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对企业获利能力分析的探讨作者:王琳清学校:红桥电大专业:会计学年级: 2012 春会计本学号: 1212001201014指导教师:宋新力2 0 1 4 年5月对企业获利能力分析的探讨目录一、企业获利能力分析概述................................... . (1)(一)获利能力的内涵 (1)(二)获利能力分析对不同利益主体的重要性 (2)(三)影响获利能力的因素 (3)1受营销能力的影响................................. .. (3)2税收政策对获利能力的影响 (3)3利润结构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 (3)4资本结构对获能力的影响................................ .第4页二、企业获利能力的具体分析. (4)(一)对销售获利能力的分析 (4)(二)对资产经营获利能力的分析 (6)(三)对所有者投资获利能力分析 (6)三、企业获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6)(一)销售额分析不能客观评价企业获利....................... ..第6页(二)税收政策对获利能力的影响不容忽视 (7)(三)利润结构会对企业获利能力产生影响............... .... ..第7页(四)关注资本结构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 (7)(五)注意资产运转效率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 . (7)参考文献.......................................... ... ... (8)对企业获利能力分析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企业获利能力指标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财务指标,换句话说,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
只有企业获利,才能体现存在的价值,利润是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重要保障。
赚取利润是企业存在的首要目标,因而对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就企业最关心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从获利能力的内涵,及对不同利益主体的重要性出发,对该企业销售获利能力、资产经营获利能力、资本经营获利能力以及对企业的获利能力展开分析,然后对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企业获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股东,企业职工还是国家税务机关都非常关心企业的获利能力。
因为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与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债权人的债权安全,企业职工的劳动权益乃至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等息息相关。
【关键词】企业 ; 获利能力 ; 评价一、企业获利能力分析概述(一)获利能力的内涵获利能力,也称盈利能力,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最大限度赚取利润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获利能力的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利润是相对于一定资源投入而言的。
利润率越高,说明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利润率越低,说明获利能力越差。
企业的获利能力反映了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
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与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债权人的债权安全、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乃至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等都密切相关。
因此,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获利能力。
(二)获利能力分析对不同利益主体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其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最直接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并维持企业持续稳定地经营和发展。
持续稳定地经营和发展是获取利润的基础;而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和保证。
只有在不断地获取利润的基础上,企业才可能发展;同样,获利能力较强的企业比获利能力较弱的企业具有更大的活力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获利能力是企业管理人员最重要业绩衡量标准和发现问题、改进企业管理的突破口。
对投资者来说,企业获利能力的强弱更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投资者是企业财务和实物资本投资者,是企业净资产的所有者,其利益来源于资本收益和股利收益。
企业获利能力对企业的利益关系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企业获利能力强,能够赚取丰厚的利润,则债权人的利息和本金都有了偿还保障,经营管理者获得了良好的业绩以及根据业绩支付的奖励,投资人有了分配股利的基础,国家有了收取所得税的依据,企业职工有望增加劳动收入和改善福利待遇。
因此,获利能力是任何企业、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利益关系人都非常关心的。
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利润。
而企业进行获利能力分析的目的是想利用企业获利能力的有关指标反映和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并且通过获利能力分析发现企业经营问题,以便企业更好的盈利。
1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对长期债务而言。
获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企业举债时,债权人势必审查企业的偿债能力,而偿债能力的强弱最终取决于企业盈利能力。
因此,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对债权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2对于股东投资人而言,企业获利能力的强弱更是至关重要的。
在市场经济下股东往往会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比财务状况、营运能力更重要。
股东们的直接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利润,因为对于信用相同或相近的几个企业,人们总是将资金投向盈利能力强的企业;股东们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率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股息与企业的获利能力是紧密相关的;此外,企业盈利能力增加还会使股票价格上升,从而使股东们获得资本收益。
3对于企业职工来说,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
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上的竞争,企业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就能为员工提供较为稳定的就业岗位、较多的深造和发展机会、较多的薪金及物质待遇为员工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能吸引人才,使公司员工更努力为企业工作。
4企业获利能力的情况更有利于政府部门评价企业,政府通过考察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能够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及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企业获利能力越强,则意味着实现利润越多,对政府税收贡献越大,政府就能有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各项公益事业,更好的形式社会管理职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三)影响获利能力的因素1、受营销能力的影响营销能力是获利能力的基础,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证。
如何全方位地增加市场份额是企业获得稳固、长期、较高收益的关键。
首先,企业的营销能力受营销策略影响。
而营销策略与产品生产周期有关。
所以企业应根据每个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特点选择不同的营销策略。
其次,营销状况也与分销渠道有关。
企业在选择分销渠道时,可根据产品的因素如产品的易毁性、产品的单价、产品的体积与重量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做出恰当的选择。
再者,还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及时了解营销状况,严格执行各种销售目标。
2、税收政策对获利能力的影响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
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进步。
因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
3、利润结构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非经常项目收进共同构成,一般来说,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收益占公司利润很大比重,尤其主营业务利润是形成企业利润的基础。
非经常项目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企业总体利润中不应该占太大比例。
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不仅要注重对企业利润总量的分析,也需要对企业利润构成进行分析。
4、资本结构对获能力的影响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负债经营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
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企业借款利息率时,企业负债经营可以增进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企业负债经营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
有些企业只注重增加资本投进、扩大企业投资规模,而忽视了资本结构是否公道,有可能会妨碍企业利润的增长。
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的过程中,很多财务职员也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只注重对企业借进资本或只对企业的自有资本进行独立分析,而没有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结构是否公道,因而不能正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企业获利能力的具体分析(一)对销售获利能力的分析1 销售毛利分析所谓销售毛利,是指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之差。
销售毛利的计算有绝对数和相对数两种方式。
绝对数方式即计算销售毛利额,相对数方式即计算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分别如下: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可见,销售毛利额所表示的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扣除主营业务成本总额后的剩余,它是可以用来抵偿各项费用并最终形成利润的数额。
由于它是一个绝对数指标,不同规模的企业间销售毛利额的差异较大,因此该指标的有用信息含量相对较少。
相反,销售毛利率是指销售毛利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它表示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获取的毛利额。
销售毛利率是企业获利的基础,单位收入的毛利越高,弥补各项期间费用的能力越强,企业的获利能力也越高。
影响毛利变动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市场供求变动而导致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的升降以及购买价格的升降,由于我们对外部市场的驾驭能力有限,通常应适应市场变化,从内部因素入手寻求增加毛利额和毛利率的途径,所以了解有哪些内部因素会对毛利产生影响相对更为重要。
通常,影响毛利变动的内部因素包括:开拓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成本管理水平(包括存货管理水平);产品构成决策;企业战略要求。
2营业利润率分析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营业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衡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净获利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营业利润率指标反映了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所赚取的营业利润的数额。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中最基本、最经常同时也是最稳定的组成部分,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的多少,是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质量好环的重要依据。
同时,营业利润作为一种净获利额,比销售毛利更好的说明了企业销售收入的净获利情况,从而能更全面、完整地体现收入的获利能力。
显然,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越强;反之,则获利能力越弱。
对于营业利润率而言,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营业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
其中,营业利润同方向影响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越大,营业利润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