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游记》中的《易经》和五行知识

《西游记》中的《易经》和五行知识

《西游记》中的《易经》和五行知识
《西游记》是一本知识范畴很广泛的名著,佛道知识自然不必说,其余关于素食,中医,世情,村俗,俚语也多有涉及。

有些读者是容易读出来的。

关于《西游记》中八卦和五行也多处有明写和暗写,可以看出吴承恩对八卦和五行是很通晓的。

对于八卦书中有名写的地方,如第三回中所写“悟空心中想道:“这里定有现成的兵器,我待下去买他几件,还不如使个神通觅他几件倒好。

”他就捻起诀来,念动咒语,向巽地上吸一口气,呼的吹将去,便是一阵狂风,飞沙走石,好惊人也,炮云起处荡乾坤,黑雾阴霾大地昏。

江海波翻鱼蟹怕,山林树折虎狼奔。

诸般买卖无商旅,各样生涯不见人。

殿上君王归内院,阶前文武转衙门。

千秋宝座都吹倒,五凤高楼幌动根。

”巽地指东南方向,巽在易经中是风,孙悟空向巽地吸得其实就是风。

在太上老君八卦炉中,孙悟空躲在巽位,就是借助风的力量将火吹走。

其他卦位都不可以,即使选择坎位(坎为水)也不行,因为八卦炉中是三昧真火不怕水。

后边红孩儿一段就写悟空请龙王降雨灭火结果遇到水烧得更旺,差点把自己烧燻致死。

另外师徒五人按五行推断我觉得唐僧为火,悟空为金,八戒是木,沙僧为土,龙马为水(有的说法说唐僧为水,白龙马为火,另三个在黄狮精虚设钉钯宴金木土计闹豹头山标题中已明确写出)。

《西游记》有一个细节“三藏举鞭遥指道:“悟空,好去处耶!”行者道:“师父,你在那假境界、假佛象处,倒强要下拜;今日到了这真境界、真佛象处,倒还不下马,是怎
的说?”三藏闻言,慌得翻身跳下来,已到了那楼阁门首。

只见一个道童,斜立山门之前叫道:“那来的莫非东土取经人么?”长老急整衣,抬头观看。

见他——
身披锦衣,手摇玉麈。

身披锦衣,宝阁瑶池常赴宴;手摇玉麈,丹台紫府每挥尘。

肘悬仙箓,足踏履鞋。

飘然真羽士,秀丽实奇哉。

炼就长生居胜境,修成永寿脱尘埃。

圣僧不识灵山客,当年金顶大仙来。

功满行完宜沐浴,炼驯本性合天真。

千辛万苦今方息,九戒三皈始自新。

魔尽果然登佛地,灾消故得见沙门。

洗尘涤垢全无染,反本还原不坏身。

”唐僧在马上,火在上水在下是火水未济卦,是取经大业未成,需执着坚持之时。

唐僧于马下,水在上火在下是水火既济卦,是大功告成之时。

基于在这个观点五行相生相克就很容易看出来,火克金,所以悟空怕唐僧。

金克木,所以悟空总拿八戒出气。

木克土,八戒有时欺负沙僧,土克水,所以是沙僧牵马。

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四众进山,缓行良久,过了山头,下西坡,乃是一段平阳之地。

猪八戒卖弄精神,教沙和尚挑着担子,他双手举钯,上前赶马。

那马更不惧他,凭那呆子嗒笞笞的赶,只是缓行不紧。

”这一段颠覆了西游记电视剧沙僧挑担,八戒牵马的形象。

原著中取经结束,如来封职时也强调了他们在取经途中各做了什么。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在书中也有所体现,如沙僧总帮悟空说话;唐僧似乎更偏向八戒。

乱谈一番为一笑,真经还需真人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