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

第一章达标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00 μm =__________ m;(2)0.072 cm=__________ nm;(3)180 s =__________ h;2.(1)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cm||。

(2)如图乙所示||,圆环的直径为________ cm||。

(3)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 s||。

甲乙丙(第2题)3.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课桌的高度为78______;(2)运动会上小强的百米赛跑成绩为15.2______||。

4.某同学发现湿衣服在夏天更容易晾干||,于是提出“衣服晾干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针对“衣服晾干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填科学探究的步骤)||。

5.某同学用量程为10 mL的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偏高如图所示||,该同学所得读数是________||,正确读数是________||。

6.如图所示是网上截图||,动车行驶的总时间为______h||。

通过查找资料||,六安到上海虹桥的距离是557 km||,那么该动车平均每小时行驶____________km(保留一位小数)||。

(第5题)(第6题)7.现有以下几种刻度尺:(1)总长0.6 m的毫米刻度尺;(2)总长1.5 m长的厘米刻度软尺;(3)总长20 cm的毫米刻度直尺;(4)总长30 m的厘米刻度卷尺||。

配窗户上的玻璃时||,应选用第________种尺子;进行跳远比赛测量成绩时||,应选用第________种尺子;缝纫工裁剪衣服时||,应选用第________种尺子||。

8.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图中________(填字母)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________||。

(第8题)9.某同学用钢卷尺测得自己的身高为1.724 m||,那么此钢卷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__||,如果改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________cm||。

10.请你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出下面矩形的长和宽||。

长为______ cm||,宽为______ cm||。

(第10题)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下面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A.用火将食物煮熟B.雷雨过后||,天空出现彩虹C.蝙蝠在黑夜中能飞行自如D.汽车在马路上奔驰12.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0()A.纳米B.微米C.毫米D.厘米13.如图所示是四种用厚刻度尺测量长方体长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14.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A.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90 nmB.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为14 dmC.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为1 minD.初中学生步行1 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为50 s15.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 cm B.12.34 cmC.12.35 cm D.12.36 cm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C.零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长度D.在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不能避免17.要画百米跑道||,在下列如何选用工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用分度值是1 mm||,量程是30 cm的钢尺B.选用分度值是1 mm||,量程是1 m的木尺C.选用分度值是1 cm||,量程是50 m的皮卷尺D.上述工具都不行||,一定要选用量程超过100 m的刻度尺18.测定体积约为25mL的酒精体积||,应选用最合适的量筒是() A.量程20 mL||,最小刻度2 mLB.量程50 mL||,最小刻度1 mLC.量程100 mL||,最小刻度5 mLD.量程75 mL||,最小刻度2 mL19.在长度测量中||,测量精确程度的主要决定因素是()A.实验的需要B.测量工具的分度值C.测量人D.测量工具的量程20.用一把尺子测量长度||,一般要测量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B.减少由于零刻度线没有对准产生的误差C.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三、实验探究题(21题6分||,22题8分||,23题12分||,共26分)21.以下是小强测一枚纪念币的直径的实验步骤||,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1)用__________(填“细棉线”或“橡皮筋”)绕纪念币一周;(2)在起点和终点处用笔做记号;(3)用刻度尺测出两记号间的距离L=13.50 cm;(4)计算可得纪念币的直径为d=__________ mm(保留一位小数);(5)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你建议小强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

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球表面||,与月球表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影响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

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第22题)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_____有关||。

(2)由_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__________||。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的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一天饭后||,明明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

妈妈见状拿了另外一块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

他感觉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我拿的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

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需的材料:三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

将现象记入下表||。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

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______的布料来做夏装||。

四、应用与创新题(6分)2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第24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1)10-4(2)7.2×105(3)0.052.(1)1 mm;3.80(2)1.30(3)337.53.(1)cm(2)s4.提出问题5.5.2 mL;5.0 mL6.4.25;131.1点拨:发车时间和到站时间之差即为行驶总时间;路程除以时间算出速度||。

7.(1);(4);(2)8.A、C;5 cm3点拨:石蜡的体积为:59 cm3-54 cm3=5 cm3||。

9.1 cm;1.72 m;172.410.5.40;2.65点拨: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要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完整||,然后认准分度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11.A点拨:天空出现彩虹||,属于光现象;蝙蝠在黑夜中飞行自如属于声现象;汽车在马路上奔驰属于力现象;用火将食物煮熟属于热现象||,故选A||。

12.B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的估测能力||。

一根头发非常的细||,故直径为70厘米和70毫米太粗||,70 nm无法用肉眼看到||,不符合实际||,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0 μm=0.07 mm比较符合实际||,故选B||。

13.B点拨:A项错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C项错在刻度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D项错在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故选B||。

14.C点拨: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90 μm||,故A错;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为14 cm||,故B错;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为1 min||,故C正确;初中学生步行1 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为14 min||,故D错||。

故选C||。

15.C点拨:本题考查误差知识||。

由测量的4个数据可知||,12.75 cm是错误的||,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所以物体长度为(12.34 cm+12.35 cm+12.36 cm)/3=12.35 cm||。

故C正确||。

16.D点拨:零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可以用来测量长度;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可以减小||,而错误可以避免||,所以D正确||。

17.C18.B19.B20.D点拨:A.观察时如果视线倾斜||,属于错误的操作||,应及时改正||,而不是通过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来减小||,所以不合题意;B.刻度尺的精密程度固定的情况下||,对每次测量来讲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与刻度尺的精密程度没有直接关系||,故不合题意;C.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不会避免错误的出现||,所以不合题意;D.估测产生的误差||,每次测量可能不同||,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有利于减小由此而产生的误差||,所以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