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G中国移动TD-LTE分析报告

4G中国移动TD-LTE分析报告


• 8月9日,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称,全球已有沙特Mobily、
TDD (时分双工)
沙特STC、巴西Sky、日本软银、澳大利亚NBN、波兰Aero2、瑞 典3、印度Bharti,以及英国UK Broadband一共9张TD-LTE商用 网络。确定投资和正在测试TD-LTE网络的运营商已有38家
TD-LTE发展趋势 中国移动为何选择TDD?
技术方面:FDD和TDD作为两种不同的双工方式,分别
可以采用对称和非对称的频谱,具有不相上下的性能。在 4G时代,下行流占据绝对优势,TDD高容量、非对称的优 势显现。
芯片提供商方面:华为、中兴、大唐、爱立信等全球主
要系统供应商都推出了TDD/FDD的共平台产品TDD/FDD 共芯片的产品也成为国内外芯片厂家的共同研发方向。为 后期中国移动终端提供保障。
LTE背景介绍 MIMO技术
所谓的MIMO,就字面上看到的意思,是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入多出) 的缩写,是指无线网络讯号通过多重天线进行同 步收发,所以可以增加资料传输率。 MIMO技术不仅可以增加既有无线网络频谱 的资料传输速度,而且又不用额外占用频谱范围, 更重要的是,还能增加讯号接收距离。
通信标准
AMPS、TACS等
GSM和CDMA
TD-LTE、FDD-LTE
宽带信息服务
移动语音服务
较高的通话服务和数据 高速数据、视频通 定位定时、数据采集 传输(移动上网) 话等 、远程控制等
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四代,其中第一代为模拟技术,主要提供移动语 音服务;第二代开始提供移动数据服务,第三代和第四代则提供了更高速 的数据传输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峰值速 率 Gbps
毫秒级 的延迟 :现场 的感觉
TD-LTE发展趋势 全球LTE发展情况
GSA协会是Global Mobile Suppliers Association (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的简称。
2009底TeliaSonera建成全球首张商用LTE网络 截至2013.3.19,全球67个国家已部署163张 LTE商用网络,其中包含154张LTE FDD商用 网络,15张TD LTE商用网络,6家运营商部 署双模网络 2012年开始全球LTE网络规模加速, 预计2013底 全球LTE商用网络将达到248张
芯片厂商技术突破 芯片发展现状——国内方面
在中国移动的大力倡导下,国内企业积极投入LTE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 基于3G阶段在WCDMA领域的积累,海思(华为全资子公司)已推出支持 TD-LTE/LTE FDD/WCDMA/TD-SCDMA/GSM的五模40nm 工艺芯片,无 线接入能力支持CAT4。展讯、中兴微电子和联芯推出的40nm TD-LTE/TDSCDMA/GSM三模芯片已达到商用水平,基本能够共平台支持LTE FDD, 目前正积极投入WCDMA制式的研发。创毅则专注TD-LTE/LTE FDD,并广 泛参与国内规模试验和专网建设。
FDD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进行接 收和发送,用保护频段来分离接收和发送信道。 FDD必须采用成对的频率,依靠频率来区分上下 行链路,其单方向的资源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FDD在支持对称业务时,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频 谱,但在支持非对称业务时,频谱利用率将大大 降低。
TD-LTE发展趋势 LTE的两大阵营—TDD的优势与不足
LTE背景介绍 2G-3G-4G技术演迚上行和下行技术数据对比
TD-LTE速度比2G网络快400倍
下行速率-网络向用户终端发送信息时的传输速率(即下载)。 上行速率-指用户终端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即上传)
LTE背景介绍 展望未来—运营商动态
中国运营商对TD-LTE的态度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将对 全球LTE产业和市场格局产生积极影响。根据媒体信息,中国政 府正在积极推动2013年内发放4G牌照。 中国电信计划采用TDD+FDD混合组网模式,已经于7月下 旬启动招标;中国联通也会采取TDD+FDD融合组网方式。
芯片厂商技术突破 芯片发展现状——国际方面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17家芯片厂商投入TD-LTE芯片的研发。作为移 动通信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高通推出支持3GPP R10的LTE-A/LTE FDD/TDLTE/TD-SCDMA/WCDMA/CDMA 1x/CDMA EV-DO/GSM/GRPS/EDGE多模 芯片,上下行数据速率分别可达50Mbps/150Mbps。同时,高通在其 Snapdragon 800系列芯片中增加了对Windows RT系统的支持,与微软的合作 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LTE终端的多样性。 其他技术较领先的芯片企业如MTK、Marvell等,已先后推出支持TDLTE/LTE FDD/TD-SCDMA/GSM的多模芯片,其中Marvell的PXA 1088 LTE已兼 容WCDMA模式,MTK的MT6589芯片制程已达28nm工艺水平。
