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地理学讲义

旅游地理学讲义

《旅游地理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本章重点讲述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关于旅游地理学这门学科的基本属性的问题,分别是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

通过讲述,学生对该门课程要有初步认识,尤其对该课程研究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解,为以后有针对性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本章重点是第二节,即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计划用三个课时。

§1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它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1、几个基本的概念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务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扣除的时间是必需的,也是极具弹性的。

重点是要理解三个问题:休闲与工作的关系、关于闲暇与休闲的增长和休闲的障碍。

游憩(Recreation):关键在于这种活动是否达到游憩的目的。

旅游(Tourism):关于旅游与游憩的关系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旅游地理学:各国学者出发点不一样,其看法也不一样。

本书对旅游地理学的理解:从旅游的本质属性出发探讨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

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K.G.麦克默里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被认为是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第一篇论文。

早在1935年﹐英国地理学家R.M.布朗就倡议地理学家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旅游业上。

他和S.B.詹姆斯﹑A.S.卡尔森等先后论述了局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基础﹑聚落构成的差异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测定了旅游形态及其经济价值﹐并阐述了旅游形态和旅游设施的意义。

40年代E.艾塞林﹑G.F.迪赛对游客客流进行了分析。

50年代联邦德国地理学家H.哈恩从游客的性质﹑逗留时间﹑季节性变化方面划分了德意志联邦旅游地类型。

可是﹐这段时间内绝大多数旅游地理著作主要是描述某些旅游胜地﹐或限于一般论述旅游的经济意义﹐对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极少探讨。

60年代以来﹐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理论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1964年﹐加拿大
地理学家R.I.沃尔夫指出﹕旅游地理学是从经济地理学中分离出来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英国地理学家H.罗宾逊则把旅游地理学当作一门应用地理学。

70年代K.鲁彼特等结合联邦德国实例﹐对旅游市场和旅游区位做了分析研究。

法国在这一时期对地中海沿岸的沼泽﹑沙丘地进行规划建设﹐成功地建成了富有魅力的国际海滨旅游胜地。

同期﹐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和国际地理大会(
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存在不同的见解。

如1965年意大利的N.布鲁诺提出5个方面的研究课题﹕旅游的基本动力﹔旅游的环境和空间﹔旅游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旅游的运行﹔旅游区规划。

罗宾逊在《旅游地理学》中﹐着重阐述了旅游的发展﹐人类需求的演变﹐旅游的动力﹐国际旅游者的流向﹐旅游的计量和范围﹐旅游的组织﹑运输﹑经济﹑社会意义以及旅游规划﹐旅游与环境﹐世界区域旅游的发展等。

苏联 E.A.科特利亚罗夫所着《休憩与旅游地理》(1978)﹐主要阐述游憩地域综合体形成的理论基础﹐游憩地域综合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游憩用地区划和评价﹐游憩地域综合体的布局﹐游憩用地的自然保护和改造。

美国地理学家R.A.布里顿1979年提出了闲暇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闲暇地理学的研究包括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娱乐旅游﹑城市娱乐﹑运动等活动﹐旅游和娱乐只是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

目前﹐旅游地理学研究已从传统的定性描述转入结合数量方法﹑系统工程﹑模型研究﹐参与旅游区(点)布局和开发规划。

研究对象:旅游和娱乐是人们闲暇时间内的旅行游览﹑观赏风物﹑交流文化﹑增长知识﹑锻炼身体﹑度假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考察研究﹑购物留念﹑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非定居性的暂时性移居过程,也是一种以各种不同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社会现象。

一般来说,旅游仅指离家在外逗留至少一夜以上的活动,而娱乐包括离家不超过一昼夜的活动。

构成旅游的有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对象(风景名胜和娱乐活动等)和旅游手段或旅游媒介(旅游宣传﹑组织﹑运输和接待设施)。

§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概括地说,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动规律,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论证,旅游区(点)布局和建设规划,旅游区划和旅游路线设计,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影响等。

中外学者不同看法的对比:
皮尔斯(1989)与郭来喜(1985)
内容上差异:前者主要研究主体,后者主要研究客体
方法上的不同:前者注重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后者主要为定性、经验性研究。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从地理学的观点看,旅游由三个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

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背景:一般要素(国家或地区层次);个别要素(旅游者个体层次)。

2、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动机,决策行为,空间行为。

3、旅游者行为规律的研究意义:旅游要素评价、开发、规划的基础。

4、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趋势外推模型(短期效果较好),结构模型(变量的选择至关重要),仿真模型(前二者的综合,对数据要求高),定性模型(特尔非法)。

5、旅游通道:进入性,各种交通形式的组合。

6、旅游资源评价:妥善解决资源实际价值与地方期望,专家与一般游客认知差异矛盾。

7、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8、旅游环境容量:资源容量、生态容量、心理容量、美学容量等。

9、旅游区划:是各级旅游区都要面对的问题。

10、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经济、环境、社会文化
11、旅游规划。

另有学者认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环境,也即地理环境中与旅游活动有关的部分。

它的研究课题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者)与客体(旅游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

旅游者与旅游环境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决定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旅游地理学比较公认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旅游环境即旅游资源的形成和空间分布;(2)区域旅游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可行性评价和由此而决定的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及规划;(3)旅游者动机、行为与旅游地环境质量的关系及由此而引起的旅游客流规律;(4)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设计的研究;(5)旅游地图;(6)旅游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

§3 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是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由于实用性很强,它从一开始出现就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旅游研究的中坚力量,使地理学这门古老科学又找到了一个新生长点,并在促进旅游业这个全球最大的产业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旅游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与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