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部内审检查表

生产部内审检查表

3.有哪些外来文件?其识别、分发是否受控?
4.EMS运行的各类关键岗位是否得到现行文件版本?
4.2.4
四.5.4
记录控制
1.记录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标识是否达到惟一可追溯?
2、记录是否确定了保存地点、方式、期限?保存环境设施是否适宜?检索是否方便?保存期是否适宜?对失效的无保存价值的记录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置?
1、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是否按文件要求进行测量?是否能说明测量方法?
2.查部门有无目标和指标。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
3.建立目标时是否考虑了四个方面:①法律法规,②重要环境因素,③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④相关方的观点。
4.查目标、指标是否尽可能量化;尤其是环境指标,通常应当是定量的,同时还应有实现该指标的时限规定;
5.环境管理方案能否保证相应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5.5.3
内部沟通
四.4.3信息交流
1.公司内部有哪些沟通方式(如质量例会、报告制度等)?内外部的信息交流渠道是否畅通?
2.各类人员是否了解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3.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接收、处理和答复记录是否完整。
5.6
四.6
管理评审
1查管理评审的计划,其输入的内容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要求。
1.是否确定了从事影响质量工作的各类人员的能力?
2.为了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是否提供了培训或其他措施?查计划和实施情况。
3.是否评价(包括考核、观察、问卷等)所采取措施(培训)的有效性?
4.是否保持了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抽查员工档案。
5.5.查培训计划中对重要环境因素或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岗位或职工进行相应培训;各管理层、职能部门是否得到必要的培训;对供方和承包方,是否需要培训,(对管理员工,合同方,临时工等的人员是否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什么。
2.当发现过程策划的结果未满足要求时,是否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1.是否对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活动编制了程序;如节能降耗、固体废物处理。
2.有关采购涉及的重要环境因素所建立的相关程序与要求是否通报给供方;
3.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岗位有哪些?,是否建立了相应程序;
四.3.1环境因素
1. 查部门有无环境因素清单,环境因素的识别是否充分(产品活动和服务,结合企业特点现场确认是否遗漏,从能够控制,能够施加影响两方面);
2. 查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和确定是否遗漏;
3.建立管理目标时是否考虑了重要环境因素;
4.有无遗忘了异常、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
四.3.2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2管理评审计划是否得到审批和发放。
6.3
基础设施
1.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确定和提供了哪些设施?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维护?
2.设施、设备是否符合产品的需要?
6.4
工作环境
1、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工作环境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得到了管理?
(提供怎样的工作环境满足生产、办公的要求。)
6.2
人力资源
四.4.2
能力意识和培训
4.上述程序有无支持的作业文件。查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
四.5.1
监视和测量1.ຫໍສະໝຸດ 否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例行监测,有无记录?
2.是否对环境绩效进行监测。对运行控制程序、应急程序及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查记录。
3.是否对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每季度进行例行检查;查记录。
4.如何进行对环保法规、标准的遵循情况检查评价。发现不符合是否进行信息交流和处置;
四.4.7应急准备和响应
8.5.2纠正措施
8.5.3预防措施
四.5.3不符合纠正措施
1.是否确定了与异常、紧急情况有关的工作岗位;
2.这些岗位的程序中有无对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内容;
3.是否定期试验应急措施;是否经过应急培训演习?
1、是否明确各类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的责任部门,其职责是否明确;
2、是否有针对相关方投诉采取的纠正措施要求;
四.5.2
合规性评价
5.4.1
质量目标
四.3.3目标、指标和方案
1有无相关法规及标准清单;清单是否适宜、充分?有无适用的法规及标准。
2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获取渠道是否可以满足要求;如何使相关人员及时获悉并得到新获取的法规;法律法规的摘要是否发布。
3、环境守法证明是否从相关上级部门开出?
1、法律法规符合性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
FT4-09-03
受审核部门
生产部
部门代表
编制人/日期
审核员
审核地点
审核时间
审核
依据
审 核 检 查 内 容
现 场 审 核 记 录
不符合
报告单号
4.2.3
四.4.5
文件控制
1.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充分与适宜?
2.文件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查?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改状态是否易于识别?
3、查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情况;
8.2.2
四.5.5
内审
8.2.3
过程和监视和测量
四.4.6
运行控制
1.是否对内部审核方案按程序文件的规定进行了策划?策划的结果是否适合组织的现状?
2.是否按策划的要求予以实施?(年度计划、实施计划)
3.审核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独立性?
1.为了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对管理体系过程采取了哪些适宜的监视和测量方法?效果如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