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2015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命题人:奚万强 审核人:程宝进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3.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这几幅图片,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黄河
粟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
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
右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
房屋样式?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
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
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
举行祭祖活动。
这位“人文始祖”是
A.尧 B.炎帝 C.禹 D.黄帝
6.传说中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
A. 禹
B.舜
C. 尧
D.炎帝
7.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
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
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禅让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
选举制
8.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她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请问,夏朝
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A.公元前2700年;禹
B.公元前2070年;禹
C.公元前2007年;启
D.公元前2070年;启
9. 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是 A.夏桀 B.商汤 C.盘庚 D.
纣王
10.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
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
分封制
11.“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13.孔子弟子取名司马耕,字子牛,反映了当时使用牛耕的情况。
牛耕
出现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4.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精湛,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
的青铜器是
A. B. C.
D.
15.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
16.小张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书中这样写道“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
国家胜利后往往举行祭祀,向祖先报捷。
”如果要验证它的真实性,最
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
A.《史记》 B.金文 C.甲骨文
D.铭文
17.如果你想知道老子的言论,最好去读下列书籍中的哪一部
A.《诗经》
B.《道德经》
C.《论语》
D.《春秋》
18.古书赞扬我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时写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19.图片材料中的“子”,指的是谁?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2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āi)”这句名言出自下面哪本书中?
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孙子兵法》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
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请回答: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分)
(2)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谁?(2分)除他以外,你还能说出谁是春秋五霸中的一员?(请举出两例,4分)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除了使用武力外,还积极展开政治和外交攻势,当时主要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外交策略,它们分别是什么?(4分)
22.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材料:
材料:公孙鞅变法的措施: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统一度量衡。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1分)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请从材料中找出这场变法中可以使秦国“富国”和“强兵”的措施。
(4分)
(3)请从材料中找出这场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措施。
(2分)(4)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
心。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不同的学术流派,比如道家、墨
家、法家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中庄子属于哪个学派? 墨子
的主张是?(4分)
(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
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请你将材料二中的相应人物填
写在括号里。
(4分)
以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4)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治理校园内随便乱扔垃圾的行
为,请你分别站在法家、道家、儒家的立场上说一句话,表明你的立
场。
(3分)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2015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奚万强 审核人:
一、选择题(40分 )
题号12345678910答案B B D C D A A B C 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 B B A A C B A A D
二、非选择题。
(40分)
21.(1)为了巩固统治。
(2分)
(2)齐桓公(2分)
春秋五霸另外四个: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答出两个即给4分)
(3)合纵、连横(4分)
22.(1)商鞅(1分)变法图强或富国强兵(2分)
(2)富国的措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答出任两点给2分),强兵的措施:奖励军功(2分)。
(3)建立县制(2分)
(4)秦国国力大增;为其后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分)
23.(1)儒家学派(2分)核心思想:“仁”和“礼”(4分)。
(2)道家(2分)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2分)
(3)韩非子 孟子 (4分)
(4)意思对即可给分。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