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2000年度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北京大学医学部2000年度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理论试题(99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使用)姓名学号班级成绩一、问答题:计30分1. 试述黄体的形成,黄体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及功能。
10分2. 试述电镜下毛细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分布。
10分3. 试述人胚中肠袢旋转过程及中、后肠衍生的器官。
10分二、名词解释:(共计18.0分)4. 肝小叶(定义及组成):3分5. 气-血屏障(组成):3分6. 突触(定义及化学性突触的电镜结构):3分7. 闰盘(位置及结构):3分8. 角膜(结构组成):3分9. 淋巴小结(细胞组成及次级淋巴小结的结构特点):3分三、英译中名词:(共计2.0分、每题0.2分)10. serous alveoli11. epidermis12. implantation13. renal corpuscle14. hepatic lobule15. morula16. leukocyte17. presynaptic element18. spermatozoon19. foramen ovale四、选择题(共40题,计20.0分,每题0.5分)A型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或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得分20. 以下关于睾丸间质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内分泌细胞B、细胞成群分布C、细胞呈多边形、胞质嗜酸性较强D、具有分泌肽类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E、所分泌的激素可维持男性性征和性功能21. 以下各结构均来自内胚层,除了()A、肝细胞B、肺泡上皮C、甲状腺滤泡上皮D、子宫上皮E、食道上皮22. 唇裂畸形是由于()A、上颌隆起与同侧外侧鼻隆起愈合不良。
B、下颌隆起与同侧内侧鼻隆起愈合不良。
C、两侧外侧腭突愈合不良。
D、上颌隆起与同侧内侧鼻隆起愈合不良。
E、以上均不对。
23. 以下有关滤过膜的描述,哪一项正确?()A、由有孔的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组成B、由有孔的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血管系膜组成C、由有孔的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组成D、由足细胞裂孔膜、基膜、血管系膜组成E、由血管系膜、有孔的毛细血管内皮、基膜组成24. 多囊肾的形成原因是()A、输尿管与生后肾组织未接通所造成B、集合小管与远端小管未接通所造成C、输尿管与肾盂未接通所造成D、集合小管与肾小体未接通所造成E、肾盂与集合管未接通所造成25. 排卵时,从卵巢中排出的结构是()A、整个成熟的卵泡B、次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及卵泡液D、次级卵母细胞及透明带E、成熟卵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及卵泡液26. 关于网织红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B、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C、在成人其正常值为红细胞总数的0.5%-1.5%D、仍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E、在常规染色的血涂片中不易与成熟红细胞区分27. 构成胆小管管壁的是()A、血窦内皮细胞B、肝巨噬细胞C、单层扁平上皮细胞D、肝细胞膜E、以上都不是28. 感受旋转运动的结构是()A、壶腹脊B、球囊斑C、椭圆囊斑D、螺旋器E、内淋巴液29. 关于胰岛的特征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B、一般染色下可见A、B、D、PP四型细胞C、细胞间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D、胰岛的大小不等E、胰尾部胰岛较多30. 下列叙述有错误的是()A、正常受精部位在输卵管壶腹部B、妊娠黄体的形成依赖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C、胚泡正常植入可在输卵管内D、平滑绒毛膜不参与胎盘的形成E、羊膜与外胚层相连31. 关于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位于皮质最内层B、腺细胞排列成索,并相互吻合成网C、腺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D、腺细胞的细胞质中含较多的脂褐素E、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32. 诱导神经管形成的结构是()A、原条B、原结C、原凹D、脊索E、体节33. 胰腺和腮腺的比较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胰腺和腮腺都是纯浆液性腺B、胰腺有泡心细胞,而腮腺没有C、胰腺和腮腺均有分泌管D、腮腺腺泡周围有肌上皮细胞,而胰腺没有E、胰腺有胰岛,而腮腺没有34. 关于毛囊的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为包裹毛根的一管状鞘B、内层为上皮根鞘C、外层为神经纤维鞘D、一侧有立毛肌附着E、上皮根鞘与表皮相连续35. 原始血细胞发生于()A、卵黄囊胚外中胚层B、胚盘内胚层C、卵黄囊胚外内胚层D、间介中胚层E、生殖嵴表面上皮36. 神经元的轴突内缺少()A、微管B、神经丝C、微丝D、滑面内质网E、尼氏体37.关于垂体神经部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是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合成和分泌的场所B、是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储存和释放的场所C、下丘脑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可调节其功能活动D、与下丘脑无任何关系E、以上均不是38.关于初级卵泡结构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卵泡细胞由单层扁平变为单层立方或多层B、出现透明带C、卵泡膜形成D、出现卵泡腔E、电镜下可见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形成的微绒毛均伸至透明带内39.肾上腺是由下列哪些胚层形成的?