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格式,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二氧化硫是学生初步认识环境污染一种主要物质,二氧化硫的性质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通过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了解掌握,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及辨证认识化学物质。尤其是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学习了硅、氯及其化合物,对非金属物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教法分析: 二氧化硫是集氧化性、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在教学设计中对每个问题的提出、思考、探究既要切合实际。因此,设计了“以性质预测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实验探究过程,并与多媒体小组讨论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四、三维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化学特性等;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2. 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氧化性与漂白性 难点: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设计 六、教学方法与思路——启发探究式教学法 总体教学思路:质疑激趣→实验引探→媒体释疑→启思诱导→合作研讨→反馈小结
七、教学过程 DOC格式,
课题 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展示]开心果、酸雨、葡萄酒中二氧化硫,提出疑问。 [讲述] 酸雨危害,食品安全,同时二氧化硫也是葡萄酒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 [板书] 二氧化硫的性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启思诱导 [展示]结合生活中燃放鞭炮气味同时观看视频, [提问]实验中有什么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讨论]小组讨论归纳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对二氧化硫产生浓厚兴趣,同时也急需掌握物质的性质 从众所周知的身边知识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交流总结 [提问]实验中有什么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板书]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比空气重、易溶于水 学生活动,观察视频并利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得出SO2与空气的密度大小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二氧化硫有初步认识
对比分析,预测性质 [教师引导]1、二氧化碳和SO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是否有相似性? 设计实验证明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我们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已经推测出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为了证实你的推测,请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你的推测[小结]学生推测SO2溶于水,有部分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同时能够使石蕊试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板书] 二、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探究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水反应:SO2+H2OH2SO3 (2)与碱反应:SO2与Ca(OH)2反应:SO2+Ca(OH)2==CaSO3+H2O
预测实验现象 学生讨论、预测: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能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同时它又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化学物质,还具有它自己的一些“个性”。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DOC格式,
合作探究 资料引入小组讨论,
[设问]二氧化硫还有哪些自己的“个性”呢?展示对比“黄”“白”两种开心果的图片,你购买时如何选择? [展示]观看视频,理解漂白性的特点 [小结]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有色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恢复原来的颜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硫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而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 板书:4.SO2的特性——漂白性 学生充满兴趣,动手实验,加热试管,惊奇的发现溶液的红色又重新恢复成紫色。产生了疑问,互相探讨。
引导学生从物质的类别、物质主要元素的化合价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用语准备表述实验现象的能通过实验中有趣的颜色变化,激发学生探知的需,从而更有效的掌握知识点。
资料引合作探究入小组讨论, 探究 [教师引导]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推测S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同样为了证实你的推测,请提出假设 [讲解总结]S元素化合价可由+4降至0,也可由+4升至+6。SO2能将Na2S中-2价的硫元素氧化成零价,说明SO2具有氧化性。SO2能将Br2和KMnO4还原而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板书] 2. 氧化性 3.还原性 SO2 +Br2 +2H2O=H2SO4 +2HBr SO2能使氯水、溴水、KMnO4溶液褪色。 学生探究:小组讨论,提出设想 强化化学分类思想的重要性,回顾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培养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框架 DOC格式,
拓展深化 [知识升华]研究物质化学性质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 [讲解总结]1.物质所属类别,往往就具备此类物质的通性。 2.物质中主要元素的化合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进行分析。 3.物质所具备的一些特殊性质。 通过探究二氧化硫的特性,让学生明确物质具有唯一性的特点,也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
讲解总结 [提问]二氧化硫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很多,但它的危害性也非同小可,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食用这类食品,对人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二氧化硫的用途 1.制造硫酸。 2.漂白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3.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积极思考,归纳总结,分组讨论,通过刚结束的探究实验,学生很容易总结出通过哪些角度来研究物质化学性质 从特殊到一般,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自我推测验证物质化学性质的学习方法。
反思交流 你学习本课后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感受? 学生阅读,积极回答: SO2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用处,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白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益处,也可能带来危害。
练习巩固 课堂练习 学生练习 通过习题加深对二氧化硫性质的掌握
布置作业 如何证明CO2中混有SO2? 如何证明SO2中混有CO2? 学生思考 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二氧化硫性质性质的探究 一、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比空气重、 DOC格式,
易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 SO2的特性——漂白性
3.弱氧化性 4.较强的还原性 SO2能使氯水、溴水、KMnO4溶液褪色
八、课后作业 1、下列变化不能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A.2SO2 + O2 2SO3 B.SO2 + H2O H2SO3
C.SO2 + CaO == CaSO3 D.SO2 + 2NaOH == Na2SO3 + H2O
2、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S2— → HS— B.Na2SO3 →SO2 C.H2S →S D.SO2→S 4、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①过氧化钠 ②次氯酸 ③二氧化硫 ④活性炭 ⑤臭氧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5、 检验SO2气体中是否存在CO2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A. 通过澄清石灰水 B. 先通过小打(NaHCO3)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C. 先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D. 通过品红溶液 6、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4=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 A.BaSO3和BaSO4 B.BaS C.BaSO3 D.BaSO4 7、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洁白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银耳利用的是 A.S的漂白性 B.S的还原性 C.SO2的漂白性 D.SO2的还原性 8、(1)把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为 ,加热溶液煮沸后,现象为 (2)将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 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为 (3)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是否是SO2的漂白性? (填“是”或“否”)
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