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自然之道
◎教学目标西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
2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 情。
3
、丰富见闻,寻找发现身边的自然规律。
4
、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C教学重点生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做事要遵循 自然
规律的道理。
C教学难点山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C教学时间凶
一课时
'巨教学基本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动物世界》这个节目你们喜欢看吗?在动物界乃至自 然世
界,有许多有趣的现象,这些现象给了人们不少的启示。今天我 们就一起学
习一篇关于动物世界的课文。(板书:自然之道)
二、自学质疑,熟悉生字新词
1
布置自学要求。
(1)
读生字,抓字音、偏旁、笔
画、字形。 (出示生字卡片)
(2)
读生词,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
(3 )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
再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圈上记号。
2
检查自学情况。
(1 )
找出容易读错的字,强化练习。
侦:zhen,不要误读成
zheng
o
啄:zhuo,不要误读成
zud
o
nf :xu,不要误读成yCi
。
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2)
读读生字,找出哪些字形容易写错,重点指导。
啄:部首是口,右边的第六画是“、”,这一点不能弄丢了。
蠢:上部是“春”字,一撇一捺要写长些,盖住下面的两个虫字 愚:
部首是“心”,上部的第七画“丨”要通下来。
滩:部首是 J ”,右部的“难”有四横,不要少写一横。
(3 )
读读生词,有哪些词不理解,先从字典中查一查词义。
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情况而进行活动。
颓丧:情绪低落,精神萎靡。
若无其事:好像没那回事一样。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震惊:大吃一惊。
愚不可及:愚蠢到了极点。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响彻云霄:声音响亮得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形容声音瞭亮高亢。
三、 品读课文,感悟“蠢事”
1
教师:在第三自然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话中, 有一个词语是 “愚
不可及”。请同学们在课文找到含这个词的句子。(指名读)
2
现在设想一下我们就是那一群游客, 回想我们所做的一切,我 们到
底做了哪些愚不可及的蠢事呢?请同学们朗读全文, 把有关的内 容找出
来,细细体会。
小组合作:先读课文,再进行交流。
交流预设:
(1)
从这段话里你知道了什么?通过表演动作,理解“欲出又 止、
踌躇不前”的含义,感受到紧张的气氛,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采访向导当时为 什
么这样若无其事?为什么向导又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扔向大海
呢?指导朗读出同伴焦急和向导平淡的感情。
(3) “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你怎么 就觉
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
学生齐读,谈感受。假如你是幼龟,你会想些什么?过渡:我们 的愚
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怎么样?
四、 知晓后果,悟“道”
1
通过朗读,请同学们描绘一番所看到的图片。
2
学生朗读课文六、七、八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一幅画
面用文字书写出来的?
3
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怎么样?假如你是这些食肉鸟, 你
会想些什么?
4
我和同伴还有向导看到了眼前的一幕,有什么感想?心情如
何?我们怎样做?(心情很愧疚,后悔,我们来回地奔跑救幼龟来弥 补过
错。)
5
学生齐读第七、八自然段。
教师: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有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方法, 可
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破坏了。这两个自然段里的每个字,每句 话,甚至
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因为 ----------------- “我
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
五、 重回课文,仔细品读,发挥想象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导呢,何尝不自责?
想象向导的心情,完成下列句子。
填空:向导难过极了,他想: 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边走一边发
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指 导
朗读,读出无限的悲叹。)
六、 回归本体,感悟文意
1
同学们,为什么“我们”会做出这样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呢?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因为“我们”不了解海龟的生存之道,不 了解大
自然的规律,从而好心做坏事。同时也明白了大自然中的万事 万物都有自己
存在的道理,遵循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才受
到保护;违背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伤害。)板书。
2
其实,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们学习过不少。女口:《“打扫”
森林》《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 理。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 人类要想不
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七、探究写法,提升能力
本课恰当地运用了前后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人物(事物)形象,刻 画人
物(事物)特点。如“我们”两次救幼龟心态的对比:第一次“我 们”是紧
张、焦急的,要求向导想办法去救那些幼龟;第二次救幼龟 时,作者用“赶
紧” “迅速” “气喘吁吁”来表明“我们”想尽力减少 自己酿成的惨剧带
来的损失。通过前后对比揭示出“我们”此时内心 的震惊和悔悟。
C板书设计
(1.2)
经过[小幼龟遇险,善意搭救] 大错
7八众幼龟遇难,极力补救i
结果——幼龟受到伤害
C教学反思已
本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
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少犯错误,首先 ,要了解自
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读课文,其次, 找出这
件愚不可及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抓住“愚不可及的蠢事” ,并 以此为主线
感受情与理的冲突,以达到对自然之道不仅要认识, 而且 要遵循的这种目
标。
起因——想观察幼龟过险滩
自
■■
之
道
铸成大错悔已晚 自
然
规
律
应
遵
循
再次,以解读向导为主线,引导学生辨析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冲 突时
应该怎么选择才是正确的。回望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 不足 之处主要
在于设置的问题出现过于突然, 没有进行很好的烘托和自然 的过渡,没有
放手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的探究学习, 在学生联系生活 实际谈论的时候启
发不够,学生的课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不是很 好。这些不足,都有待于在
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改进。