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幸福观教育课件

幸福观教育课件


没有华贵生活,生活在北格陵兰岛 的因纽特人;生活在没有电灯和活水 的屋子里,肯尼亚牧羊一族,马赛 人。 • 还有更能证明 Gilbert 的观点——财富 只能在你从一贫如洗中脱离出来才能 买到幸福,那些住在加尔各答贫民窟 的人,他们在经济学上形容的地位比 无家可归更低等, • 但他们给自己打 • 了4.6分。
强大精神 高贵人格 幸福人生
什么是幸福?
• • • • • • 人人都渴望幸福, 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 有的人获得了成功, 但他可能觉得幸福离自己渐行渐远。 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在于他是如何理解和 体验幸福的。
观点一
心理学家把幸福定义为: 一种愉悦的、快乐的心理 感受。
一个人内心的这种愉悦和快 乐很容易实现,一顿美食、一 天没有压力的轻松的生活、一 次感动、一句别人的赞美等 等,都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快 乐的心理感受。是的,生活中 有很多快乐的东西, •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 • 受,就会有一次次 • 幸福的体验。

• 美国残障教育家海伦•凯勒,虽然仅仅享有 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但是她为了改善美 国盲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处奔走,为美 国盲人基金会和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现 名为海伦•凯勒国际组织)广筹善款,把自 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 的一生都是从容、淡定的,乃至在去世时, 她也是安详的。海伦凯勒的一生是幸福的 一生,这是因为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对 她的爱和尊重。

林则徐说过“子若如我,留金钱何用? 子若不如我,留金钱又何用?”这句话告诉 我们,人有了道德和才能,他就会获得爱 和尊重,他就有价值,就能获得认可,就 能安身立命,就能获得幸福,否则有再多 的钱也守不住,也谈不上幸福,还可能穷 困潦倒。可见人的道德和 • 才能远比金钱重要,一个 • 人没有了道德和才能, • 金钱对他是毫无价值的。
• “我们在此铭心相约:一切皆不能将 我和祖国的命运分开,无论是天灾, 还是人祸,是金钱,还是权势,是疾 病,还是劳累。是为志。由此,我将 发愤努力,上下求索,勤于思考,勇 于实践。是为行。直至民族复兴、天 下大同,此心乃敢稍息。是为公。赤 子之心,山川可鉴。谨此镌金刊石, 此为共勉。”
• 一个人的命运,应该和他的祖国、 它的民族相约在一起,一个人的责 任和使命应该和他祖国的命运、民 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人才 是高贵的人,值得人敬仰的人,生 命的价值才最大,我们应该有这样 的责任和使命。

• 但是,这种幸福的感觉会持 久吗?能真正让人感到幸福 吗?让我们来看看幸福的结 构。
幸福结构 我们说,幸福既包含主观元素,也 包含客观元素。 快乐的心理体验是幸福的形式、样 态,它是主观的,这是幸福的浅层结 构;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得到 实现和生存发展的某种完满是幸福的 内在本性,它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是幸福的深层结构。
爱来唤醒、知识来引领、 信来支撑
那么我们如何获得爱和尊重? 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使我们 获得幸福呢?
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人本哲学》 中说:“幸福美好的人生要由爱 来唤醒、知识来引领、信来支 撑”。
爱是获得幸福人生的首要条件。
爱他人的理由
• 第一,出于感恩。
• 中国的传统美德孝,不要丢掉。除了父母 以外,还有很多人对我们有恩,老师、朋 友、同事、领导,单位,还有故乡,还有 国家,还有自然。这就看一个人有没有感 恩的心?
• 《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天资愚钝、木 讷寡言,缺少成为优秀士兵的潜质,在进 军营之初,饱受人们的批评和排斥,但是 他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和 “做有意义的事”的理想,以比其他人成 倍的付出,最后成为了老A,成为最优秀的 士兵,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戴,实现 了自己人生的突击。

这就是信念强大的力量,它让我们拥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 终属楚”的自信,它让我们拥有把爱当成 责任和使命的担当,它让我们谨记不懈求 知,才能以智慧实现自我的价值。信念支 撑着我们获得幸福美好人生。
全国道德模范杨怀保也是一样,他 虽然出生于陕西的贫穷山区,但是他 边上大学边勤工俭学,不仅担负起家 庭的责任,照顾家中体弱多病的父母 和年幼的弟弟,还给上千名贫困大学 生提供了帮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 致称誉和尊重,实现了自 • 己的幸福人生。

幸福结论二
• 一个人哪怕是身体残疾,哪怕是出身 贫苦,但是只要拥有别人对他的爱与 尊重,只有拥有了爱、尊重和自我价 值的实现,实现了自己高贵的人格, 就能拥有真正的幸福人生。那些只注 重生理满足、物质享受的人,必定是 空虚、乏味、孤独的人,是痛苦和不 幸的。

