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4.2沉淀反应的应用

3.4.2沉淀反应的应用

③同离子效应,改变平衡移动方向
分步沉淀
溶液中含有几种离子,加入某沉淀剂均可生成沉 淀,沉淀生成的先后顺序是,溶解度越小越先沉淀,且
Ksp 相 差 越 大 分 步 沉 淀 越 完 全 ; 如 AgCl 、 AgBr 、 AgI 、
Ag2S
一般认为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10-5 mol/L时
,则认为已经沉淀完全
沉淀的转化示意图
AgCl(s)
Ag+ (aq)+ Cl-(aq)
+
KI = I- + K+
AgI(s)
沉淀转化方程式:
AgCl (s) + I-
AgI + Cl-
小结 规律:
①难溶的------------更难溶的(容易)
AgCl→AgBr→AgI→Ag2S Mg(OH)2→Fe(OH)3 BaCO3→BaSO4 ②更难溶的------------难溶的(难)
生活应用: BaSO4→BaCO3
1、锅炉中水垢中含有CaSO4 ,可加入Na2CO3, 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 2、自然界中原生铜的硫化物经过氧化、淋滤作用 后可变成CuSO4溶液,遇到ZnS、PbS,慢慢转化
为铜蓝(CuS) 导学案P82 3、4
本节小结
问1:如何理解并应用沉淀生成、溶解、转化? 问2:Ksp与溶解度的关系?
沉淀先后顺序及沉淀PH计算
常温下,浓度均为0.02mol/L的CuCl2、FeCl3、FeCl2的三溶液
物质
Cu(OH)2 Fe(OH)3 Fe(OH)2
Ksp
2.0*10-20 4.0*10-38 8.0*10-16
1.开始沉淀的pH
5
2.1
7.3
2.沉淀完全的pH
5.65
3.2
7.95
3.沉淀的先后顺序 Fe(OH)3>Cu(OH)2>Fe(OH)2
问3:Ksp相关计算如何分析?

浓HNO3 SO42-+Fe3+ +NO2 (4)生成配合物(络合物)溶解法:如氯化银能溶 于氨水,(方程式?)银铵溶液的配制
【思考】钡餐为什么是硫酸钡而不是碳酸钡?
问5:沉淀转化的实质、规律、应用有哪些?
3、沉淀的转化
(1)沉淀的转化是_原_沉_淀__的_溶__解_和_新__沉_淀__的_形_成_的 过程,其实质是_沉_淀__溶__解_平__衡_移__动_ (2)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 溶解度更小的沉淀。Ksp相差越大,沉淀越容
易转化。
化学式 AgCl 颜色 白色
AgI 黄色
Ag2S
Mg(OH)
2
Fe(OH)3
黑色 红色 红褐色
Ksp
1.8×10- 8.5×10- 6.3×10- 1.8×10- 4.0×10-
10
17
50
11
38
AgCl(白色)→AgI(黄色)→Ag2S(黑色)
Mg(OH)2(白色)→Fe(OH)3(红褐色)
§3.4.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 平衡,知道沉淀生成、溶解及沉淀转化的原理 及方法
2、掌握Ksp与溶解度的关系及Ksp相关计算 3、沉淀溶解平衡相关图像分析
问题反馈及预设问题
1、Ksp与溶解度的关系? 2、沉淀生成有哪些方法?有什么应用? 3、如何选择沉淀剂? 4、沉淀溶解的原理及方法有哪些? 5、沉淀转化的实质、规律、应用有哪些? 6、Ksp相关计算、图像如何分析?
【思考】沉淀镁离子,是加氢氧根离子还是碳酸根
离子?已知,氢氧化镁Ksp=1.8×10-11 √ (完全沉淀时镁离
子浓度1×105)
碳酸镁Ksp=6.8×10-6
问2:如何选择沉淀剂?
1、要求除去溶液中某种离子,又不能影响其他离子 存在 2、由沉淀剂引入溶液的杂质离子要便于除去。 3、使沉淀生成的反应进行的越完全越好。 4、遇到含有多种弱碱阳离子混合溶液进行分离除杂 时,要通过调节PH来使离子沉淀。
【思考】要除去这个混合溶液中的Fe2+,可以采用什 么办法?
问4:沉淀溶解的原理及方法有哪些?
2、沉淀的溶解:
Qc < Ksp 时,沉淀发生溶解,使Qc减小的方法有:
(1) 酸碱溶解法:例如:碳酸钙溶于盐酸
FeS、氢氧化铝、氢氧化铜也溶于强酸
(2)生成弱电解对于硫化铜,Ksp很小, 不溶于盐酸、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但溶于硝酸 等氧化性酸,S2-被氧化减小浓度,达到溶解目的 (反应方程式?)
问1:沉淀生成有哪些方法?有什么应用?
1、沉淀的生成:
加入沉淀剂,应用同离子效应,控制溶液的
pH,当 Qc Ksp 时有沉淀生成。
【方法】 ①调节pH法:加入氨水调节pH至3~4,可除去氯 化铵中的杂质氯化铁。(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②加沉淀剂法: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 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 沉淀。(离子方程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