蜘蛛把一切有毒无 毒的昆虫吃入肚里,回头把网组织起来。它第一次 放出游丝,不晓得要被风吹到多远;可是等到粘着 别的东西的时候,它的网便成了。 它不晓得那网什么时候会破,和怎样的破发。 一旦破了,它还暂时安安然然地藏起来;等有机会 再结一个好的。 ...... 人和他的命运,又何尝不是这样?所有的网都 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听任自然罢了”。
艺术特点:
提问:与庐隐 小说比较
不事情节铺排,重写人 物的心理活动; 宣扬爱的哲学,以女性 的温婉之心来观照生活; 风格清新、飘逸、感伤; 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 远、含蓄疑练、诗情洋 溢
二、许地山
许地山(1893-1941) 笔名落华生。祖籍广 东,生于台湾,文学 研究会成员。 主要作品: 《命命鸟》、《缀网 劳蛛》、《春桃》等。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
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一、问题小说
周作人:提出一种问 题,借小说来研究它, 求人解决的,是问题 小说
1、时间: 1918—1920 2、代表性作家: 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庐隐 王统照等 3、题材: 家庭伦理、婚姻痛苦、女子地位、儿童问题、 青年问题、国民性改造等
《春桃》
标志着许地山走上了现实 主义的创作路向。 写春桃、李茂、向高之间 的情感纠葛。 春桃尤若一个得道高僧, 超越了凡世的清规戒律。 春桃心中,已无男女,众 生平等,丈夫已非丈夫, 媳妇已非媳妇,一切皆空。 慈爱与宽容,超越世俗的 观念,已经成为了宗教的 “空”的观念。
三、叶绍钧
叶绍钧(1894- 1988)原名圣陶,江 苏苏州人,小说家、教 育家,文学研究会发起 人之一,早期问题小说 家。 主要作品: 《潘先生在难中》、 《倪焕之》等。
小说多以教育界、学 校生活为题材,称为 “教育小说家”。通 过对知识分子弱点的 关注和审视,对教育 界的黑暗内幕,把批 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 的社会。
《潘先生在难中》:
写一个小学校长潘先生唯唯诺诺、庸俗猥琐、 甘心屈辱、苟安侥幸而又表里不如一的奴性 人生,小说指向的是扭曲人性、污染灵魂、 铸造灰色人生的灰色时代。
老程除了种莱,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河 里满河山水,他照例拿着摇网走到河边的一个草墩上— —这墩也就是老程家的洗衣裳的地方,因为太阳射不到 这来,一边一棵树交荫着成一座天然的凉棚。水涨了, 搓衣的石头沉在河底,呈现绿团团的坡,刚刚高过水面 ,老程老像乘着划船一般站在上面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 去;倘若兜着了,那就不移地的转过身倒在挖就了的荡 里,——三姑娘的小小的手掌,这时跟着她的欢跃的叫 声热闹起来,一直等到蹦跳蹦跳好容易给捉住了,才又 坐下草地望着爸爸。
冯沅君(淦女士):
以抒情独白和大胆袒露内心的写法,细微表 现一个青春期女子的爱情生活:
“我很想拉他的手,但是我不敢,我只敢在间 或车上的电灯被震动而失去它的光的时候,因 为我害怕那些搭客的注意。可是我们又自己觉 得很骄傲。我们不客气的以全车中最尊贵的人 自命。”
2、浅草—沉钟
主要成员:陈翔鹤、冯至、林如稷、陈炜谟 等
与冰心并称为“文坛双星”。
庐隐(1899-1934) 原名黄淑仪,黄英, 福建闽侯人,文学研 究会会员,1921年开 始文学创作,曾任北 京女子中学校长。是 五四时期具有代表性 的女作家
课堂延展 福州三才女: 庐隐、冰心、林徽因
庐隐:《海滨故人》
《海滨故人》:写露莎等 主题:人生是什么? 五位青年女性在海滨聚会 情感基调:恨、疑 到遭遇风流云散的过程。 女性意识、现代意识 露莎和她的好友玲玉、莲 裳、云青、宗莹苦苦地对 人生的探索。她们作为五 四走出封建大家庭的新女 性,追求个性解放,但还 缺乏与旧势力抗争的勇气, 真实的反映了五四后女性 冲破家庭走向社会后的新 矛盾和困惑。
提问:与前述乡土小说的区别?