芯片厂商技术突破 芯片和终端最新进展
中国移动在2013年5月启动了 TD-LTE终端招标,中标产品包括8 款手机、10款MiFi(便携式宽带无 线装置)、4款数据卡和3款CPE (一种接收 wifi 信号的无线终端接 入设备)。此次招标降低了对终端 多模多频支持能力的要求,TDLTE/TD-SCDMA/GSM三模为必 选项,LTE FDD/WCDMA为加分 项;中国移动同时明确,在中国 TD-LTE商用初期,单卡双待手机是 TD-LTE手机的主要产品类型。 2013年下半年,28nm工艺TDLTE终端芯片供应商将增加到6家, TD-LTE手机商用化进一步加快。
• 中移动采取由TDSCDMA技术演进的TD-LTE技术,于2010年开
始开展测试。
TD-LTE发展趋势 LTE的两大阵营—TDD与FDD工作原理
TDD用时间来分离接收和发送信道。在TDD 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 接收和发送使用同一频率 载波的不同时隙作为信道的承载, 其单方向的资源 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时间资源在两个方向上进 行了分配。某个时间段由基站发送信号给移动台, 另外的时间由移动台发送信号给基站,基站和移 动台之间必须协同一致才能顺利工作。
LTE背景介绍 LTE设计的目标——用户的体验“多”“快”“好”“省”
业务种类“多”: LTE不仅能够支持2G/3G网络下的话音、短信、彩信;同时还能 够支持高清视频会议、实时视频监控、视频调度等高带宽实时性业务。不仅能够满足 个人用户上网冲浪的需求,还能够满足集团客户视频、高清业务的需求。 上网速度“快”:LTE峰值速率能达到百兆以上,是目前3G速度的5倍多。同样下载 一部1GB的高清电影,使用3G网络最快需要接近7分钟,而使用LTE网络,不到1分30 秒。如果将载波聚合新技术应用到LTE中,就是把多个频率同时分给一个手机同时用, 实现手机上网速度的成倍提高,那上网速度就更快了,一部1GB的高清电影40s内就能 完成下载。 用户感知“好”:LTE 网络时延比3G网络一半还要低,对于在线游戏、视频实时传送 等这些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感知特别好;LTE还有一个永远在线的特点,用户只要开机 就会进入网络连接状态,真正实现随时随地上网;LTE在用户高速移动情况下,连接性 保持好,用户在高铁上通过LTE网络可以实现网上冲浪。 频谱资源“省”:和3G相比,在组网频宽上,LTE可以用1.4、3、5、10、15、 20Mhz六种频宽进行组网,频谱利用率要高于3G,能更好的利用目前非常宝贵的频率 资源。
多输入多输出
单输入多输出
多输入单输出
LTE背景介绍 什么是LTE?
LTE——长期演进LTE (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主导的无线通信技术 的演进。 LTE——被视作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 也被通俗的称为3.9G,这种以OFDM/FDMA 为核心的技术可以被看作“准4G”技术 LTE——在20MHz频谱带宽能够提供下行 100M bit/s 、上行50M bit/s的峰值速率。
在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于今年8月正式明确了终端多模
多频段作为TD-LTE产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为终端产业提供 了明确的产品需求,加速引导终端产品的推出和成熟。
其他方面:LTE发展初期,除欧洲、北美洲已使用FDD外,
非洲、拉美等地区LTE市场仍在计划中,中国移动选择 TDD有利于国内设备商拓展市场。
TD-LTE发展趋势 中国移动相比其他运营商优势
TD-LTE发展趋势 LTE的两大阵营
• LTE-FDD的更具先发优势,在终端成熟度上也领先LTE-TDD一年
FDD
(频分双工)
以上。
• 2007年9月,全球最大移动运营商英国沃达丰和美国第二大移动
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率先启动了FDD-LTE的部署工作。目前 大部分国家和运营商在(试)商用的4G网络均采用FDD-LTE技术。
核心优势:1、广泛的TD-SCDMA基站,截止2013年Q2已建成33万个基站;
2、庞大的用户总量,截止2013年Q2在网用户13787.9万人; 5月份新增TD-SCDMA用户937.4万户,新增用户数量超过了电 信、联通新增3G用户之和。计划到2013年年底超过2亿用户; 3、率先获取4G拍照。
TDD优势
TDD不足
(1)能够灵活配置频率,使用FDD 系统不易使用的零 散频段; (2)可以通过调整上下行时隙转换点,提高下行时隙 比例,能够很好的支持非对称业务; (3)具有上下行信道一致性,基站的接收和发送可以 共用部分射频单元,降低了设备成本; (4)接收上下行数据时,不需要收发隔离器,只需要 一个开关即可,降低了设备的复杂度; (5)具有上下行信道互惠性,能够更好的采用传输预 处理技术。
LTE背景介绍 展望未来
到2020年,无线网络也许能够
移动数据流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