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困难气道管理的新进展 精选文档
困难气道管理的新进展 精选文档
Ⅰ级
Ⅱ级
Ⅲ级
完全暴露声门 部分暴露声门 仅见会厌顶端
可见后联合 不见声门裂
Ⅳ级 无法暴露会厌
Samsoon 评估
Mallampatis 试验 Ⅳ级 Cormack 分级 Ⅲ 级 几乎无法用喉镜完成插管
其它评估
? 建议对那些预计可能发生困难气道的患者使 用其它评估方法。放射学检查,间接喉镜检 查,光导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直接喉镜检查。
? 物理检查 应该从多方面评价气道特点
术前气道物理检查的内容
1.上切牙的长度 2.正常咬颌状态时上、下切牙的关系 3.下颌前伸时上、下切牙的关系 4.上下门齿间距 5.悬雍垂的显露情况
6.硬腭的形状 7.下颌间隙的硬度(顺应性)
较长 明显覆颌(上切牙在下切牙前方) 下切牙无法位于上切牙的前方 <3cm 患者于坐位张口伸舌时不能看到悬雍垂
喉镜暴露困难
? 采用常规直接喉镜经多次尝试均不能显露声 门的任何部分。
气管插管困难
在合并或不合并气管病变的情况下,需要多次 (>3次)尝试方获得气管插管成功。
气管插管失败
? 经过多次气管插管操作仍无法将气管导管插 入气管。
气道评估
? 病史 床旁的详细询问病史以及认真回顾医 疗记录可能有助于发现困难气道
Ⅰ级 可见软腭
咽门弓 悬雍垂
Ⅱ级 可见软腭 咽门弓 不见悬雍垂
Ⅲ级 仅见软腭 不见咽门弓 不见悬雍垂
Ⅳ级 不见软腭 不见咽门弓 不见悬雍垂
Cormack 分级
用喉镜观察喉头结构 Ⅰ级 声门完全显露 Ⅱ级 声门部分显露,见后联合 Ⅲ级 显露会厌或其顶,不见声门 Ⅳ级 声门和会厌均不能显露
Cormack 分级
甲頦间距测量方法
下颌骨水平长度
从下颌角至頦凸的长度 > 9.0 cm 插管困难机率很小 < 9.0 cm 插管困难机率很高
下颌骨水平长度
从下颌角至頦凸的长度 > 9.0 cm 插管困难机率很小 < 9.0 cm 插管困难机率很高
Mallampatis 试验
? 病人用力张类 见软腭和咽门弓,悬雍垂被舌根遮盖 ? Ⅲ类 仅见软腭 ? Ⅳ类 未见软腭
颈部后仰度
仰卧位下做最大限度仰颈,上门齿前端至枕 骨粗隆连线与身体纵轴线相交的角度 > 90° 正常 < 80° 颈部活动受限
备注:枕骨粗隆的位置很容易找到,先把手 指放在颈后凹陷处,以此处为起点向头顶方 向移动,第一个突起的最高点就是枕骨粗隆
甲頦间距
颈部完全伸展时甲状软骨切迹至頦凸的距离 6.5 cm 不会发生插管困难 6.0~6.5 cm 插管会有困难 < 6.0 cm 不能经喉镜插管
光杖及导管钳 4 各种大小及分类的喉罩、插管型喉罩和食管引流型喉罩 5 可弯折的纤维插管设备 6 逆行插管设备 7 紧急情况下建立非创伤性气道通气的装置。例如食管气管联
合插管、中空的喷射通气杆、经气管喷射通气装置 8 在紧急情况下建立有创性气道的设备(如环甲膜切开术) 9 呼气二氧化碳监测器
困难气道的处理
面罩通气困难
? 麻醉医师无法采用纯氧和面罩正压通气使麻 醉诱导前SpO2>90%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仍维 持SpO2>90%。
? 面罩密闭不严、过多的漏气、气体进出阻力 过大。
? 面罩通气不足的体征:胸廓;呼吸音;气道 梗阻;紫绀;胃扩张;SpO2下降;CO2呼出过 少;呼气流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
5.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来确认气管插管 成功
困难气道处理流程
1.评估可能出现的临床问题 2.积极寻找机会补充氧气 3.对于出现的临床问题,判断有关处理技
消
除自主呼吸
3.确定初步的或偏好的方法用于: a 清醒气管插管 b 患者能够进行有效通气但气管插管困难 c 危及生命的情形,即患者即不能有效通气也
不能进行气管插管
4.确定首次尝试失败或不可行时的替换方法:
a 包括处理气管插管困难和通气困难的方法
b 不合作或儿科患者限制了一些项目的选择
c 在局部麻醉或区域神经阻滞下实施手术对困 难气道是一种可选方法,但该方法并不代表 确实解决了存在的困难气道问题,并且也不 能省略需要预先制定困难插管的策略
处理困难气道的基本准备
? 至少准备一个便携式的储物箱,内装处理困 难气道的装备以随时备用。便携式储物箱内 的装备还应该根据操作者的特殊要求、偏好 及操作技术定制。
专用于处理困难气道的便携式储物箱内放置的物品
1 常规应用的各种式样和型号的硬质喉镜片,包括一个硬质纤 维喉镜
2 各种大小及分类的气管插管 3 气管插管引导物,例如半硬质短导芯,可通气的导管更换器,
困难气道管理策略
1.评估发生以下4种临床常见基本问题的可能性 和影响,是单独发生还是合并发生: a 通气困难 b 气管插管困难 c 患者不能合作 d 气管切开术困难
2.考虑以下三种基本处理方法的相对临床优势 及可行性
a 清醒气管插管
全麻诱导后插管
b 使用无创技术开始气管插管 技术
使用有创
c 在尝试气管插管时保留自主呼吸
? 告知患者(或监护人)其可能的风险和有关处理方案; ? 确定至少有一位助手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困难气道处理提供
帮助; ? 在处理困难气道之前预先用面罩进行氧合; ? 在整个处理困难气道的过程中积极寻找机会补充氧气。包括
经鼻导管、面罩、喉罩吸氧,气体吹入法或在尝试气管插管 时进行喷射通气,并且在拔管后经面罩或鼻导管给氧。
困难气道管理的新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于玲
困难气道的定义
? 受过常规训练的麻醉医师所面临的面罩通气 困难和/或气管插管困难的临床状况。
? 困难气道是由病人因素、临床装置以及操作 者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复杂作用的结果。
困难气道的描述
? 面罩通气困难 ? 喉镜显露困难 ? 气管插管困难 ? 气管插管失败
(相当于Mallampati II级以上) 高弓状或十分狭窄 僵硬、坚实、被肿物占据或缺乏弹性
8.甲颏间距 9.颈部长度
<3横指 短
10.颈部粗细
粗
11.头颈部的活动度
颏部无法触及胸部或无法仰头
气管插管困难的预测
张口度(成人)
最大张口时上下门齿间的距离 正常 3.5~5.6 cm 平均 4.5 cm Ⅰ度 2.5~3.0 cm Ⅱ度 1.2~2.0 cm Ⅲ度 < 1.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