开启了中国田园牧歌乡土小说的先河,影响 30年代京派创作,影响沈从文——汪曾祺
第二节
冰心 叶绍钧 许地山
一、冰心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生于福 建省福州市一个海军 军官家庭。现代小说 家、散文家、诗人、 儿童文学家。
小说创作以问题小 说开始,主要是探究 人生的意义,如 《斯人独憔悴》 《两个家庭》 《秋分秋雨愁煞人》 《去国》等
《超人》中的何彬 后来小说的题材开始 关注广阔的社会生活, “茫茫的大地上,岂 以创作去改良人生, 止人类有母亲?凡一 具有敏锐的社会意识。 切有知有情,无不有 如《超人》、《烦 母亲,有了母亲,世 闷》、《悟》等 。 上便随处种下了爱的 种子”。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 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 —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 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同教书先生(自然不 是我们的先生)用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 前竖着三四根只有抄梢还没有斩去的枝桠吊着 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 么意义。
提问:鲁迅的乡土小说特点?
4、历史评价 为文坛带来清新的泥土气息,突破了五四以 来写知识青年的相对狭小天地,从关心个人 到关注社会和民众,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 题材。艺术上比问题小说更成熟。浪漫抒情文学
文学观念与“为人生”派不同,力求忠于自 己内心的要求,标举对自我情绪与性灵的审 美表现,潇洒叛逆不羁。 (一)创造了独特的文体: 1、自叙传小说 2、情绪小说 3、散文化与诗化 4、浪漫主义的基调加上现代主义的音符
(二)流派
1、创造社 郁达夫:《沉沦》、《迟桂花》 张资平:《冲击期化石》(新文学第一步长 篇小说) 陶晶孙:《木犀》 叶灵凤:《鸠绿媚》
创造社创作特点:
受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强调“本 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艺活动”,同时受到 20年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小说主张再 现作家的生活和内心心境,不强调对外部世 界的描写,侧重作者心灵、心境的大胆敞露, 揭示个人内心隐秘和灵与肉的冲突,尤其是 处在变态社会中人的变态性心理,以此作为 向封建旧道德和礼教宣战。
《竹林的故事》
写河边竹林旁一户人家,父 母和三姑娘以打鱼、种菜过 日子,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后来父亲去世,三姑娘和母 亲仍以卖菜为生。三姑娘内 心纯洁无暇,自然优美,即 使是卖菜的商品交换,也是 一种情感交流,丝毫不沾染 金钱气息。通篇小说充满了 平静如水、恬淡如山的诗意 和牧歌情调。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 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 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 家呼他老程。
作品特点:
1、写缅甸、印度等异 域生活,充满了南国 情趣。 2、作品风格独特,卓 然不群,具有宗教情 怀,在宗教氛围中探 讨女性的命运。 3、情节上多贯穿爱情 主线。 《命命鸟》写一对缅 甸青年加陵和敏明的 殉情自尽的爱情故事: 投湖自尽。“好像新 婚的男女携手入洞房 那般自在”
小说揭露封建婚姻制 度的罪恶,宣扬人生 是苦,涅槃最乐的宗 教精神。
二、乡土小说
鲁迅: “凡在北京用笔写出 他的胸臆……侨寓文 学” 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 将“乡间的死生、泥 土的气息,移在纸上” “隐现着乡愁”
1、时间: 1923年左右
2、代表性作家: 王鲁彦、彭家煌、许杰、许钦文、台静农、 废名、蹇先艾等
3、代表性作品: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展示了奇特的封建陋习,获得了民俗研究价 值 蹇先艾《水葬》 着墨于贵州落后野蛮的习俗
布置作业:
1.阅读郁达夫作品《沉沦》、《迟桂花》 2.比较两部作品
3、冯文炳(废名)——另类乡土小说
原名冯文炳,湖北黄 梅县人。小说集有 《竹林的故事》、 《桃园》、《莫须有 先生传》、《枣》、 《桥》等。
具有反朴归真的人生态 度和肃穆静观的审美态 度,小说具有传统文学 的余韵,有唐人绝句的 诗词意境。 用冲淡、质朴的笔调表 现未被现代社会污染的 宗法制农村世界 创造了田园抒情诗式样 的小说范式
4、问题小说的特征: 时代气息和针对性强;哲理性强;对问题的探索肤 浅,通常“只问病源,不开药方”;社会功利化追 求所导致的观念化和抽象化倾向。 5、代表性作品 鲁迅的《狂人日记》、《药》、《伤逝》,罗家伦 的《是爱情还是苦痛》,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 人》,冰心的《斯人独憔悴》、《最后的安息》, 胡适的《一个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