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

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4、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光年(l·y)、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和纳秒(ns)6、单位换算关系:(1)长度单位:①1l.y.=9.4605×1012km=9.4605×1015m ;②1km=1000m=103m;③1dm=0.1m=10-1m;④1cm=0.01m=10-2m;⑤1mm=0.001m=10-3m;⑥1μm=0.000001m=10-6m;⑦1nm=0.000000001m=10-9m(2)时间单位:①1h=3600s=3.6×103s;②1min=60s;③1ms=0.001s=10-3s;④1μs=0.000001s=10-6s;⑤1ns=0.000000001s=10-9s(3)面积单位:①1km2=1000000m2=106m2;②1dm2=0.01 m2=10-2m2;③1cm2= 0.0001 m2 =10-4m2;④1 mm2=0.000001 m2 =10-6 m2(4)体积单位:①1dm3=1L=10-3m3;②1cm3=1mL=10-6m3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

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

(3)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4)记。

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8、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

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3)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

..是可以避免的9、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例: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化曲为直法(例:测一段曲线长度、从地图上测京广线的长度)(3)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例: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14、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或量杯中,观察液面到达的刻度,即为液体的体积。

读数...相平。

..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处16、科学探究的过程: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17、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

摆长越长,摆动一..,只与摆长有关次所需的时间越长。

18、在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如果你家的摆钟老是走得比实际的要快..,你可以将摆锤下面的螺丝向下调节,增长它的摆长。

19、正确估读三法:在物理实验中测长度往往要求更精确些,这就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估读呢?分下面三种情况:(1)被测物体的末端落在刻度尺的两条最小分度线之间。

如图1-3,此时直接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

图中物体的长度为2.32cm,其中的0.02cm即为估读值。

(2)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刻度尺的某条分度值线上。

如图1-4,此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应为0。

图中物体的长度为1.70cm,其中最后的一位“0”为估读值。

(3)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某条大刻度线上。

如图1-5,此时应特别注意,对应的0刻度线的估读值为0。

图中物体的长度记为2.00cm,其中前面的“0”表示对应的分度值线是0mm刻度线,后面的“0”是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的0。

(图1-3)(图1-4)(图1-5)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声音的产生:(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人说话时靠声带振动发声的;清脆的蟋蟀叫声和蜜蜂的嗡嗡声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乐器中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均可作传声的介质。

(2)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4)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不同..,液体..,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中慢些..。

..,声速越大..;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气体中最慢(6)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声音的接听过程:(1)人耳的主要结构有外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神经。

(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个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这样就产生了听觉。

4、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到学生的耳朵,引起耳内鼓膜的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

5、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

(1)声音的高低..——音调。

①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②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③可用波形来比较频率,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高.,音调高.。

(2)声音的强弱..有关,振幅越大,..(即大小..)——响度。

①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响度越大;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②用波形来比较振幅,振幅小.,响度小.。

(3)声音的品质....——音色。

①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②在许多人同时讲话时,即使未看到人,我们也可以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不同的乐器,即使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凭听觉我们也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原来,这些都与声音的音色有关。

③各种发声体,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出响度与音调都相同的声音,由于音色不同,人对声音的感觉也不一样,它们声波的波形是不同的。

6、回声是指声音碰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

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s 151,所以要想听到回声,说话者要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11.3m 。

7、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长短、张紧程度和粗细有关。

①当弦的粗.细、张紧程度......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②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拉得越紧音调越高..;③当弦的张紧程度、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

8、声音的利用:(1)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着很高的声学要求,它们通过采用不同的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淅、丰满。

(2)人通过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欣赏立体声。

(3)三音石...和回音壁...都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原理。

(4)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

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 的声音叫次声。

(5)总的来说,人们对于声的利用有两大类:一是利用声传递信息;二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9、噪声的来源和控制:(1)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叫乐音,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叫噪声;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凡是有规律地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杂乱无章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噪声的危害和等级: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 )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15~40dB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

(3)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从声音的声源处、声音的传播过程、接收声音的人耳处三方面着手:即主要在消声、隔声、吸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①防止噪声产生的方法:改造噪声源、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声源处加消音器;②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使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植树造林;③避免噪声入耳的方法:带耳罩、塞棉花、捂住耳朵。

10、男低.音歌手在高.声歌唱、女高.音歌手在低.声伴唱,这其中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大.,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小.。

1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14、如图2-1所示,甲、乙两个音叉的振幅相同..,频率不同..。

在相同时间内,甲.振动次数少.,频率低.,音调低.;乙.振动次数多.,频率高.,音调高.。

13、如图2-2所示,甲、乙两个音叉的频率相同..,振幅不同..。

甲.音叉振幅小.,响度小.;乙.音叉振幅大.,响度大.。

(图2-1) (图2-2)第三章 光和眼睛3.1 光世界巡行1、光及其用途:(1)光是一种电磁波,平常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

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光每天都为我们服务,如:①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②太阳光使冰雪融化;③花草树木依靠光合作用茁壮成长等。

2、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是指自行发光的物体(注意: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4)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①影子的形成;②立竿见影;③日食、月食现象;④小孔成像。

(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射击瞄准;③排队看直;④木工检查木板的棱是否直。

3、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其大小为c=3.0×108m/s=3.0×105km/s 。

(2)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在空气..中速度的4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在空气..中速度的32。

(3)天文学上常用光年(符号为l 。

y 。

)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它是光在1年里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1l 。

y 。

=9.4605×1012km 。

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现象:(1)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法线是指过入射点垂直反射面的直线;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