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造部内审表

制造部内审表

过程名称
C3.2生产过程管理
部门
制造部
过程绩效指标
一次检验合格率≥98%
AS条款
7.5、6.4
输入(I) /
输出(O)
生产计划,控制计划,设备工装,有资格员工,合格计量器具,合格材料,工艺、技术文件,法律法规要求;安全生产要求及适宜的条件;产品防护要求及适宜的防护条件;精益生产的要求/满足合同/订单要求的合格产品、生产日报表、控制图等过程监视记录
检查记录
客观证据
评价
1.用生产计划、作业指导书、生产流程单和完好的设备和由文件规定的检验方法及频率来保证产品的生产始终在受控的条件下进行。
2.是,通过流转卡可以核查
3.控制要求的内容完整。
4.是,在所有的工序的显著处都配有作业指导书。
5.无此项发生。
6.文件中规定了使用何种方法识别产品。产品的标识和文件规定相符。
5.生产过程中是否发生由供应商、顾客以及本公司所引起的各项变更?若有,需追问以下问题:
是否在实施前进行了可行性评审?是否对实施的更改进行了验证、确认?(查产品技术更改申请单(ECR),产品技术更改通知单(ECN),客户确认资料。)
是否执行FAI要求。
6.是否在产品实现的整个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询问现行的产品标识,核对文件规定,查看现场)
(查看程序文件,参观公司)查看下列情况
a . 清洁;b . 预防、发现和去除外来物;
c . 对敏感产品特殊处理;d .标记和标签,包括安全警示;
e . 贮存寿命控制和存货周转;f . 对危险材料特殊处理。
10.是否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查:相关文件的规定)
11.是否执行先进先出原则?
检查记录
客观证据
评价
7.检验时发现产品外观有缺陷是按规定放入不良品区。
8.产品的标识具有可追溯性。
9.在公司内部加工到产品交付,针对产品要求进行防护,内部加工采用工位器具,包装、储存有作业指导书,另外包装箱有标有运输、搬运和存放等要求的标记。
10.定期做库存检查,以便了解库存产品状况。库存的要求没明确识别,如温湿度的要求
审核员: 接待人:QR-ZG-035-A-___
过程名称
C3.1生产计划
部门
制造部
过程绩效指标生产计划完成率≥9Fra bibliotek%AS条款
7.5
输入(I) /
输出(O)
批准后的合同订单、要货计划;试生产计划、库存情况、设备状况、工装状况、材料到货情况;精益生产原则;安全库存表/满足用户需求的生产计划、月度生产情况统计表、计划调整记录
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检查方式
7.是否针对监控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
(询问现行的产品状态标识,核对文件规定,查看现场)
8.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时候,是否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询问现行的可追溯性流程,最近的案例)
9.在公司内部加工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是否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产品防护是否包括防护性标识、搬运、包装、储存和保护?产品防护是否也应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生产计划控制程序
检查方式
1.生产计划单/流程单的编制是否体现订单驱动?是否能达到准时交付产品的要求?
2.本过程衡量指标是否监视?
检查记录
客观证据
评价
1.生产计划的编制由订单驱动,能达到准时交付产品的要求。
2.本过程衡量指标已监视。
过程名称
C3.2生产过程管理
部门
制造部
过程绩效指标
一次检验合格率≥98%
AS条款
7.5、6.4
输入(I) /
输出(O)
生产计划,控制计划,设备工装,有资格员工,合格计量器具,合格材料,工艺、技术文件,法律法规要求;安全生产要求及适宜的条件;产品防护要求及适宜的防护条件;满足合同/订单要求的合格产品、生产日报表、控制图等过程监视记录
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1.执行先进先出原则。
12.有适宜的工作环境。符合5S管理。生产现场基本上清洁有序,能满足产品生产的要求。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检查方式
1.是否获得必要的资源来确保产品在受控的条件下形成直至最终交付过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查控制计划,检验/作业指导书,流程单,生产设备,测量和监控设备)
2.生产过程中对所有产品的是否可核查性
3.控制要求的内容是否完整?当有变更时,是否重新评审和更新?
4.是否给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岗位配置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易于得到?这些作业指导书是否源自控制计划、产品实现策划过程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