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管理办法

2021年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管理办法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1年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管理办法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2021年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我公司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水平,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我队实际情况,特对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标准做如下规定。

第二条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标准是矿井生产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我队必须严格工作面的动态达标管理。

质量组要严格按本办法的要求,加强我队的工作面现场动态达标标准检查、监督和兑现奖罚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井下综采队。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四条为了能够有效执行制度中的各项管理规定,加强管理强化组织,落实责任,特制定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标准组织管理体系。

第五条综采队成立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标准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采队值班室,由技术员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标准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组长负责对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标准管理全面负责。

(二)成员负责对综放工作面现场动态检查、考核等工作,并执行公司关于综放工作面动态达标标准的管理相关文件精神,对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矿分管业务部门汇报。

第三章综放工作面动态管理第七条交接班地点(行人联巷处)管理标准(一)在行人联巷口设“综采队欢迎您”的标语牌;(二)顶帮完好无鳞皮,底板平整,无积水、淤泥和杂物。

(三)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五图一表”摆放位置合理,便于观看,图纸清晰、整洁,无破损;职工休息桌椅、饮水机等摆放整齐,洁净无污垢;检查记录箱箱体洁净,无污渍,无变形,与存放的记录本对应,记录本整洁无损坏,页面无乱写乱画,记录内容符合要求,字迹清楚。

第八条进、回风顺槽标准(一)巷道无淤泥积水(面积2m2,深0.1m)和杂物堆积,水沟畅通。

(二)上下顺槽行人段内原则上不允许铺垫道渣,对于巷道内的浮煤泥(尤其是前后溜机头、机尾,转载机、胶带机两侧,支架前,后溜内等处)等要及时清理,通过及时抽水、清理淤泥等工作,能保证证路面清洁,满足行人要求。

(三)水沟必须保证水流通畅,无淤泥、杂物,在水沟上方设置铁盖板(位置从工作面机头到移变列车最后一个平板车),方便行人。

(四)桥式转载机及胶带机处行人侧无淤泥,巷道内存有的积水采取措施抽排,不得影响路面行人。

(五)桥式转载机机身保持整洁。

(六)胶带机控制线,必须整齐盘放在特制的工作盘上,不影响行人。

(七)缆线敷设符合要求,整齐顺畅。

(八)煤机割到机头或机尾处,由看刮板机人员和机尾看大块人员必须在运输顺槽破碎机处或回风顺槽单体林末端处,设置栅栏,悬挂“严禁入内”警示牌。

(九)两顺槽内柱靴、柱帽、单体等材料上架分型号码放整齐,挂牌管理,回收水管、皮带件等材料等及时分类码放,下班及时回收到材料库或地面,在两巷存在不得超过一天。

第九条工作面两顺槽超前维护标准超前维护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标准1.两顺槽的超前支护长度不小于作业规程中规定距离,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单体支柱的间距不得大于1m。

当安全出口宽度大于1.0m,最后一颗单体支柱到端头支架大脚的距离不大于1.0m;当安全出口宽度小于1.0m时,最后一颗单体到机头、机尾铲煤板的距离不大于1.0m,若顶板完整间距可放到1.5m。

2.单体支柱的柱帽、柱靴必须使用公司指定产品,柱帽与柱体必须进行有效联接,确保在升柱和降柱时柱帽不会掉落。

3.单体支柱架设保证竖直,柱靴与柱帽紧贴顶底板,坚硬的底板上可以不使用柱靴,其它情况下必须使用柱靴。

4.单体之间防倒连接牢固可靠,美观、大方。

5.单体支柱卸液口朝向采空区。

6.单体支柱支护间排距按《作业规程》要求设置,成行成列,挂牌管理。

7.帮网与顶网有效压茬和连接,网片和锚杆(索)等不得影响行人,锚杆外露长度不大于50mm、锚索外露长度不大于200mm,机尾垮落滞后时锚索头必须抹黄油。

8.单体活柱行程符合要求,不大于800mm,不小于400mm。

9.联巷口处的加强支护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10.液枪和液管整齐吊挂,高度适中,方便人员通过。

11.液抢必须安设压力表。

12.工作面及两顺槽内图牌板齐全,图文清晰、无污渍,无变形。

第十条两端头及安全出口管理标准(一)两端头管理标准1.端头支护设施距两顺槽副帮宽度适合,设置有效挡风帘,挡风帘边缘紧贴副帮,在醒目处安设“严禁入内”牌。

2.刮板机机头机尾电机必须安设护网,机身和盖板上整齐干净。

3.对于支架脚踏板与大脚高差大,行人不方便时,要加设固定铁台阶;支架的推拉头上要盖上橡胶脚垫,保证行人方便、安全。

4.支架在不影响割煤的情况下,护帮板要完全打出去,并保证接顶;带有伸缩梁的,伸缩梁也要伸出。

5.机头冷却水水箱容积设置合理水不外溢,保证回收再利用。

6.刮板机机尾煤泥要及时清理,积水要及时抽排。

因刮板机底链拉水形成大量煤泥时,要设置导水槽,将水煤泥引走,集中处理。

7.机头、机尾喷雾雾化效果良好,瓦斯牌板设置位置合理,填写规范,粉尘要做到每班清理,管线吊挂保证整齐。

8.回风隅角按规定设置CO、O2和CH4便携仪或瓦斯和CO传感器,位置合理,便于观看,保证各仪器完好,数字显示准确。

9.机头机尾盲巷处设置栅栏,并挂警示牌“禁止入内”。

(二)上下安全出口标准1.综放工作面设计时必须考虑端头设备配套,保证上下行人。

2.安全出口在大于等于0.8m,巷道高度不低于1.8m,当安全出口不能满足规程规定的要求时要另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加设爬梯,保证出口安全畅通。

