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综采设备安装作业规程第一部分工作面概况一、安装工作面位置地表位置为井田西部石仙岩沟西北山梁;地表为森林覆盖区,无建筑物、公路、水体等设施。
井下位于井田西北部。
东运输巷北翼,北采区西翼距北运输巷1672米处。
安装工作面西部50米外已探明采空区;北部为实体煤;东不为本工作面煤量;南部50米外已探明采空区。
二、安装工作面现状本面切眼长153m,需安装123组支架。
断面5×2.2m,顶板和西帮已用锚杆、锚梁与塑料网进行控制;运输与回风顺槽全部采用锚杆、锚梁与塑料网支护。
切眼坡度0°~8 º呈北端高、南端低。
三、附工作面设备安装支护示意图(见图1)第二部分安装系统第一节辅助运输系统一、运输设施的固定、设置及管理对工作面及两巷内运输绞车的安设要求:1、绞车采用地锚钢丝绳加压戗柱固定法,压戗柱选用直径不小于140mm。
压柱垂直顶底板,戗柱前倾与底板成75~80º角,压戗柱不得影响司机操作视线,所有柱子应有防倒装置。
2、绞车施闸后,闸把在水平线以上30~40º即应闸死,闸把严禁打至水平线位置,调节螺栓拧入螺母内深度不得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3、绞车护绳板应用框架固定,高度为750mm。
4、绞车控制按钮和信号按钮应安装在操作盘上集中安设,操作盘应固定在便于司机操作的位置,间距不大于5m。
5、钢丝绳头用正反三道绳卡打设。
6、钢丝绳必须采用专门绳卡装置,不得系在滚筒上,绞车松绳到所需地点,滚筒上至少有三圈绳不得放出,收绳后滚筒边缘应高出外层钢丝绳直径的2.5倍。
7、绞车必须采用远距离控制方式操作,严禁用开关就近操作。
二、警示系统对辅助运输系统内的各部绞车,在服务长度超过30米时应设置单独的声光对打信号系统。
三、挡车装置的设置在车辆的装卸点、车场坡头、坡底等地点停车必须打设双轨阻车器,保持常闭状态。
四、轨道质量1、轨距600mm,其误差不超过10 mm。
2、轨枕间距1m(中至中),其误差不超过±50mm。
道碴(用浮煤充填,充填不低于枕面的1/3,且表面平整)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
对道床应经常清理,应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
3、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
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4、轨道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
5、轨枕必须铺在实底上与轨道垂直,且保证根根吃劲。
6、轨道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
拉杆间距不大于3米,必须紧固有效。
7、轨道夹板齐全,螺丝齐全紧固。
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
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
8.井下轨道使用期间应加强维护,定期检修。
9、轨面距顶板棚梁净高不低于2米;五、工作面各部绞车布置情况表表1 工作面各部绞车布置情况表第二节供水、供电、压风及系统一、供水系统地面静压水→主井筒→东运输巷→北运输巷→1210运输顺槽→工作面二、供电系统1、风机电源取自采区变电所三专变压器,动力电源取自采区变电所动力变压器,实行风电,瓦斯电闭锁。
2、供电线路:(1)风机专线:采区变电所—工作面移变硐—工作面局扇(2)动力专用线:采区变电所—工作面移变硐—工作面各用电设备三、压风系统风源由地面LG-20/8型110KW空压机,配套Φ89㎜压风管经主斜井、东运输巷、北运输巷,再用Φ75㎜专用压风管向工作面供风。
地面风压为0.75MPa,掘进迎头风压最小为0.4MPa。
