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会利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实际距离。
3、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比例尺的意义
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自学问题
自学(要点)问题
1、分析题目,明确思路,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具体写出解题步骤,并且清楚此法解题的依据是什么?
课题: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教材简析
本节课实际上是由行程问题和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两部分构成。教学时,可以出示题目,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选择汇报。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知识,在本单元的第一个信息窗中也认识了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是依据比例尺的意义进行计算的,教学时要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
2、你还有什么问题?
二、小组长带领组员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并对不懂的问题相互释疑,同时记录下通过交流还不明白的问展示
1、师提问:通过自学和讨论,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吗?
预设:为什么要解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
2、学生展示其他的方法,算术法求出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的依据是什么?
2、数值比例尺中单位问题。
3、理解数值比例尺的含义。
四、归纳总结
1、分析题目,想要求时间,要先求路程,求路程就是求实际距离。
2、有两种方法求实际距离,可以根据比例尺列出比例式,也可以用算术法。
五、巩固训练
课本第58-59页,第1-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教后反思
理论联系实际,力求走进生活。在选题时,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例子,学生能体会出,甚至有过亲身体验的生活情境,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积累生活的经验。
但是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出现的小错误不断,比如单位的统一,比如算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