第二,出于责任。每个人自己有个角色定 位。作为一个儿子,作为一个女儿,作为一个丈 夫,作为一个妻子,作为一父母,作为一个学 生,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都要尽一份责任。 当医生的首先要治病救人,在治病救人的前提下 去赚钱。当老师的要为人师表,当公务员的要维 护公共利益,在这个前提下考虑自己的利益。企 业是要赚钱,但企业要承担责任,对顾客负责、 对社会负责。作为学生也要承担责任,对家庭的 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如果一个人只讲自利,不 讲责任,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
幸福定律
幸福的久暂与其结构的深浅称正 比:心理体验越浅显,幸福感越低; 心理体验越深入,幸福感越持久。
幸福结论一
• 幸福的生活并不那么简单,一时 的快乐并不是幸福的生活,更不是 幸福的人生,也就不是真正意义的 幸福。幸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 学概念。
误区2
• 有的人认为钱是最重要的,有钱就 有了一切,所以幸福的生活就是数 钱数到手抽筋。
•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只有善 心,善可能成为恶。对于病人而言,能干 的医生,比最忠诚的朋友更有用。知识提 升了我们履行责任和使命的能力,使得我 们更有价值,更能获得爱和认可。
有了爱的付出和知识的获得,我 们还需要毅力,需要信念的支撑。

在追求幸福美好人生的道路上,必然充 满着坎坷、曲折,每一次幸福的体验,必 然伴随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它的获 取,必然需要我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 现,所以幸福的获取需要信念的支撑,信 念使我们拥有了克服任何艰难困苦、适应 任何环境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第三,出于同情。人家是人,我也是 人,人和人之间有怜悯心、同情心,对有 困难的人要帮助。看到汶川大地震那些画 面,我们会流泪。我们有责任来帮助人 家。同事碰到困难,遇到困惑,李同学过 去一直是笑嘻嘻的,最近两天不说话了, 怎么啦?主动关心他一下。

如果把这种行为理解为简单的关心,那 就不是爱了,它其实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作为青年人,不但要做好身边的小事, 担负起对亲人、对朋友、对身边所有人的 责任,更应该有报效祖国、复兴民族的责 任和使命。我们应有齐家之志,立治国宏 志,齐天下伟志。正如杭州二中赤子之钟 上的铭文所见:
为了使我们拥有高贵的人格,幸福 的人生,我们更应从哪些方面去努 力呢?
观看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全国中小学 生的演讲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但是他不断 捐出自己的财富,直至2008年捐出了 自己所有的财富,支持在全球医疗健 康和教育领域的慈善事业,比尔盖茨 在这些关键领域的慈善支持使全人类 都受益,同时帮助更多的人有了追求 幸福的物质条件。比尔盖茨的无私奉 献赢得了世界人民对他的敬仰,获得 了内心爱的满足,实现了 • 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从 • 而拥有了幸福美好的人生。

这是一项全球性的调查(人们是否觉得 自己的生活很充实)中得出来的。这份调 查问卷要求人们用1-7分来评定自己的幸福 程度,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而7分表示 “非常满意”。 • 美国的富豪平均评分为5.8分;加尔各 答(印度东北部港市)的无家可归的人的 平均评分为2.9分。
• 但在你在认为金钱是可以买幸福之 前,请看一看还有谁也给他们自己 打5.8分!

幸福结论 二金钱≠幸福那幸福究竟是什么呢?• 著名心理学家、 哲学家马斯洛, 通过对人性的长 期研究,认为人 的需要分五个层 次: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爱 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和自我实现 的需要。

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一个生命存 在的条件,是人活着的条件。但人并不仅 仅为了活着而活着,人活着是为了获得爱 和认可,人所有活着的终极目的就在于此。 因此人只有得到爱和认可才会得到满足, 这种满足是对生活的满足,会使人的生活 变得恬静安祥。这远远高于一次愉悦、快 乐的心理感受,这是真正的幸福,幸福人 生也必然是以追求人生的尊重和认可为目 的的。
我们对别人的爱、对社会、对国 家的爱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责任感和 使命感。之后,我们更需要知识。什 么是知识呢?知识就是对自然的认 识,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科学的态 度,它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总和。
幸福的人生需要只是来引领

中世纪时,一个国家出现了瘟 疫,有一个牧师非常的虔诚、富有爱 心,为了缓解他所在教区教民的痛 苦,牧师带领人们聚集在教堂里祈 祷,结果在如此拥挤的环境里,瘟疫 得以更加迅速地传播,最后导致这位 牧师的教区的瘟疫疫情远比其他没有 强烈爱心的牧师的教区更严重。

幸福美好的人生要由爱来唤醒、知识来 引领、信念来支撑。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 命,爱唤醒了我们沉睡的人性;知识能提 升我们履行责任和使命的能力,引领我们 去实现爱、获取爱。爱和知识能换来爱的 满足、尊重的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 再辅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持之以恒的 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幸福美好的人生 才能实现。所以在实现幸福人生的过程中, 爱、知识、信念缺一不可。
• 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的作者和编剧罗琳,在 全世界都极具影响力,被人们所爱戴,但是在她 获得幸福人生之前,也有过很长一段身无分文、 流落街头的经历。她还遭遇了家庭的不幸,事业 上也不被别人重视和欣赏,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 但是她一直坚持写作,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写作和阅读上,用她 自己的话说:“活着是为了完成多年的梦想。” 正是她这种坚定地信念,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就 了她的梦想,成就了她幸福的人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