压风系统:自主斜井→井底车场→东运输巷→北运输巷→1210运输巷→1210回风顺槽→切眼掘进头。
四、防尘系统防尘水源来自地面蓄水池,通过供水管路对1210工作面进行供水防尘。
1、供水路线为:地面净压蓄水池→安全行人斜井→井底车场→东运输巷→北运输巷→1210运输巷→1210回风顺槽→1210工作面。
2、防尘水管必须紧跟迎头铺接,且每隔50m分出一个三通阀门,由通风科每天派防尘工负责冲扫,杜绝煤尘堆积和飞扬。
3、通风科必须每班对防尘系统及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确保供水正常。
5、防尘管路必须每隔2m一吊挂,并确保平直,符合质量要求。
6、通风科必须每天派防尘工对隔爆水袋进行认真检查维护,发现水袋水量不足或漏水时,必须及时加水、更换,确保水袋齐全、完好。
7、通风科必须根据施工单位掘进进度逐渐将水袋向前移动,保证隔爆水袋距迎头不超过200m。
五、安全监控系统1、1210切眼掘进监控系统从采区变电所总馈电取出,监控分站控制甲烷传感器T1、T2、T3,风电及瓦斯电闭锁安装,传感器型号、种类及接线方式详见安全监测系统示意图。
2、1210切眼掘进期间,监控维护工必须按要求安设三台甲烷传感器T1、T2、T3,并与监控中心联网。
距工作面掘进头5米处安设T1甲烷传感器;距回风口10~15米处安设T2甲烷传感器;在巷道回风流机电设备处安设T3甲烷传感器;开停传感器安设在风机开关负荷侧电缆上;馈电传感器安设在被控开关负荷侧电缆上。
3、报警指数:T1≥1.0% T2≥1.0% T3≥0.5%断电指数:T1≥1.5% T2≥1.0% T3≥0.5%复电指数:T1<1.0% T2<1.0% T3<0.5%4、传感器使用要求:4.1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筒对帮,距巷道顶板不大于300mm,距侧帮不小于200mm。
4.2 每10天必须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气样调试一次,日常若有故障应及时处理。
4.3 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一次测试。
4.4 传感器应随工作面的延伸及时悬挂到位。
4.5因瓦斯超限断电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规定值以下时方可人工复电。
5、监控维护工每天负责对甲烷传感器与光干式瓦检仪进行校对,确保灵敏可靠。
6、班长、安全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并实时监测作业地点的瓦斯浓度,当报警时,停止作业,进行处理。
7、机电流动电钳工担负机电维修工作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在检修工作地点20m范围内检查甲烷气体浓度,有报警现象时,不得通电或检修。
附监控系统示意图第三部分设备安装第一节安装前的准备一、架起吊站:在工作面机头架设起吊站,起吊站抬棚要求一梁四柱,即:双工字钢梁或π型钢梁并列两头各打一根,然后在两侧各打一棵戗柱加固,戗柱与底板成80º角。
柱顶上垫道木空出悬挂连环空间。
供设备在此卸车使用。
二、安设临时泵站:在风巷里车场内安设MRB--125/31.5液泵和XIORX液箱组成的临时供液泵站,以供安装支架时使用。
三、联通各处电源、水源。
四、安装设备型号名称、数量:表2 设备型号名称、数量第二节设备的安装一、设备安装顺序由运输巷进入工作面安装的设备为:大溜→液压支架→采煤机→转载机→皮带→列电。
二、大溜安装1、采用单向安装,由机尾向机头逐节对接先将底链卸在机头,用机尾JH-14绞车将底链沿煤墙拖开,装溜槽车经机尾绞车提至卸车点,将车前后用双轨阻车器支好,把手拉葫芦用大马蹄环上紧螺丝挂在钢梁上,将溜槽卸车后,利用工作面绞车配人工逐节对接,对完大溜中间部分后,将上链拖开。
大溜安装具体程序如下:机尾:过渡槽→机尾底座→机尾架→串底链→机尾架合口→上电机。
机头:连接槽→过渡槽→机头底座→机头架→串底链→机头架合口→上电机。