()A、外胚层B、内胚层与中胚层C、内胚层D、外胚层与内胚层E、外胚层与中胚层B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可重复选择),得分备选答案:A、胃泌素B、生长抑素C、内因子D、缩胆囊素-促胰酶素E、高血糖素40.胰岛中的A细胞可分泌()41.胃底腺内壁细胞分泌()42.幽门、十二指肠粘膜上皮中的G细胞分泌()43.十二指肠、空肠上皮中的I细胞分泌()备选答案:A、基蜕膜B、包蜕膜C、壁蜕膜D、丛密绒毛膜E、平滑绒毛膜44. 形成胎盘胎儿部的结构是()45. 胎盘隔由什么结构形成()46. 随胎儿逐渐长大,与子宫壁蜕膜相融合的结构是()47. 形成胎盘母体部的结构是()备选答案:A、黑素体B、透明角质颗粒C、黑素颗粒D、膜被颗粒E、网球拍状颗粒(Birbeck颗粒)48. HE染色呈强嗜碱性的结构()49. 对皮肤颜色有决定作用的结构()50. 朗格罕细胞的细胞质内所特有的结构()备选答案:A、B细胞B、T细胞C、毛细血管后微静脉D、脾血窦E、脾索51. 淋巴小结的主要细胞成分为()52. 淋巴细胞再循环需要经过()53. 脾脏滤过血液的主要结构是()54. 动脉周围淋巴鞘的主要细胞成分是()备选答案:A、少突胶质细胞B、神经嵴C、横小管D、口凹外胚层E、第三、四对咽囊55. 腺垂体来源于()56. 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至每个肌节()57. 表皮黑素细胞发生于()58.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细胞()59. 甲状旁腺来源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00年度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理论试题参考答案(99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使用)一、问答题:计30分,()1. 试述黄体的形成,黄体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及功能。
10分答:成熟卵泡排卵以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内的血管和结缔组织深入颗粒层,在LH的作用下,卵泡壁的细胞体积增大,分化为一个体积很大并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黄体。
粒黄体细胞由颗粒细胞分化而来;膜黄体细胞由膜细胞分化而来。
光镜下粒黄体细胞较大,呈多角形,染色较浅,数量多;膜黄体细胞较小,,圆形或多角形,染色较深,数量少,分布于黄体周边部。
电镜下两种细胞均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结构特征,即内含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管状嵴的线粒体,还有脂滴和黄色脂色素。
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前者由粒黄体细胞分泌,后者主要由两种细胞协同分泌。
注:每0.5分×20=10分2.试述电镜下毛细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分布。
10分答:电镜下,毛细血管分为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窦状毛细血管)。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胞质内含有许多吞饮小泡。
基膜完整。
它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
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续,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全层的小孔,孔上可有隔膜封闭。
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基板完整。
它主要分布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肾血管球等处。
血窦或称窦状毛细血管: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
不同器官内的血窦结构有较大差别:如在某些内分泌腺,血窦内皮细胞有孔,基板连续;肝血窦的内皮细胞有孔,细胞间隙较宽,基板不连续或没有;脾血窦的内皮细胞呈杆状,细胞间的间隙也较大。
注:每0.5分0.5×20=10分3.试述人胚中肠袢旋转过程及中、后肠衍生的器官。
10分答:“U”形中肠袢;肠袢顶部与卵黄囊相连;分头支和尾支;肠袢生长迅速,突向脐腔,形成生理性脐疝;在脐腔内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逆时针旋转90°;头支由上®右,尾支由下®左;盲肠始基出现;肠袢退回腹腔,逆时针旋转270°;脐腔闭琐;头支先回,由右®左,尾支后回,由左®右;头支演化为空、回肠(小肠);尾支由右上方(肝下方)转至右髂窝,形成升结肠及横结肠的右2/3;盲肠始基近策演化成盲肠,远侧形成阑尾;后肠被推向左侧,形成横结肠左1/3及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后肠末端膨大形成泄殖腔。
注:每0.5分0.5×20=10分二、名词解释:4.肝小叶(定义及组成)3分定义(1.0):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成:中央静脉(0.5);肝板(0.5);肝血窦(0.5);胆小管(0.5)。
5.气-血屏障(组成)3分由肺泡表面液体层(0.5)、Ⅰ型肺泡上皮细胞(0.5)、基膜(0.5)、薄层结缔组织(0.5)、毛细血管内皮的基膜(0.5)、毛细血管内皮(0.5)。
6.突触(定义及化学性突触的电镜结构)3分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1.0)、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重要结构(1.0)。
化学性突触在电镜下可分为三部分,即:突触前成份、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份(1.0)。
7.闰盘(位置及结构):3分位于心肌纤维的连接处(0.5),普通染色下为阶梯状粗线(0.5),电镜下位于Z线水平(0.5),由相邻心肌纤维伸出的短突相互嵌合而成。
连接的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0.5)和桥粒(0.5);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0.5)。
8.角膜(结构组成):3 分位于眼球前方,呈透明圆盘状,为纤维膜前1/6份(0.5)。
从前至后共分以下五层:①角膜上皮(0.5);②前界层(0.5);③角膜基质(0.5);④后界层(0.5);⑤角膜内皮(0.5)。
9.淋巴小结(细胞组成及次级淋巴小结的结构特点):3分由B细胞密集而成的淋巴组织(0.5),边界清楚,呈椭圆形小体(0.5);小结中央染色浅,称生发中心(0.5);它可分为暗区(0.5)、明区(0.5);生发中心的顶部及周围有一层密集的小淋巴细胞称为小结帽(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