3.因人为因素造成上下安全出口过窄人员无法通过时,要按事故进行追查;因客观因素造成上下安全出口过窄人员无法通过时,必须现场采取措施,确保人员能安全、顺利通过。

4.机轨合一巷在列车段必须满足800毫米的行人宽度要求。

5.行人通道内不得堆放任何物料。

6.当推移刮板运输机机头和机尾时,严禁行人通过安全出口。

第十一条工作面支护管理标准(一)液压支架的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

(二)液压支架实行编号管理;不得缺梁少柱,液压支无死架和不接顶架。

(三)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50mm,支架中心距偏差不超过±100mm;相邻支架不能有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超过规定(<200mm)。

(四)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俯角<7°;液压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5°工作面倾角≥15°时,液压支架(柱)必须增设防倒防滑装置。

(五)煤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

伞檐:伞檐长度>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薄煤层≤150mm,中厚以上煤层≤200mm;伞檐长度在1m以下时,伞檐最突出部分薄煤层≤200mm;中厚以上煤层≤250mm。

(六)及时移架,端面距最大值≤340mm,大采高支架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支架工采取邻架操作,在架内操作,移架时必须先降柱,使顶梁离开顶板50-200mm后,停止降柱迅速移架;对于破碎顶板允许“擦顶移架”或“带压移架”。

每次降架的幅度不超过顶梁侧护板的2/3。

顶板破碎处要跟机拉架或拉超前架,支架前梁接顶要严;拉超前架段,两侧支架要拉半个步距,保证人员在支架内行走方便。

(七)回收率达到规定要求,不丢失顶底煤,浮煤清理干净(工作面在2m2内浮煤均厚度不超过300mm)。

(八)支架内缆线吊挂整齐,标识清晰。

按要求设置采高链,采高超过4.0m的工作面支架设置防护网。

(九)需要进入溜槽内检修时,必须先闭锁刮板运输机、打开护帮板,进行敲帮问顶后,经带班队长或班长现场监护,确认工作面无漏矸、片帮等危险后,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检查。

检修结束后,由带班干部确认溜槽内无人员、物料后,方可解闭锁开机。

(十)支架电控设备有防护措施,防止淋水和煤尘。

液管和水管不得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严禁用水冲洗电器设备。

(十一)支架脚踏板(行人通道)浮煤要及时清理,保持畅通。

支架大脚前无大块煤,防止挤伤电缆。

支架内的水泵开关吊挂牢固,高度一致,编号管理,悬挂危险警示牌,水泵吊挂在支架立柱中间。

(十二)支架压力表表面面向工作面机头方向,要经常校核压力表。

(十三)支架过道保持畅通,工作面确实需要放置材料和工具的,可在端头支架内安设工具箱,将常用的材料、工具放在工具箱内。

(十四)按《作业规程》中规定使用伸缩顶梁和支架护帮板,确保护顶护帮及时有效。

(十五)支架大脚前浮煤厚度不超过大脚的高度,不影响正常拉架。

(十六)有片帮危险工作面架前处理大块时,必须打开护帮板,两人作业,一人监护,一人处理。

(十七)工作面支架必须完好无窜液、漏液、泄液,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

第十二条泵站管理标准(一)卸载阀整定值为31.5MPa,严禁随意调整安全阀的整定值。

(二)乳化液浓度保持在3%-5%,并经常用折射仪检查配比浓度。

(三)乳化液泵的安全阀、压力表,泵头安全阀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否则不得开泵。

(四)要加强泵站设备、管路的维修和保养,保持液压系统完好,杜绝跑、冒、滴、漏、窜液现象。

(五)工作面出现高压液管爆裂时,必须先停止乳化液泵、泄液,然后组织人员更换,更换完毕后,通知控制台开启乳化液泵,开停泵的命令必须由带班干部发出。

任何人员不得直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正在喷射的高压液体。

(六)将顺槽的高压液管每1m用尼龙绳进行捆绑,并将绑好的高压液管吊在转载机桥身段上或巷帮,防止液管爆裂甩出伤人。

(七)拉运顺设备列车时,必须一人操作绞车,一人负责监护,严禁人员进入钢丝绳段内,防止伤人。

第十三条机电管理标准(一)电气设备、五小电器有防潮、防水措施,开关上架,并有包机牌等;设备干净整齐,标牌内容准确。

(二)移变列车平板车联接牢固,插销完好;采取了有效的防跑车设施,至少安设3组卡轨器。

(三)移变列车上的电缆吊挂整齐,无积尘。

列车段巷道底板无淤泥、积水和杂物,设备卫生良好。

(四)列车上各种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

列车上的移变和开关等设备干净、无积尘、无油污。

(五)照明灯安设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满足现场照明要求。

(六)列车上回收的信号线和电缆线必须盘放整齐,干净、清洁。

(七)移动变压器上设置电缆桥架,禁止高压电缆直接敷设在移动变压器上。

(八)拉移变时严禁在移变列车两侧、前后范围内站人、行人,现场指挥统一,设置好警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