2、大溜及转载机接链方式:用两根单体柱一头顶住大溜刮板,一头顶住支架,伸出单体柱,使大溜链往中间集中,然后拆除大链进行紧链,单体柱两支点处设一防滑皮,扶单体柱人员在单体柱吃劲后立即离开,再伸单体柱,单体柱必须加防倒护绳。
三、采煤机安装:由运巷进入安装。
(1)安装顺序:底托架→前摇臂→主牵引部→电控箱→辅助牵引部→后摇臂→前后滚筒。
(2)具体操作:将采煤机各部分按安装顺序卸车;用正机头绞车将前滚筒与前摇臂拖入放在煤墙侧;将采煤机底托架拖入并安装在大溜铲煤板与齿轨上;将主牵引部放在底托架上,用绞车拖到安装点;将副牵引部与电控箱拖到底托架处,用导链起吊放在底托架上,用绞车配顶溜器对接,与主牵引部用螺丝联接固定为一体;用导链配顶溜器将前后截割部起吊放在底托架上,用螺丝将各部联接固定为一体;上好各部与底托架之间的联接丝,将各部与底托架固定为一体;最后将各部盖板、挡板上齐上全;接好采煤机电源线及冷却喷雾管。
四、支架运输、卸车安装及机组安装:1、支架运输:由运巷运入安装。
由运巷各部绞车将支架运入机头处,再由工作面JH-11.4绞车运到切眼卸车点。
2、支架卸车:支架在向切眼内运输前,先检查支架车到安装点的支护情况,并在轨道头打设两根防倒单体柱,当支架车临近道头时暂时停车,下坡方向上好双轨阻车器将车支好,打点松绳,摘取绞车绳头,并将切眼内安架绞车绳拖至支架车处,用大链马蹄环上紧螺丝拴在支架底座前端,松去紧固支架的螺丝耳子,待全部人员撤出到安全地点后,通过绞车牵引支架,将支架从平板车上拖下。
3、支架安装(1)安装方式:采用单向安装,由机尾向机头逐架安装。
(2)头两组支架的安装:a、先在待安第一组支架机尾侧打好将军柱,在将军柱上固定好10吨变向轮,用大马蹄环上紧螺丝与将军柱联牢,变向轮要加防飞装置,用18.5㎜钢丝绳与将军柱联接。
b、将安装绞车绳串过变向轮,将支架卸车安装,方法同后面支架的安装,将军柱与绞车将军柱规格相同,打设方法与底板成80º角。
(3)后面支架的安装:a、变向轮的固定:将头两组支架升紧,10t变向轮固定在第二组支架内,在该架正向左侧两根立柱下部绑好皮子,然后在立柱外侧横放两根1.4m的工字钢,工字钢用10#铁丝四股与支架立柱绑牢,下边支垫好,变向轮与工字钢间用大链马蹄环上紧丝联牢,对钢丝绳运行中可能擦住的立柱逐一用5mm厚的皮带挡好,以防立柱受损,最后串绳拖至卸车点。
JH-14 绞车始终固定在距安装点10~30m范围内,随安装点前移而后移,变向轮的固定应能保证钢丝绳达到卸车点,否则应及时重新固定。
b、支架就位:支架卸车后,接通供液管路,利用其自身动作系统和切眼内JH-14绞车,使其一边向安装点移动,一边向老塘侧摆动,使支架调向90º与上一组支架靠紧,将前后立柱加长段升出,升起支架与顶板接实,打出侧护板、逼帮板,并将大溜推移装置联好。
c、支架就位时顶板管理:支架在前移摆动就位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支架高度,减小摆动扇形面积,扇形转向区域内的支护,内侧需回的必须先加后补,保证支护完整有效。
五、运输巷设备的安装1、安装顺序:转载机落地部分→转载机桥身部分及机头→皮带机尾→列电→皮带中间部分→皮带机头。
2、安装方法:用JH-14绞车配人工对接转载机。
3、具体操作:用运巷JH-14绞车将转载机落地部分逐节拖就位,上好各种联接丝,然后将转载机链用Φ12.5㎜或15㎜钢丝绳拴住,穿过转载机机尾链轮,串上转载机机尾链;用手拉葫芦配将转载机桥身部分各部件起吊对正后,上好联接丝,用Φ12.5㎜或15㎜绳拴住转载机链,边对接边拖链;在悬空部下方适当地方打一木垛支撑,安完最后一节桥身部分后暂时停止;将皮带机尾滚与缓冲部分逐节拖就位,用联接销联接好;将转载机跑车起吊对正皮带机尾上滑道后放下,并将前后支挡好;起吊转载机机头架到合适高度,对正螺丝孔后用螺丝与桥身部分连接固定为一体;用运巷JH-11.4绞车配变向轮将皮带机尾拖就位,把机头架与跑车销孔对正后放下,与机头架固定为一体,用导链起吊电机、减速器,吊到合适高度对正螺丝孔后,上好连接螺丝,将电机、减速器与机头架连接固定为一体;取掉木垛,串上转载机机头链并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