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12坐井观天 教案(部编版)

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12坐井观天 教案(部编版)

12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会认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通过朗读课文,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5.理解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青蛙、小鸟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会认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青蛙和小鸟,他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学们说好吗?
(课件出示青蛙和小鸟的图片)
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他们谁也不让谁,咱们来看看它们是为了什么事而争吵,请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好吗?
出示课题: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能读成句。

组内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汇报交流。

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

2.出示新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3.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了解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出示水井。

(课件出示)
(2)观察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3)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指导朗读。

4.质疑、释疑。

四、指导书写生字。

1.井,jǐng,拼读音节,读词语:井沿。

(1)识记字形。

(2)指导书写:独体字。

第一笔横比第二笔横短,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2.观,guān。

读词语:观看。

(1)识记字形:左右结构。

(2)指导书写:左窄右宽,左边的“又”字的第二笔是“丶”。

3.沿,yán,拼读音节,读词语:井沿。

(1)识记字形。

(2)指导书写。

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②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口”左边的竖压竖中线,“”的下面
③教师示范,学生仿写,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

4.答,dá,拼读音节,读词语:回答。

(1)识记字形,上下结构,上边是竹字头,下面是“合”。

(2)指导书写:上窄下宽,注意中间的“人”字要写得大一些。

5.渴,kě,拼读音节,读词语:口渴。

(1)识记字形: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口渴要喝水,和水有关。

(2)指导书写: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人”要写得小一些。

6.喝,hē,读词语:喝水。

(1)识记字形: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字旁,右边同“渴”的右边。

(2)指导书写。

7.话,huà,读词语:大话。

(1)识记字形: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字旁。

(2)指导书写:左窄右宽。

8.际,jì,拼读音节,读词语:无边无际。

(1)识记字形:左边是双耳旁,右边是“示”。

(2)指导书写:左窄右宽。

左耳旁是两笔,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五、巩固练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井沿坐井观天回答口渴喝水大话无边无际【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一、复习导入。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讲了谁和谁的什么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第2~7自然段。

1.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板书:青蛙小鸟)
2.汇报读文情况。

师:刚才你在小组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3.理清两者观点。

请一组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从小鸟和青蛙的对话中,你听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要争论吗?
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板书: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板书: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4.学习小鸟的话。

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呢?从哪儿看出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出示课件)
(1)师:能告诉我们一百多里有多远吗?(随机指导朗读)
(2)想象说话。

(出示课件)
小鸟飞得这么远,都飞过哪些地方,看到过什么?
(3)看图小结。

小鸟飞呀飞,他飞过,看见;飞过,看见;飞过,看见。

就这样飞了一百多里,小鸟看到的东西可真多呀!
飞得越高,飞得越远,看到的东西就越多,我们可以这样形容小鸟——板书:见多识广,知识丰富。

师:小鸟飞过这么多的地方,所以他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

小鸟是怎样告诉青蛙,让他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
▲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出示课件)
(1)指导朗读。

(2)你还知道哪些地方也是“无边无际”的?指名说:无边无际的()
你们可真棒!说得好极了!青蛙听到外面这么热闹,他是怎么想的?
5.学习青蛙的话。

师:青蛙相信了吗?找出句子读一读。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出示课
件)
(1)青蛙的哪个动作表明了他不相信小鸟的话?(笑)
(2)青蛙认为自己,所以坚信。

师:那青蛙有没有说错?
做实验:用手卷成筒看天花板,说说你的感受。

(3)小结:青蛙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和井口一样大小的这块天,其余广阔的天空都没有看到,所以他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

(板书:坐井观天)
三、分角色表演。

1.同桌对读,选拔优秀朗读者。

2.点名让两个学生上台表演,可以加上动作,使表演更生动。

四、课外延伸。

我们把《坐井观天》的故事重演了一遍,被青蛙听见了,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小朋友,我知道错了,可是我怎样才能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呢?快帮我出出主意吧!”
1.学生各抒己见。

如何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人?
2.齐说:我们不要像青蛙一样做“井底之蛙”,要像小鸟一样站得高,看得远,做一个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人。

(出示课件)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青蛙小鸟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坐井观天见多识广,知识丰富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

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地品味语言呢?以下是我的反思:
1.关于本文解析,我主要从重点词语入手。

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语,来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

顺带指出说大话是指说夸张、不切实
际的话。

我发现学生在学的时候,兴趣很浓,并且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个词语以及青蛙当时的心情。

2.关于寓意达成的反思。

在课文教学的最后环节,需要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意识到:不要做井底之蛙,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让学生自愿选择做在外面飞翔的小鸟,怎样达到这个效果呢?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用多媒体课件,配上动听的音乐,展示小鸟见过的缤纷世界:飞过广阔的海洋,飞过无边的沙漠,飞过茂密的森林,飞过美丽的田野,飞过清澈的小溪,也没有看到天的边,而这时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抬头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此时小鸟的广博见识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顺理成章地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缤纷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

这样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教学随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