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陈家刚2012.12

《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陈家刚2012.12

一、名词概念1旅游地理学P5第2行末2旅游资源P18第5行末3原生性旅游资源P20第11行4萌变性旅游资源P20第18行5地质地貌旅游资源P36倒数第10行6丹霞地貌景观P40第3行7峡谷地貌景观P42倒数第12行8.雅丹地貌景观P44倒数第5行9风蚀城堡(“风城”)P44倒数第2行10.名山P48倒数第13行11五岳P48倒数第7行12.雾凇P64第15行13、蜃景-------P65大3行14、.风景P74倒数第8行15、风景名胜区P75第2行16.自然保护区P76倒数第10行17历史文化名城P85第2行18楼阁P88倒数第5行19榭P89倒数第11行20舫P89倒数第8行21轩P89第13行22.岭南园林P94第11行23.长城P98第8行24景泰蓝P114第7行25.主题公园P118第15行26.旅游流P121第9行27.旅游交通P138第10行28旅游路线145第4行29.旅游点P155第13行30.旅游地P157第14行31.旅游区P160倒数第1行32.旅游区划P163第10行33故宫P18434天坛P18535.颐和园P 18636.八达岭长城P18737承德避暑山庄P19038.孔庙P19539.日月潭P25440.灵渠P29141.嘉峪关P 32942.镜泊湖P353二、填空1、我国4大道教名山是:P 49 景观常识2、我国4大佛教名山是:P 49 景观常识3、长江干流横贯我国11个省级行政区依次是:P 52 地理常识4、黄河干流流经我国9个省区是:P52 地理常识5、长江干流自上游之下游方向依次流经我国哪4座特大城市P52倒数第14行地理常识6、我国古代5大名泉是:P58第8行景观常识7、植物堪称是山水的肌肤、风景的容颜P68第15行景观常识8、古人云:“山之体,石为骨,林为衣,草为毛发”,“山得草木而华”、“得树而妍”。

P68第14行景观常识9、我国被列入世界三大“活化石”的稀有树种是:P71倒数第9行景观常识10、我国的四大国宝动物是P73第13行景观常识11、我国七大古都是:P85第9行景观常识12、我国三大古建筑群是:P87第2行景观常识13、江南三大名楼是P88倒数第2行景观常识14、岭南四大名园是:P94第17行景观常识15、我国四大石窟是:P106倒数第10行景观常识16、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三绝是:P 114倒数第8行景观常识17、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是旅游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P123第14行18、可达性是旅游流实现程度的最终限制性因素。

P124倒数第15行19、旅游流产生的基本动力是:P121第12行20、旅游者群体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连续空间移动称之为旅游流。

P121 概念21、旅游交通是区域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P139 旅游交通的重要性22、旅游点和旅游地是旅游区构成的基本成分P155第9行旅游区的组成23、旅游点是旅游设计和旅游区构成最基本的地域单元P156第9行概念24、旅游地是以旅游点为基本单位发展壮大而形成,一般由若干个旅游点构成。

P157倒数第8行概念25、旅游地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社区。

P158第4行概念26、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P220倒数第4行景观常识27、雁荡山具有奇峰、怪石、幽洞、飞瀑为主要特色的自然景观,尤其以奇峰、飞瀑、怪石之胜见长。

P224倒数第10行景观常识28、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的一座海盗佛教名山。

P224第4行景观常识29、阿里山有著名4景是:P255第2行末景观常识30、峨眉山金顶的“四大奇观”是P274第6行景观常识31、张家界的自然景色,以“奇”制胜。

P 282第7行景观常识32、塔尔寺有哪三绝:P315倒数第一行景观常识33、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P105倒数第4行景观常识34、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P76倒数第7行景观常识35、我国第一个近代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馆P117第5行景观常识36、钢琴之岛鼓浪屿P242第10行景观常识37、美丽宝岛台湾P252第9行景观常识38、山城、雾都重庆P264第2行景观常识39、春城昆明P285倒数第5行景观常识40、地热之乡腾冲P 304倒数第10行景观常识41、日光城拉萨P 313倒数第9行景观常识42、森林之城长春P 349倒数第3行景观常识43、江城吉林P350第12行景观常识44、冰城哈尔滨P 352倒数第14行景观常识45、榕城福州P 239第8行景观常识46、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在学理论指导下的关于研究的学问。

P11倒数第8行概念47、辽阔的和多样的是影响我国旅游资源形成与分布的最基本的地理背景。

26-27页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48、广西、和三省为我国岩溶景观大面积连续分布的地区。

284页倒数第3行岩溶景观分布49、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浙江的、四川的峨眉山,被称为四大佛教名山。

49页第6行景观常识50、长江为我国最著名的风景河流,其干流流经重庆、、、上海等我国四座著名特大城市。

第52页倒数第14行地理常识51、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猿人住所,也是当今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化石最齐全、最多的一处是北京的,西安的则是古人类居住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人类文化层最多的一处。

82页倒数第14行景观常识52、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是和。

97页倒数第6行景观常识53、和是量测旅游流的两个最基本指标。

121页概念54、旅游线路是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连结的,是实现旅游者旅游的重要手段。

145页概念55、和是旅游区构成的基本成分。

155页第9行概念56、旅游地理学是一门旅游现象与环境和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

