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浙江历史文化
• 从学术风格来看,浙东贵专家,浙西尚博雅。 • 从学术旨趣来看,浙东较之浙西更强调“经世致
用”。
15
第四节 生成环境
一、历史悠久,文明昌化 二、青山绿水,沃野千里 三、物产丰富,经济繁荣
一、历史悠久,文明昌化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在余姚
市罗家乡河姆渡村东北。 马家浜文化
西汉: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丹阳(2郡) 增 余暨、剡、富春、回浦、于潜(20县)
东汉:吴、会稽、丹阳(3郡23县) 三国:会稽、吴,临海、东阳、新都、吴兴(6郡49县) 两晋:新安、临海、永嘉(3郡)
隋:越、杭、婺、处、睦(5州)
唐:隶属江南道,杭、睦、越、明、台、婺、衢、 栝、温(9州)
第三节 基本特征
一、柔慧智巧、开放兼容的文化魅力 二、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文化力量 三、敢于冒险、重利事功的文化个性
浙东、浙西文化比较
• 在历史上,以钱塘江为界,江的东面被称为 浙东,江的西面被称为浙西,史称“两浙”。 浙东主要指宁绍平原和金衢盆地,代表古代 越文化区;浙西主要指杭嘉湖平原,它和太 湖流域一代,代表古代吴文化区。
二、浙江的历史沿革
浙江文化也可以称为“吴越文化”、“两浙 文化”。吴越一词,源自先秦时期长江下游 的吴、越两国。吴古称句吴,其祖先生活在 今苏南、皖南和浙北一带。于越又称“内 越”、“大越”,在百越中发展最早,文明 程度较高。于越最早的活动地带在句吴的南 面,即今天的浙北以及太湖一带。
秦:会稽、闽中、鄣(3郡) 诸暨、上虞、余姚、句章、鄮、鄞、乌伤、太末、 钱塘、余杭、由拳、乌程、鄣、山阴、海盐(15县)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城南偏西7公里处,已发现和 发掘的桐乡罗家角遗址、海宁彭城和吴兴邱城等遗址 都属于马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
良渚遗址位于杭州市城北18公里的余杭区良渚镇。 吴兴钱山漾、杭州半山水田畈、嘉兴双桥等遗址都属 于良渚文化。
跨湖桥文化 跨湖桥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南约4公
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 上山文化
明:独立地方行政区(11府1州75县)
明洪武九年: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清康熙六年:浙江省(11府2厅75县)
省与府之间设杭嘉湖道、宁绍台道、
金衢严道、温处道
民国初年:钱塘、会稽、金华、瓯海(4道)
民国十六年:取消道制,实行省县二级制
第二节 文化底蕴
一、殷商春秋战国 二、秦汉南北朝 三、隋唐宋 四、元明清 五、近代
13
• 就民风民俗而言: • 浙东重农,以牛市著称,崇牛、崇鸟、崇蛇; • 浙西尚商,多米市,田蚕繁盛。
• 就人文品性而言: • 浙东人勇猛进取,吃苦耐劳,敢于外出闯天地; • 浙西人平和中庸,安土恋家,很少外出讨生活。
14
就学术而言:
• 从学科角度来看,浙东以史学为主,浙西以经学、 文学等为主。
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 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中国最大的人工湖 泊——千岛湖。
浙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是著名的“鱼 米之乡”。大致可以分为浙北平原、浙西 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 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 区。
浙江地形复杂,有“,经济繁荣
唐开元二十一年: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 今浙江省境全属江南东道
唐乾元六年:
浙江东道:越、睦、衢、婺、台、明、处、温
浙江西道:昇、润、宣、歙、饶、江、苏、常、 杭、湖
(浙江作为行政区域名称的开始)
五代十国时期:浙江属吴越国地(11州1军62县) 北宋:隶属两浙路(两浙) 南宋:分两浙东路(浙东)、两浙西路(浙西) 元至元二十一年: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江浙行省) 元至正二十六年:浙江等处行中书省(浙江行省)
第一章 浙江历史文化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文化底蕴 第三节 基本特征 第四节 生成环境
第一节 历史沿革
一、“浙江”的界定
“浙江”原来是河流的名称,又名 “淛河”、“渐江”、“曲江”、 “之江”,意即曲折的河流。
“浙江”的发源地:
北面一条水清,叫“新安江”,发源于安徽歙 县和黟县;南面一条水浊,叫“兰江”(又称 “兰溪”)。新安江和兰江在建德县梅城镇附 近汇合,从梅城往东北流经桐庐的一段叫“桐 江”,流经富阳到杭州的一段叫“富春江”, 流经原钱塘县到入海口的一段叫“钱塘江”。
上山遗址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渠南、 渠北和三友村之间。
二、青山绿水,沃野千里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 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 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 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 江苏接壤。境内最长的河 流是钱塘江,省以江名, 简称“浙”。省会杭州。
浙江东临万顷东海,海岸线漫长。北起 平湖金丝娘桥,南至苍南县虎头鼻。境 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 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 八条水系。
12
• 就地理环境而言: • 浙东地区群山环抱,多山地、黄土,“土性”
特征明显;
• 浙西地区水网密布,多湖泊、河流,“水性” 特征明显。
• 浙东以山地为主,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发 展相对迟缓,当地人民要使出浑身解数,才 能在这块土地上生存;
• 浙西以平原为主,交通发达,田地收成高, 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准自然也要高得多。
浙江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 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 岩、建筑用凝灰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 平阳明矾储量占世界第一位。
浙江著名的工艺品有青田石雕、东阳 木雕、温州黄杨木雕、龙泉青瓷、宝 剑、萧山花边、鄞州竹编、温州瓯塑、 瓯绣、湖州毛笔、杭州扇子等。
风味小吃有杭州的西湖藕粥、桂花鲜 栗羹,嘉兴的五芳斋鲜肉粽子,湖州的千 张包子,绍兴的香糕、五香豆腐干,宁波 的龙凤金团,舟山的虾饺,奉化的苔菜千 层饼,台州的蛋肉麦饼,温州的麻心元宵 等。
浙江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 库”之称。
浙江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123种动物被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农业类型: 沿海平原型、河谷盆地型、丘陵山地型、沿海岛屿型 农业区: (1)杭嘉湖平原——粮、桑、油、渔、畜区; (2)杭嘉湖两岸滨海平原——棉麻区; (3)宁绍平原——粮、油、畜、渔区; (4)温黄平原——粮、桔、畜区; (5)金衢丘陵地——粮、畜、林、茶区; (6)浙西丘陵山区——林、茶、粮区; (7)浙东丘陵盆地——茶、粮、林、畜区; (8)浙南山区——林、茶、粮、畜区; (9)沿海岛屿——渔、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