第5页第2行末概念57、我国旅游地理学是以研究为主线而发展起来的。

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为研究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成果缺乏理论背景、、研究尚不够系统化。

第7页倒数第7行概念58、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是一国或一地区发展旅游业最基本的。

第18页第4行概念59、从我国发现的史前时期古人类文化遗址来看,中华民族主要发祥于古地理环境优越的流域和流域。

第81页我国古人类文化遗址分布60、我国总体上是自然旅游资源组合结构以山水风光为主体,人文旅游资源组合结构以及为突出。

P32倒数第3行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特征61、人们常把江西的龙虎山、四川的、湖北的武当山、安徽的称为四大道教名山。

49页倒数第15行景观常识62、我国以碧波清流、风景奇秀著称的风景河段与溪流主要分布于地区及地区。

53页第13行我国风景河溪分布63、最能显示民族风情的是民间,它是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

109页倒数第6行居住文化64、我国国内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在,以及。

第134页倒数第14行我国国内旅游客源地的分布规律65、旅游地可以理解为具有特殊功能的区,旅游业作为其重要的产业,极大地影响着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的发展。

第158页第4行概念简答1.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参见P5-P6黑体字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参见P73.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史略参见P8-P104.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方法参见P14-P16黑体字5.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参见P21-P24黑体字6.自然旅游资源的性质参见P24-P25倒数第5行7.自然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P25第10行8.人文旅游资源的特性参见P25-P26黑体字9.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参见P26-P31黑体字10.我国旅游资源相对集中性的主要表现P32最后一个自然段11.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参见P31-P34黑体字12.我国湖泊的景观类型P55黑体字13.动植物的旅游功能参见P68-P69黑体字14.我国的名木古树与奇花异卉参见P71-P7315.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类型P75-76黑体字16.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型77黑体字17.历史遗迹的旅游价值参见P80最后一个自然段18.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类型参见P85-P86黑体字19.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参见P87-P88黑体字20.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类型参见P88-P89黑体字21.我国园林的主要风格流派参见P92-P94 中国跟园林的分类22.古典园林的旅游功能P94-95 黑体字23.宗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参见P107-P108 黑体字24.民俗风情的主要形式参见P109-P111黑体字25.我国专题性博物馆的主要类型P117黑体字专题性博物馆分类26.旅游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参见P121-P123黑体字旅游流形成的地理背景27.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参见P125-P126黑体字旅游流的时空分布28.我国海外客源的地域结构特点参见P127-P129黑体字我国海外客源的地域结构29、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一般分为哪几部分P130-131黑体字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30.海外游客在国内流动的主要规律是什么?P132倒数第11行海外游客在国内的流动规律31.中国旅游交通方式参见P140-P142黑体字中国旅游交通方式32、旅游路线设计应考虑的前提条件是?P147倒数第7行旅游路线设计应考虑的前提33.旅游路线设计的主要原则参见P148-P149黑体字旅游路线设计的原则34.我国旅游地的主要类型有哪些?P159黑体字我国旅游地的主要类型35、我国的旅游地等级可以分为哪几级?P160第10行我国旅游地的等级36.旅游区划的意义参见P163第10行概念37.旅游区划的原则参见P163-P164黑体字旅游区划的原则38.旅游区划的任务P162最后一个自然段旅游区划的任务39.本书的旅游区划方案参见P166-P168 中国旅游区划方案40.八大旅游区的地域构成参见P171-P173 本书的旅游区划地域构成论述1.试论述旅游与地理的关系参见P2-32.试论述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参见P11-133.如何认识和处理好我国自然保护区与旅游利用保护的关系参见P77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4.结合你所熟悉地区(省、市、县、乡)旅游资源的实际,谈谈其旅游发展潜力根据第二、三和四章内容,结合熟悉地区实际作答5.试论述旅游交通的重要作用参见P139-1406、简述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体系P11-137、简述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P268、试论述中原旅游大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P179-1819、试论述江南旅游大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P210-21210、试论述华中旅游大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P260-26211、试论述岭南旅游大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P234-23812、试论述西南旅游大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P286-28713、试论述西北塞外旅游大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P325-32714、试论述东北旅游大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P342-34415、试论述青藏高原旅游大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P311-31316、试论述我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地域构成P127-12917、试论述中原旅游大区的旅游地理环境176-17918、试论述文化艺术与旅游资源的关系P10119、为什么说我国的人文旅游与自然旅游资源交融性很强?P33-3420、试论述我国地貌类型的旅游价值P37-38综合应用1.旅游路线设计的程序P147 旅游线路设计过程2.在图上识别八大旅游区的构成参见P166-171 图上识别旅游区3.精品旅游线路设计参见P145-153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精品旅游线路设计4.试归纳概括本书的旅游区划方案P166-171 旅游区划方案5.试比较各种旅游交通方式的利弊P140-142 对比分析6.对比分析江南园林与北方园林的基本特征与旅游功能P93-94 对比分析7.试分析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有哪些突出的旅游功能P100-104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旅游功能8.对比分析我国河流与湖泊旅游功能的异同P51-56 对比分析9.为什么水体被称为“风景的血脉”,并广泛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兴奋中心?P50-51 水体的旅游美学意义10.综合分析自然旅游资源各要素在构景中的不同作用P35-70 自然旅游资源要素的旅游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